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叠合楼板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69418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叠合楼板模具,包括多个闭环连接的叠合板边模,叠合板边模设有多个安装槽口,叠合板边模的端部设有安装板,相接的第一个叠合板边模的安装槽口与第二个叠合板边模的安装板通过紧固件连接。上述叠合楼板模具通过用紧固件将相接的第一个叠合板边模的安装板与第二个叠合板边模的不同安装槽口连接,调节多个叠合板边模的尺寸以适用于不同规格尺寸的装配式预制构件的生产,具有结构简单和使用方便的特点,提高了模具的多次重复利用率,降低了模具的废弃率,节约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叠合楼板模具
本技术涉及建筑模具
,特别涉及一种叠合楼板模具。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现有的叠合楼板模具主要采用角钢制作,叠合楼板模具的种类和数量繁多,结构复杂,使用不便;对于不同规格尺寸的装配式预制构件需要生产不同尺寸的模具,模具废弃率高,重复利用率低,生产成本高;因需针对不同的装配式预制构件生产不同的模具,模具在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调节性差,调节精确度低,实用性差。因此,如何能够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长度和宽度方向均可精确调节、以适用于不同规格尺寸的装配式预制构件的生产、提高模具的多次重复利用率、降低模具的废弃率、节约生产成本的叠合楼板模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叠合楼板模具,通过用紧固件将相接的第一个叠合板边模的安装板与第二个叠合板边模的不同安装槽口连接,调节多个叠合板边模的尺寸以适用于不同规格尺寸的装配式预制构件的生产,具有结构简单和使用方便的特点,提高了模具的多次重复利用率,降低了模具的废弃率,节约了生产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叠合楼板模具,包括多个闭环连接的叠合板边模,叠合板边模设有多个安装槽口,叠合板边模的端部设有安装板,相接的第一个叠合板边模的安装槽口与第二个叠合板边模的安装板通过紧固件连接。优选地,叠合板边模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叠合板边模呈闭环封闭的直角四边形。优选地,叠合板边模包括竖立的板钢筋,多个安装槽口沿板钢筋的长度方向设置。优选地,安装槽口为开口向上的竖向线形槽。优选地,沿板钢筋的长度方向设有加劲板。优选地,多个安装槽口沿板钢筋的长度方向等距均匀设置。优选地,安装槽口的间距为99-101mm。优选地,安装板设有供紧固件调节固定位置的条形孔。优选地,条形孔的长度为149-151mm。优选地,紧固件包括紧固螺栓、垫片和螺母。相对于上述
技术介绍
,本技术所提供的叠合楼板模具包括多个叠合板边模,多个叠合板边模依次相连构成闭环,叠合板边模设有多个安装槽口,叠合板边模的端部设有安装板,相接的第一个叠合板边模的安装槽口与第二个叠合板边模的安装板通过紧固件连接,该叠合楼板模具通过紧固件以实现多个叠合板边模的连接,通过多个叠合板边模连接构成闭合结构以实现装配式预制构件的生产,通过紧固件在不同的安装槽口的安装以实现相接的第一个叠合板边模与第二个第二板边模不同位置的连接,通过调节相接的第一个叠合板边模和第二个叠合板边模的连接位置以实现叠合板模具在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调节,该叠合板模具适用于不同规格尺寸的装配式预制构件的生产,具有结构简单和使用方便的特点,提高了模具的多次重复利用率,降低了模具的废弃率,节约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叠合楼板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叠合楼板模具的平面示意图;图3为图1中叠合板边模与紧固件的拆分示意图;图4为图1中叠合板边模连接处的俯视图;图5为图4中A-A剖视图。其中:1-叠合板边模、11-安装板、111-条形孔、12-安装槽口、13-加劲板、14-强磁盒、2-紧固件、21-紧固螺栓、22-垫片、23-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至图5,其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叠合楼板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叠合楼板模具的平面示意图,图3为图1中叠合板边模与紧固件的拆分示意图,图4为图1中叠合板边模连接处的俯视图,图5为图4中A-A剖视图。在第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本技术提供的叠合楼板模具包括多个叠合板边模1,多个叠合板边模1依次首尾衔接形成闭合结构,叠合板边模1设有多个安装槽口12,叠合板边模1的端部设有安装板11,叠合板边模1的数量包括但不限于三个、四个等多个,多个闭环连接的叠合板边模1中相接的第一个叠合板边模1的安装槽口12与第二个叠合板边模1的安装板11通过紧固件2可调节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相接的第一个叠合板边模1的安装槽口12与第二个叠合板边模1的安装板11通过紧固件2可调节连接,也就是说可选择不同的安装槽口12以改变相接的两个叠合板边模1的连接位置,该叠合楼板模具中任意相接的两个叠合板边模1的连接位置均可通过不同安装槽口12的形式实现调节,以实现该叠合楼板模具在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尺寸调节,进一步适用于不同规格尺寸的装配式预制构件的生产,具有结构简单和使用方便的特点,提高了模具的多次重复利用率,降低了模具的废弃率,节约了生产成本。示例性的,叠合板边模1的两端均设有安装板11,叠合板边模1之间的连接方式有多种。其中,叠合楼板模具可适用于长方形或正方形的装配式预制构件的生产,也就是说,叠合板边模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叠合板边模1依次首尾衔接,呈闭环封闭的四边形,相接的两个叠合板边模1处均为直角。与此类似的,叠合板边模1的数量还可设置为五个、六个等,以适用于对应规格尺寸的装配式预制构件的生产,同应属于本实施例的说明范围。更具体地说,叠合板边模1按照处于四边形的不同边分为边模a、边模b、边模c和边模d,上述区分仅仅在于不同位置,结构可完全一致也可有所区别。在本实施例中,叠合板边模1包括平放的板钢筋以及竖立的板钢筋,两种板钢筋呈直角固定连接,多个安装槽口12沿竖立的板钢筋的长度方向设置,不同的安装槽口12对应于与该叠合板边模1相接的另一个叠合板边模1的安装板11和紧固件2,使得相接的两个叠合板边模1安装连接在不同位置,实现叠合板边模1连接位置的调节,起到叠合楼板模具尺寸调整的效果,以适用于对应规格尺寸的装配式预制构件的生产,提高了模具的多次重复利用率,降低了模具的废弃率,节约了生产成本。示例性的,安装槽口12的设置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线形槽,还可设置为其他形状的槽道;安装槽口12的设置方向包括但不限于竖向,还可沿其他方向设置。示例性的,沿板钢筋的长度方向设有加劲板13,加劲板13的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叠合楼板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闭环连接的叠合板边模(1),所述叠合板边模(1)设有多个安装槽口(12),所述叠合板边模(1)的端部设有安装板(11),相接的第一个所述叠合板边模(1)的所述安装槽口(12)与第二个所述叠合板边模(1)的所述安装板(11)通过紧固件(2)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叠合楼板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闭环连接的叠合板边模(1),所述叠合板边模(1)设有多个安装槽口(12),所述叠合板边模(1)的端部设有安装板(11),相接的第一个所述叠合板边模(1)的所述安装槽口(12)与第二个所述叠合板边模(1)的所述安装板(11)通过紧固件(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楼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合板边模(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叠合板边模(1)呈闭环封闭的直角四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楼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合板边模(1)包括竖立的板钢筋,多个所述安装槽口(12)沿所述板钢筋的长度方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叠合楼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口(12)为开口向上的竖向线形槽。


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涛刘威张贵文徐春丽黄永胜唐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