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装置的显示屏内嵌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7081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3D打印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3D打印装置的显示屏内嵌结构,包括开设于机壳内侧的安装腔、可拆卸安装于安装腔安装框以及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安装腔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与所述安装框之间设置有用于安装显示屏的空间,且所述显示屏通过一紧固件固设于所述安装架,所述机壳的侧面穿设有避位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把显示屏内嵌于机壳,对显示屏起到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装置的显示屏内嵌结构
本技术涉及3D打印装置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3D打印装置的显示屏内嵌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3D打印的主要技术包括光固化成型、选择性激光烧结、分层实体加工、熔融沉积成型以及三维印刷等。3D打印技术改变了传统的制造方式,缩短了生产制造产品的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打印材料和设备不断创新,成型速度和精度不断提高,3D打印技术在汽车、航空、医疗以及教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的3D打印装置一般包括机体、铰接于机体一侧的机壳、3D打印结构、计算机系统以及设于3D打印机本体一侧的支撑架。计算机系统用于控制3D打印机机体工作。其中,计算机系统包括主机、与主机电性连接的显示屏、与主机电性连接的鼠标以及与主机电性连接的键盘,显示屏放置在支撑架上。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当不需要使用显示屏时,支撑架置于机体的一侧,而显示屏放置在支撑架上,但在工作人员实际操作3D打印装置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工作人员不小心磕碰到支撑架而导致支撑架上的显示屏放置不稳的情况,这容易损坏显示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3D打印装置的显示屏内嵌结构,把显示屏内嵌于机壳,对显示屏起到保护作用。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3D打印装置的显示屏内嵌结构,包括开设于机壳内侧的安装腔、可拆卸安装于安装腔安装框以及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安装腔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与所述安装框之间设置有用于安装显示屏的空间,且所述显示屏通过一紧固件固设于所述安装架,所述机壳的侧面穿设有避位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架以及安装框均固定设置于机壳的安装腔内,且安装框与安装架之间设置有用于安装显示屏的空间,工作人员将显示屏固定安装到安装架,这使得显示屏能够内嵌在机壳的内侧,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将显示屏放置在支撑架中这种方式,本技术将显示屏内嵌于安装腔,这对显示屏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工作人员可通过避位孔能够查看显示屏上显示的内容。优选的,所述安装框位于所述安装架与所述避位孔之间,所述安装框朝向所述避位孔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透明玻璃板,所述安装框通过多个紧固螺栓固定安装于所述避位孔的外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明玻璃板设置对显示屏起到进一步的保护作用。优选的,所述安装架包括两个支撑杆以及一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分别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安装于两个所述支撑杆,显示屏的背面通过若干个紧固螺栓固定安装于所述连接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架包括两个支撑杆以及一个连接板,且显示屏的背面通过多个紧固螺栓固定安装于连接板,从而实现将显示屏固定安装于安装架上。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包括一个竖直设置的连接子杆以及两个竖直设置的加强子杆,两个所述加强子杆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连接子杆的两侧,且两个所述加强子杆呈平行且相对设置,所述连接子杆的上端通过紧固螺栓固定于所述机壳的顶部,所述连接子杆的下端通过一连接组件固定安装于所述机壳的底部;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与所述加强子杆相互抵触的折弯部,所述折弯部的侧面穿设有腰型孔,与所述折弯部抵接的加强子杆的侧面开设有螺纹孔,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腰型孔相互连通,所述折弯部还包括有内六角紧固螺栓,所述内六角紧固螺栓穿过所述腰型孔并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包括加强子杆以及连接子杆,连接板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折弯部,折弯部上开设有腰型孔,与折弯部抵接的加强子杆开设有螺纹孔,在将连接板安装到两个加强子杆之间时,工作人员可通过腰型孔与螺纹孔进行对准,然后再将内六角紧固螺栓穿过腰型孔并与螺纹孔螺纹连接;折弯部设置有利于增大连接板与加强子杆之间的连接面积,从而有利于提高连接板与支撑杆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腰型孔与螺纹孔配合设置,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使用内六角紧固螺栓将折弯部安装到加强子杆的便利性。