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模具加工的多用型注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7062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注塑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模具加工的多用型注塑装置,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料斗,所述机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机箱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转柱,所述转柱远离机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一侧螺纹连接有旋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机箱、套管、内螺纹、转柱、转盘、旋钮、第一料筒、第二料筒和外螺纹的配合设置,能够进行多种产品的注塑工作,解决了现有的替换麻烦装置适用性低的情况;通过套筒、第二料筒、隔热层和加热套筒的配合设置,防止过热损伤装置,增强熔融效果,解决了现有的装置过热并且熔融效果不理想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模具加工的多用型注塑装置
本技术涉及注塑装置
,特别是一种用于模具加工的多用型注塑装置。
技术介绍
注塑装置又名注射成型装置或注射装置。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分为立式、卧式、全电式。注塑装置能加热塑料,对熔融塑料施加高压,使其射出而充满模具型腔。注塑装置又名注射成型装置或注射装置,很多工厂叫啤装置,注塑产品叫啤件。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注塑装置按照注射装置和锁模装置的排列方式,可分为立式、卧式和立卧复合式。注塑装置的工作原理与打针用的注射器相似,它是借助螺杆(或柱塞)的推力,将已塑化好的熔融状态(即粘流态)的塑料注射入闭合好的模腔内,经固化定型后取得制品的工艺过程。注射成型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每一周期主要包括:定量加料—熔融塑化—施压注射—充模冷却—启模取件。取出塑件后又再闭模,进行下一个循环。现有的注塑装置的缺点是:1、不同的产品所需要的料筒、喷嘴型号不同,在同一注塑装置上进行替换比较麻烦,注塑装置的适用性较低;2、塑料在熔融时过热会使装置产生热形变,现有的注塑装置塑料熔融效果有提高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用于模具加工的多用型注塑装置。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模具加工的多用型注塑装置,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料斗,所述机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机箱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转柱,所述转柱远离机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一侧螺纹连接有旋钮,所述转盘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插接有第一料筒,所述套筒的内部插接有第二料筒,所述第二料筒的外表面套接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外表面套接有加热套筒,所述第二料筒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料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喷嘴,所述第二料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喷嘴。可选的,所述机箱的内部设置有螺杆驱动装置,所述机箱的内部设置有注射油缸。可选的,所述料斗的顶部设置有自动加料装置,所述料斗的形状为漏斗形。可选的,所述套管的直径大于第一料筒的直径,所述套管的内螺纹与外螺纹相适配。可选的,所述转盘所对应的圆弧角度为120度,所述转盘的材质为铝合金,所述转盘的一侧开设有圆孔,所述转盘通过圆孔与套筒固定连接。可选的,所述套筒的内部设置有小型震动马达,所述套筒与转盘的圆孔相适配,所述套筒的内部设置有螺纹。可选的,所述第一料筒的直径大于第二料筒的直径,所述第一料筒的长度与第二料筒的长度相同。可选的,所述隔热层与套筒固定连接,所述隔热层的内部设置有同频震子。可选的,所述加热套筒的长度大于第一料筒的长度,所述加热套筒的材质为铜。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该用于模具加工的多用型注塑装置,通过在机箱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转柱,转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能够使转盘转动角度,使圆孔与套管对齐,通过在套管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第二料筒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套管的直径大于第一料筒的直径,套管的内螺纹与外螺纹相适配,能够使套管与第一料筒、第二料筒螺纹连接,进行两种料筒的固定安装,通过在转盘的一侧螺纹连接有旋钮,能够对转盘进行固定,增强装置的稳定性,通过机箱、套管、内螺纹、转柱、转盘、旋钮、第一料筒、第二料筒和外螺纹的配合设置,能够使注塑装置比较方便的更换料筒,进行多种产品的注塑工作,解决了现有的替换麻烦装置适用性低的情况。2、该用于模具加工的多用型注塑装置,通过在套筒的内部设置有小型震动马达,第二料筒的外表面套接有隔热层,隔热层的内部设置有同频震子,能够在塑料熔融时,对塑料有一个全面的震荡效果,能够使塑料的结构统一,注塑效果更好,通过在隔热层的外表面套接有加热套筒,能够对塑料进行加热,并且防止因过热注塑装置产生热形变,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通过套筒、第二料筒、隔热层和加热套筒的配合设置,能够对塑料进行加热,并且防止过热损伤装置,增强熔融效果,解决了现有的装置过热并且熔融效果不理想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机箱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转盘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料筒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二料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箱,2-料斗,3-套管,4-内螺纹,5-转柱,6-转盘,7-旋钮,8-套筒,9-第一料筒,10-第二料筒,11-隔热层,12-加热套筒,13-外螺纹,14-第一喷嘴,15-第二喷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