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准电压产生电路、电源开启检测电路以及半导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6968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准电压产生电路、电源开启检测电路以及半导体装置,该基准电压产生电路包含:PMOS晶体管P1、P2,被配置为对第1、第2电流路径提供相同电流值的电流源;双极晶体管Q1,在第1电流路径连接PMOS晶体管P1;双极晶体管Q2,在第2电流路径连接PMOS晶体管P2;差动放大电路AMP,控制PMOS晶体管P1、P2的栅极,使得节点VN与节点VP的电压相等;输出节点BGR,输出基准电压Vref;以及基准电压保证部130,当节点VN的电压与节点VP的电压的差在一定值以下保持不变时,输出检测信号BGRD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准电压产生电路、电源开启检测电路以及半导体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基准电压产生电路,特别是关于使用能隙参考(BandgapReference)电路来产生基准电压的电路。
技术介绍
快闪存储器等半导体装置中,通常设有电源开启(PowerOn)检测电路,用来检测供电时电源电压已经达到一定电压。若电源开启检测电路检测到电压为一定电压以上,则执行电源开启程序,并进行内部电路的重设等。举例来说,有鉴于供电时的电源电压不稳定,日本专利特开2008-160399号公报揭示了一种电源开启系统重设电路:当供电时让操作起始的程序停止,将系统重设直到电源稳定为止,并在电源稳定之后让系统启动。图1表示既有电源开启检测电路的构成。电源开启检测电路10具备:基准电压产生电路20,产生基准电压Vref;内部电压产生电路30,基于电源电压Vcc产生内部电压VI;以及比较电路40,被配置为基于基准电压Vref与内部电压VI的比较结果而产生电源开启检测信号PWRDET。例如,当内部电压VI已经达到基准电压Vref时,比较电路40输出电源开启检测信号PWRDET给内部电路。内部电压产生电路30例如对电源电压Vcc进行分压以产生内部电压VI。基准电压Vref用来判定电源电压Vcc是否已经达到目标电压。基于目标电压,内部电压产生电路30可产生比保证内部电路可正常运作的电压(以下简称保证电压)还要高的内部电压VI(以下简称期望电压)。为了防止内部电路在低电压下错误运作,因此对基准电压Vref要求高精度。举例来说,若基准电压Vref设定的比期望电压还低,将导致在电源电压Vcc没有达到目标电压的情况下,仍会输出电源开启检测信号PWRDET,使得提供给内部电路的内部电压VI无法保证内部电路可正常运作,结果引起了错误运作等。因此,与电源电压Vcc的变动或操作温度几乎不相依的能隙参考电路(以下称BGR电路),会用在基准电压产生电路20。图2表示一般的BGR电路的构成。如图2所示,BGR电路包含:第1电流路径与第2电流路径,位于电源电压Vcc以及接地电位GND之间;及差动放大电路AMP。第1电流路径包括串接的PMOS晶体管P1、电阻R1及双极晶体管Q1;第2电流路径包括串接的PMOS晶体管P2、电阻R2、电阻R及双极晶体管Q2。差动放大电路AMP的反向输入端子(-)连接至电阻R1与双极晶体管Q1之间的节点VN;差动放大电路AMP的非反向输入端子(+)连接至电阻R2与电阻R之间的节点VP;差动放大电路AMP的输出端子共同连接至晶体管P1、P2的栅极。PMOS晶体管P1、P2作为对第1、第2电流路径提供相同电流值的电流源而运作,由双极晶体管Q1使第1电流在第1电流路径流通,由双极晶体管Q2使第2电流在第2电流路径流通。另外,差动放大电路AMP控制晶体管P1、P2的栅极电压,使得节点VN与节点VP相等(VN=VP)。换句话说,差动放大电路AMP调整输出电压,使得双极晶体管Q1的顺向电压,与双极晶体管Q2的顺向电压以及电阻R产生的电压相加后的电压相等。BGR电路中,由于双极晶体管Q1、Q2的顺向电压具有负温度系数,而节点VN、VP的差具有正温度系数,因此通过适切选择电阻R1、R2、R的电阻值,能够成为无温度相依性的电路。当节点VN与节点VP的电压相等时,VN=VP,VP=VBE+(R×iBGR),(R×iBGR)=VP-VBE。iBGR为流经电阻R的电流。VP-VBE利用下列公式算出。KB为波兹曼常数,e为电荷量,T为绝对温度。[公式1]VN=VPe=1.602×10-19KB=1.381×10-23n=BGRratiom=1:n图3表示图2中BGR电路的运作波形。电源电压Vcc在时间t1供应,电源电压Vcc升起。输出节点BGR、节点VN、节点VP、基极-射极间电压VBE伴随而之开始上升。BGR电路在时间t1~t3于低电压下运作(意即,于比保证电压还低的电压下运作),因此,节点VN在时间t2变为恒定,但节点VP、基极-射极间电压VBE仍不稳定。在时间t3之后,BGR电路于期望电压下运作,差动放大电路AMP调整输出电压,使得节点VN与节点VP相等,由输出节点BGR输出约1.25V的恒定的基准电压Vref。近年来,由于电源电压Vcc的低电压化(例如:Vcc=1.8V),使BGR电路需在低电压下运作,如图3时间t1~t3所示,导致输出节点BGR输出低于期望电压(1.25V)的基准电压(以下简称低基准电压Vref_L)。