优选的,同一个所述支撑杆的两个所述加强子杆之间固定设置有加强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板设置有利于提高支撑杆支撑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侧面穿设有两组散热孔单元,且两组所述散热孔单元沿所述连接板竖直方向上的中线对称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显示屏安装于连接板后,显示屏在运行时能够通过散热孔单元进行散热,有利于提高显示屏的散热效果。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L型板以及连接螺栓,所述L型板包括竖直设置的连接部以及水平设置的抵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底部与所述抵接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抵触于所述连接子杆的下端,且所述连接部通过所述连接螺栓固定于所述连接子杆,所述抵接部固定设于所述机壳的底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L型板以及连接螺栓配合设置,有利于提高支撑杆下端与机壳的底部连接的稳定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安装架以及安装框均固定设置于机壳的安装腔内,且安装框与安装架之间设置有用于安装显示屏的空间,工作人员将显示屏固定安装到安装架,这使得显示屏能够内嵌在机壳的内侧,本技术将显示屏内嵌于安装腔,这对显示屏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工作人员可通过避位孔能够查看显示屏上显示的内容;2、安装架包括两个支撑杆以及一个连接板,且显示屏的背面通过多个紧固螺栓固定安装于连接板,从而实现将显示屏固定安装于安装架上;3、折弯部设置有利于增大连接板与加强子杆之间的连接面积,从而有利于提高连接板与支撑杆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腰型孔与螺纹孔配合设置,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使用内六角紧固螺栓将折弯部安装到加强子杆的便利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3D打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3D打印装置翻转机壳后,机壳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机壳外侧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机壳、安装框、安装架以及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A部放大图;图6是图4的B部放大图。附图标记:1、机体;101、机壳;102、凸起;103、避位孔;2、安装框;21、透明玻璃板;22、黑色贴纸;31、连接子杆;32、加强子杆;33、连接板;331、折弯部;332、腰型孔;333、内六角紧固螺栓;4、L型板;41、连接部;42、抵接部;421、连接螺栓;5、加强板;6、散热子孔;7、显示屏。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3D打印装置的显示屏内嵌结构,参见图1和图2,3D打印装置一般包括机体1、铰接在机体1上的机壳101、3D打印结构(图中未示出)以及计算机系统(图中未示出)。显示屏7内嵌结构包括开设于机壳101内侧的安装腔、可拆卸安装于安装腔安装框2以及可拆卸安装于安装腔的安装架。在本实施例中,机壳101内侧是指机壳101朝向机体1的一侧。安装架与安装框2之间设置有用于安装显示屏7的空间,且显示屏7通过一紧固件固设于安装架,在本实施例中,紧固件为紧固螺栓,且显示屏7的背面通过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打印装置的显示屏内嵌结构,其特征是:包括开设于机壳(101)内侧的安装腔、可拆卸安装于安装腔安装框(2)以及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安装腔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与所述安装框(2)之间设置有用于安装显示屏(7)的空间,且所述显示屏(7)通过一紧固件固设于所述安装架,所述机壳(101)的侧面穿设有避位孔(10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装置的显示屏内嵌结构,其特征是:包括开设于机壳(101)内侧的安装腔、可拆卸安装于安装腔安装框(2)以及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安装腔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与所述安装框(2)之间设置有用于安装显示屏(7)的空间,且所述显示屏(7)通过一紧固件固设于所述安装架,所述机壳(101)的侧面穿设有避位孔(1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装置的显示屏内嵌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安装框(2)位于所述安装架与所述避位孔(103)之间,所述安装框(2)朝向所述避位孔(103)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透明玻璃板(21),所述安装框(2)通过多个紧固螺栓固定安装于所述避位孔(103)的外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装置的显示屏内嵌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安装架包括两个支撑杆以及一个连接板(33),所述连接板(33)的两侧分别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安装于两个所述支撑杆,显示屏(7)的背面通过若干个紧固螺栓固定安装于所述连接板(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3D打印装置的显示屏内嵌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杆包括一个竖直设置的连接子杆(31)以及两个竖直设置的加强子杆(32),两个所述加强子杆(32)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连接子杆(31)的两侧,且两个所述加强子杆(32)呈平行且相对设置,所述连接子杆(31)的上端通过紧固螺栓固定于所述机壳(101)的顶部,所述连接子杆(3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昔兵
申请(专利权)人:恒通西交智能机器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