6所示,一种用于模具加工的多用型注塑装置,它包括机箱1,机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料斗2,机箱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套管3,套管3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4,机箱1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转柱5,转柱5远离机箱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6,转盘6的一侧螺纹连接有旋钮7,转盘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套筒8,套筒8的内部插接有第一料筒9,套筒8的内部插接有第二料筒10,第二料筒10的外表面套接有隔热层11,隔热层11的外表面套接有加热套筒12,第二料筒10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13,第一料筒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喷嘴14,第二料筒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喷嘴1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机箱1的内部设置有螺杆驱动装置,机箱1的内部设置有注射油缸,能够给予料筒压力和驱动力,使塑料喷射到模具中,料斗2的顶部设置有自动加料装置,料斗2的形状为漏斗形,套管3的直径大于第一料筒9的直径,套管3的内螺纹4与外螺纹13相适配,能够通过内螺纹4和外螺纹13完成第一料筒9和套管3的连接,转盘6所对应的圆弧角度为120度,转盘6的材质为铝合金,转盘6的一侧开设有圆孔,转盘6通过圆孔与套筒8固定连接,转盘6质量轻盈,旋转比较方便,套筒8的内部设置有小型震动马达,套筒8与转盘6的圆孔相适配,套筒8的内部设置有螺纹,能够通过旋转第一料筒9使料筒9移动并与套管3连接,第一料筒9的直径大于第二料筒10的直径,第一料筒9的长度与第二料筒10的长度相同,隔热层11与套筒8固定连接,隔热层11的内部设置有同频震子,能够通过套筒8内部的小型震动马达使隔热层11同频震动,加强塑料的熔融效果,注塑效果更好,加热套筒12的长度大于第一料筒9的长度,加热套筒12的材质为铜,铜的导热性好,节约电能。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料斗2上料,机箱1内部的驱动装置使塑料进入料筒中,加热套筒12加热,隔热层11震动,熔融塑料从喷嘴中喷入模具中,转动第一料筒9,转动转盘6,安装第二料筒10,并通过旋钮7进行固定,进行多产品的注塑。综上所述,该用于模具加工的多用型注塑装置,使用时,通过在机箱1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转柱5,转柱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模具加工的多用型注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1),所述机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料斗(2),所述机箱(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套管(3),所述套管(3)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4),所述机箱(1)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转柱(5),所述转柱(5)远离机箱(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6),所述转盘(6)的一侧螺纹连接有旋钮(7),所述转盘(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套筒(8),所述套筒(8)的内部插接有第一料筒(9),所述套筒(8)的内部插接有第二料筒(10),所述第二料筒(10)的外表面套接有隔热层(11),所述隔热层(11)的外表面套接有加热套筒(12),所述第二料筒(10)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13),所述第一料筒(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喷嘴(14),所述第二料筒(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喷嘴(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模具加工的多用型注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1),所述机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料斗(2),所述机箱(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套管(3),所述套管(3)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4),所述机箱(1)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转柱(5),所述转柱(5)远离机箱(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6),所述转盘(6)的一侧螺纹连接有旋钮(7),所述转盘(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套筒(8),所述套筒(8)的内部插接有第一料筒(9),所述套筒(8)的内部插接有第二料筒(10),所述第二料筒(10)的外表面套接有隔热层(11),所述隔热层(11)的外表面套接有加热套筒(12),所述第二料筒(10)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13),所述第一料筒(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喷嘴(14),所述第二料筒(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喷嘴(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模具加工的多用型注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的内部设置有螺杆驱动装置,所述机箱(1)的内部设置有注射油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模具加工的多用型注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2)的顶部设置有自动加料装置,所述料斗(2)的形状为漏斗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模具加工的多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继顺
申请(专利权)人:南安梦诗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