举例来说,当电源电压Vcc变得比构成差动放大电路AMP的CMOS晶体管的临界值还大,输出节点BGR输出低基准电压Vref_L。如此一来,当比较电路40将低基准电压Vref_L与内部电压产生电路30所产生的内部电压VI进行比较,虽然电源电压Vcc尚未达到目标电压,却输出了H电平的电源开启检测信号PWRDET,其结果为,内部电路在低于保证电压的环境运作,而易导致错误运作。这种情况如图4所示。电源电压Vcc在时间t1供应,电源电压Vcc上升。同期间,内部电压产生电路30基于电源电压Vcc进行电阻分压而产生的内部电压VI也同样上升。电阻分压的比例是由电源电压Vcc等适当决定。在时间t2,当电源电压Vcc达到电压Va后,BGR电路开始运作。由于基于此时的电源电压Vcc所产生的内部电压VI比保证BGR电路可正确运作的电压还低,因此,BGR电路的输出节点BGR输出低基准电压Vref_L。此时,由于内部电压VI仍小于低基准电压Vref_L,因此,比较电路40不会输出H电平的电源开启检测信号PWRDET。在时间t3,当内部电压VI变得大于等于低基准电压Vref_L时,比较电路40输出H电平的电源开启检测信号PWRDET。需注意的是,此时的电源电压Vcc虽上升至电压Vb,但电压Vb仍小于电压Vtg。尽管如此,内部电路仍响应电源开启检测信号PWRDET而开始运作。在时间t4,电源电压Vcc达到电压Vtg,使对应的内部电压VI等于保证电压,然而此时输出节点BGR所输出的基准电压Vref尚未达恒定值;在时间t5,BGR电路才得以正常运作(即输出恒定的基准电压Vref),而输出等于期望电压(例如1.25V)的基准电压Vref,此时的电源电压Vcc为大于电压Vtg的目标电压Vc。原本来说,比较电路40应该在时间t5时才输出H电平的电源开启检测信号PWRDET,使内部电路于达到期望电压时开始运作。举例来说,于NAND型快闪存储器中,采用熔丝(fuse)来存储设定信息,其中设定信息例如为读取、编程、抹除等用途所需的电压,或者使用者选项等。快闪存储器在供电时,当检测出H电平的电源开启检测信号PWRDET后,将存储在熔丝的设定信息读取到暂存器,随后,控制器基于保持在暂存器的设定信息而控制运作。图5说明根据图4的实施例的熔丝的读取运作。其中,纵轴表示电源电压Vcc的电压。在时间t1(即电源电压Vcc等于电压Vb)输出H电平的电源开启检测信号PWRDET后,电源开启程序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准电压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包含:/n电流源,对第1电流路径以及第2电流路径提供相同电流值的电流;/n第1PN结元件,连接所述第1电流路径,使第1电流流通于所述第1电流路径;/n第2PN结元件,连接所述第2电流路径,使大于所述第1电流的第2电流流通于所述第2电流路径;/n输出节点,连接所述第2电流路径,输出基准电压;/n第一差动放大电路,控制所述电流源,使得所述第1电流路径的所述电流源和所述第1PN结元件之间的第1节点的电压,以及所述第2电流路径的所述电流源和所述第2PN结元件之间的第2节点的电压相等;以及/n基准电压保证部,当所述第1节点的电压与所述第2节点的电压的差维持于一定值以下时,输出用以表示所述基准电压已达期望电压的检测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207 JP 2019-0202461.一种基准电压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包含:
电流源,对第1电流路径以及第2电流路径提供相同电流值的电流;
第1PN结元件,连接所述第1电流路径,使第1电流流通于所述第1电流路径;
第2PN结元件,连接所述第2电流路径,使大于所述第1电流的第2电流流通于所述第2电流路径;
输出节点,连接所述第2电流路径,输出基准电压;
第一差动放大电路,控制所述电流源,使得所述第1电流路径的所述电流源和所述第1PN结元件之间的第1节点的电压,以及所述第2电流路径的所述电流源和所述第2PN结元件之间的第2节点的电压相等;以及
基准电压保证部,当所述第1节点的电压与所述第2节点的电压的差维持于一定值以下时,输出用以表示所述基准电压已达期望电压的检测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准电压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准电压保证部包含第二差动放大电路,将所述第1节点的电压与所述第2节点的电压进行比较;
所述基准电压保证部基于所述第1节点的电压与所述第2节点的电压的比较结果,输出所述检测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准电压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2节点的电压已经稳定时,所述基准电压保证部输出所述检测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准电压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电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村上洋树
申请(专利权)人:华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