一种方便运输的液氮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7551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运输的液氮罐,包括:第一外凸件,均布有四个第一缺口,连接在第一液氮运输罐本体的外壁上;以及第二外凸件,连接在第二液氮运输罐本体的外壁上,能够与所述第一缺口卡合,用于将所述第一液氮运输罐本体和所述第二液氮运输罐本体隔离,并且定位;从而克服了液氮运输罐之间没有固定,会有直接碰撞,安全性较差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液氮运输罐之间能够定位,不会有直接碰撞,安全性相对较好的技术效果,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运输的液氮罐
本技术涉及液氮罐
,具体的说是一种方便运输的液氮罐。
技术介绍
液氮罐一般可分为液氮贮存罐、液氮运输罐两种;液氮运输罐为了满足运输的条件,作了专门的防震设计,其除可静置贮存外,还可在充装液氮状态下,作运输使用,但也应避免剧烈的碰撞和震动。在运输时,通常液氮运输罐排布在汽车上,各个液氮运输罐之间紧贴着,按序排布,这种排布结构,液氮运输罐之间没有固定,会有直接碰撞,尤其是汽车刹车或者启动的时候,以及道路颠簸的时候,碰撞更加严重,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运输的液氮罐,以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方便运输的液氮罐,包括:第一外凸件,均布有四个第一缺口,连接在第一液氮运输罐本体的外壁上;以及第二外凸件,连接在第二液氮运输罐本体的外壁上,能够与所述第一缺口卡合,用于将所述第一液氮运输罐本体和所述第二液氮运输罐本体隔离,并且定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外凸件为圆环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缺口为扇形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凸件的边缘上,与所述第一液氮运输罐本体之间隔开。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一液氮运输罐本体之间隔开5-10mm。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外凸件为扇形结构,一部分与第一缺口之间按照正常公差卡合,并且所述第二外凸件由上往下投影后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缺口由上往下投影后的面积。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外凸件的厚度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外凸件的厚度尺寸。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一种方便运输的液氮罐,与相关技术相比,通过设置有第一外凸件和第二外凸件;第一外凸件连接在第一液氮运输罐本体的外壁上;第二外凸件连接在第二液氮运输罐本体的外壁上,并且能够与所述第一缺口卡合;使得多个第一液氮运输罐本体和多个第二液氮运输罐本体排布时,能够通过第一外凸件和第二外凸件卡合定位,并且被隔离,因此多个第一液氮运输罐本体和多个第二液氮运输罐本体之间不会直接接触碰撞,同时定位后,结构的可靠性更好,降低了倾倒的几率,安全性相对更好;从而克服了液氮运输罐之间没有固定,会有直接碰撞,安全性较差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液氮运输罐之间能够定位,不会有直接碰撞,安全性相对较好的技术效果,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多个第一液氮运输罐本体和多个第二液氮运输罐本体排布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多个第一液氮运输罐本体和多个第二液氮运输罐本体排布的俯视图;图中:10.第一外凸件,11.第一缺口,20.第二外凸件,300.第一液氮运输罐本体,400.第二液氮运输罐本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技术一种方便运输的液氮罐,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液氮运输罐之间没有固定,会有直接碰撞,安全性较差的技术问题;能够被制造和使用,并且达到了液氮运输罐之间能够定位,不会有直接碰撞,安全性相对较好的积极效果;总体思路如下:实施例一:见图1、图2、图3、图4;一种方便运输的液氮罐,包括:第一外凸件10,均布有四个第一缺口11,连接在第一液氮运输罐本体300的外壁上;以及第二外凸件20,连接在第二液氮运输罐本体400的外壁上,能够与所述第一缺口11卡合,用于将所述第一液氮运输罐本体300和所述第二液氮运输罐本体400隔离,并且定位;具体来说,实施时,通过设置有第一外凸件10和第二外凸件20;第一外凸件10连接在第一液氮运输罐本体300的外壁上;第二外凸件20连接在第二液氮运输罐本体400的外壁上,并且能够与所述第一缺口11卡合;使得多个第一液氮运输罐本体300和多个第二液氮运输罐本体400