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密封条接角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7233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密封条接角结构,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包括设置在汽车框架边缘的密封条,所述密封条上设置有导水板,导水板为两块,且两块导水板分别设置在汽车框架B柱前后两侧的密封条上。设置在B柱后方的所述导水板呈梯形设置,且位于B柱后方的所述导水板与B柱接触的一侧与导水板的顶面与底面均呈垂直设置。设置在B柱前方的所述导水板呈三角形设置,且位于B柱前方的所述导水板与B柱接触的一侧与B柱平行。该新型密封条接角结构,通过在密封条上设置导水板这样保证了窗导轨密封条接角与盖板匹配后更好的贴合性及导水性,弥补因钣金原因造成的缺陷而造成漏水情况的出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密封条接角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具体为一种新型密封条接角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门窗密封条是为了提高驾驶舱舒适性,与车门钣金、玻璃直接匹配,起到玻璃升降密封缓冲、防水、防尘、降噪、隔温、减震等作用。由于车身结构及美观需要,与窗导轨密封条配合的钣金、盖板会更好的体现装配效果。但是现有技术中窗导轨密封条与B柱盖板匹配位置的连接处存在贴合度不够,容易出现因钣金原因造成的漏水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密封条接角结构,能够在保证密封效果、提高驾驶舱舒适性的前提下,更好的与盖板贴合,且加强此处的导水性能,可弥补因钣金原因造成的漏水情况。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密封条接角结构,包括设置在汽车框架边缘的密封条,所述密封条上设置有导水板,导水板为两块,且两块导水板分别设置在汽车框架B柱前后两侧的密封条上。优选的,设置在B柱后方的所述导水板呈梯形设置,且位于B柱后方的所述导水板与B柱接触的一侧与导水板的顶面与底面均呈垂直设置。优选的,所述设置在B柱前方的所述导水板呈三角形设置,且位于B柱前方的所述导水板与B柱接触的一侧与B柱平行。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密封条接角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新型密封条接角结构,通过在密封条上设置导水板这样保证了窗导轨密封条接角与盖板匹配后更好的贴合性及导水性,弥补因钣金原因造成的缺陷而造成漏水情况的出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br>图2为本技术图1中B柱前部分截面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B柱后部分的截面图。图中:1密封条、2导水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密封条接角结构。包括设置在汽车框架边缘的密封条1,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条1上设置有导水板2,所述导水板2为两块,且两块导水板2分别设置在汽车框架B柱前后两侧的密封条1上。其中:设置在B柱后方的所述导水板2呈梯形设置,且位于B柱后方的所述导水板2与B柱接触的一侧与导水板2的顶面与底面均呈垂直设置。设置在B柱前方的所述导水板2呈三角形设置,且位于B柱前方的所述导水板2与B柱接触的一侧与B柱平行。图二和图三为接角结构截面图,这样保证了窗导轨密封条接角与盖板匹配后更好的贴合性及导水性,弥补因钣金原因造成的缺陷。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密封条接角结构,包括设置在汽车框架边缘的密封条(1),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条(1)上设置有导水板(2),所述导水板(2)为两块,且两块导水板(2)分别设置在汽车框架B柱前后两侧的密封条(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密封条接角结构,包括设置在汽车框架边缘的密封条(1),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条(1)上设置有导水板(2),所述导水板(2)为两块,且两块导水板(2)分别设置在汽车框架B柱前后两侧的密封条(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密封条接角结构,其特征在于:设置在B柱后方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显杰辛红辉李炎张振科朱腾旭温祥东胡强强
申请(专利权)人:建新赵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