排布时,能够通过第一外凸件10和第二外凸件20卡合定位,并且被隔离,因此多个第一液氮运输罐本体300和多个第二液氮运输罐本体400之间不会直接接触碰撞,同时定位后,结构的可靠性更好,降低了倾倒的几率,安全性相对更好;从而克服了液氮运输罐之间没有固定,会有直接碰撞,安全性较差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液氮运输罐之间能够定位,不会有直接碰撞,安全性相对较好的技术效果;下面针对各个组成部件,以及连接关系进行具体阐述:具体来说,在图1、图2、图3、图4中,所述第一外凸件10为圆环形结构,通过圆环形钢板,机加工而成,与第一液氮运输罐本体300之间焊接;所述第一缺口11为扇形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凸件10的边缘上,与所述第一液氮运输罐本体300之间隔开;所述第一缺口11与所述第一液氮运输罐本体300之间隔开5-10mm;所述第二外凸件20为扇形结构,一部分与第一缺口11之间按照正常公差卡合,并且所述第二外凸件20由上往下投影后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缺口11由上往下投影后的面积;实施时,所述第二外凸件20的数量为四个,均布在第二液氮运输罐本体400的外壁,与第二液氮运输罐本体400之间焊接;通过第一缺口11与第一液氮运输罐本体300之间隔开,以及第二外凸件20由上往下投影后的面积大于第一缺口11由上往下投影后的面积,使得第一液氮运输罐本体300和第二液氮运输罐本体400之间能够在定位后,被隔开,不会直接接触,也就不会产生直接碰撞;所述第二外凸件20的厚度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外凸件10的厚度尺寸,一般第二外凸件20的厚度尺寸为第一外凸件10的厚度尺寸两倍;通过厚度尺寸的控制,使得道路颠簸的时候,第二外凸件20不会脱开第一外凸件10,保证了卡合、定位的可靠性;具体来说,在图1、图2、图3、图4中,所述第一液氮运输罐本体300和第二液氮运输罐本体400为现有技术中的结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看到本技术公开的内容后,能够直接地、毫无疑义地知晓如何选择、设置,并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也不需要进行过度的试验;具体来说,在安装时,如图3、图4所示,第一液氮运输罐本体300和第二液氮运输罐本体400的数量分别为六个,通过第一外凸件10和第二外凸件20按序排布、卡合,使得第一液氮运输罐本体300和第二液氮运输罐本体400能够可靠地排布在汽车上;在实际使用时,第一液氮运输罐本体300和第二液氮运输罐本体400的数量可变,需要按照现场的状况适用,并不拘泥于各六个;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实施时,通过设置有第一外凸件10和第二外凸件20;第一外凸件10连接在第一液氮运输罐本体300的外壁上;第二外凸件20连接在第二液氮运输罐本体400的外壁上,并且能够与所述第一缺口11卡合;使得多个第一液氮运输罐本体300和多个第二液氮运输罐本体400排布时,能够通过第一外凸件10和第二外凸件20卡合定位,并且被隔离,因此多个第一液氮运输罐本体3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运输的液氮罐,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外凸件(10),均布有四个第一缺口(11),连接在第一液氮运输罐本体(300)的外壁上;/n以及第二外凸件(20),连接在第二液氮运输罐本体(400)的外壁上,能够与所述第一缺口(11)卡合,用于将所述第一液氮运输罐本体(300)和所述第二液氮运输罐本体(400)隔离,并且定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运输的液氮罐,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外凸件(10),均布有四个第一缺口(11),连接在第一液氮运输罐本体(300)的外壁上;
以及第二外凸件(20),连接在第二液氮运输罐本体(400)的外壁上,能够与所述第一缺口(11)卡合,用于将所述第一液氮运输罐本体(300)和所述第二液氮运输罐本体(400)隔离,并且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运输的液氮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凸件(10)为圆环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便运输的液氮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缺口(11)为扇形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凸件(10)的边缘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玉成周宏伟张鑫田佳嘉马晔斌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莱佛班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