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走线机器人用过障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68357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走线机器人用过障碍装置,包括机体,机体的上侧壁均匀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侧壁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主轴,主轴的外侧壁装配有齿轮,左侧矩形槽的内侧壁插接装配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右侧壁固定嵌入有第一齿条,右侧矩形槽的内侧壁插接装配有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的左侧壁固定嵌入有第二齿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三组固定块及其内部的结构,利用齿轮与齿条的啮合传动,在遇到小型障碍时,控制电机启动令齿轮转动,即可令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分别向上下两个方向移动,令其呈现张开的动作,进而可以方便的通过线路上的障碍物处,令此走线机器人能够顺利进行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走线机器人用过障碍装置
本技术涉及走线机器人
,具体为一种走线机器人用过障碍装置。
技术介绍
走线机器人是以移动机器人作为载体,以可见光摄像机、红外热成像仪、其它检测仪器作为载荷系统,以机器视觉—电磁场—GPS—GIS的多场信息融合作为机器人自主移动与自主巡检的导航系统,以嵌入式计算机作为控制系统的软硬件开发平台,具有障碍物检测识别与定位、自主作业规划、自主越障、对输电线路及其线路走廊自主巡检、巡检图像和数据的机器人本体自动存储与远程无线传输、地面远程无线监控与遥控、电能在线实时补给、后台巡检作业管理与分析诊断等功能,而用于电缆等的走线机器人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具备一定的过障碍功能,因为电缆等线路上常会安装有防震锤等结构,此类结构会阻挡住机器人的行进路线,而现有的过障碍方式一般采用多自由度的机械手控制操作,但是这种结构较为复杂,且对于小型的障碍而言,操作相对麻烦,如果能够设计一种可以方便通过线路上小型障碍的的装置,就可以解决此类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走线机器人用过障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走线机器人用过障碍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走线机器人用过障碍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上侧壁均匀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壁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后侧壁均固定安装有盒体,所述盒体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电机,且电机通过导线连接到机体内部电源,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主轴,所述主轴的外侧壁装配有齿轮,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圆柱腔,且齿轮位于圆柱腔内,所述固定块的上侧壁左右对称开设有矩形槽,且矩形槽均匀圆柱腔相连通,左侧所述矩形槽的内侧壁插接装配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右侧壁固定嵌入有第一齿条,右侧所述矩形槽的内侧壁插接装配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左侧壁固定嵌入有第二齿条,且第一齿条、第二齿条与齿轮啮合。优选的,所述主轴的外侧壁前后对称固定安装有固定环,且齿轮位于两个所述固定环之间,所述固定环的外侧壁开设有环形槽,所述圆柱腔的内侧壁前后对称固定安装有限位环,且限位环插接于环形槽内。优选的,两个所述矩形槽的内侧壁对称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左侧壁下侧与第二支撑杆的右侧壁下侧均固定安装有滑块,且滑块插接于滑槽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三组固定块及其内部的结构,利用齿轮与齿条的啮合传动,在遇到小型障碍时,控制电机启动令齿轮转动,即可令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分别向上下两个方向移动,令其呈现张开的动作,进而可以方便的通过线路上的障碍物处,令此走线机器人能够顺利进行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齿轮处的左视剖视图。图中:1、机体,2、安装槽,3、固定块,4、盒体,5、电机,6、主轴,7、齿轮,8、圆柱腔,9、矩形槽,10、第一支撑杆,11、第一齿条,12、第二支撑杆,13、第二齿条,14、固定环,15、环形槽,16、限位环,17、滑槽,18、滑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走线机器人用过障碍装置,包括机体1,机体1的上侧壁均匀开设有安装槽2,安装槽2的内侧壁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3,共有三个安装槽2,因此共安装有三组固定块3处结构,固定块3的后侧壁均固定安装有盒体4,盒体4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电机5,电机5采用步进电机,型号为57HB80,机体1内部处理器可以控制其转动的程度,且电机5通过导线连接到机体1内部电源,电机5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主轴6,主轴6的外侧壁装配有齿轮7,主轴6与齿轮7之间采用键连接,电机5启动会带动齿轮7转动,固定块3的内部开设有圆柱腔8,且齿轮7位于圆柱腔8内,固定块3的上侧壁左右对称开设有矩形槽9,且矩形槽9均匀圆柱腔8相连通,左侧矩形槽9的内侧壁插接装配有第一支撑杆10,第一支撑杆10的右侧壁固定嵌入有第一齿条11,右侧矩形槽9的内侧壁插接装配有第二支撑杆12,第二支撑杆12的左侧壁固定嵌入有第二齿条13,且第一齿条11、第二齿条13与齿轮7啮合,如图1所示,第一支撑杆10较长,且其上端结构位于线路上侧,第二支撑杆12较短,且其上端结构为与线路下侧,且第一齿条11与第二齿条13同时啮合于齿轮7外侧壁的相对位置,因此当齿轮7转动时,第一齿条11和第二齿条13会分别带动第一支撑杆10和第二支撑杆12向上下两个不同的方向移动,因此当第一支撑杆10上移,第二支撑杆12下移时,会令其呈现张开状态,此时即可通过障碍处,反之会令其呈现闭合状态,用于通过障碍后再次对线路的贴合,而设计三组固定块3处结构,令三处可以依次完成张开和闭合的动作,而不会影响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移动。具体而言,主轴6的外侧壁前后对称固定安装有固定环14,且齿轮7位于两个固定环14之间,两个固定环14用于对齿轮7的位置进行限定,固定环14的外侧壁开设有环形槽15,圆柱腔8的内侧壁前后对称固定安装有限位环16,且限位环16插接于环形槽15内,限位环16用于对固定环14的位置进行限定,且不影响其转动,进而实现对齿轮7的位置的限定。具体而言,两个矩形槽9的内侧壁对称开设有滑槽17,第一支撑杆10的左侧壁下侧与第二支撑杆12的右侧壁下侧均固定安装有滑块18,且滑块18插接于滑槽17内,对第一支撑杆10和第二支撑杆12的移动进行范围限定。工作原理:此走线机器人用过障碍装置,在经过线路上小型障碍时,机体1内电子器件会控制最前侧的固定块3上的电机5启动,带动齿轮7转动,进而带动第一支撑杆10上移,第二支撑杆12下移,令第一支撑杆10和第二支撑杆12上端结构呈张开状,令此处可以通过障碍处,之后控制电机5反转,即可令第一支撑杆10和第二支撑杆12上端结构闭合再次贴合与线路处,后续两个固定块3处结构依次进行此动作,即可方便的通过线路上的障碍处。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走线机器人用过障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的上侧壁均匀开设有安装槽(2),所述安装槽(2)的内侧壁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3),所述固定块(3)的后侧壁均固定安装有盒体(4),所述盒体(4)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电机(5),且电机(5)通过导线连接到机体(1)内部电源,所述电机(5)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主轴(6),所述主轴(6)的外侧壁装配有齿轮(7),所述固定块(3)的内部开设有圆柱腔(8),且齿轮(7)位于圆柱腔(8)内,所述固定块(3)的上侧壁左右对称开设有矩形槽(9),且矩形槽(9)均匀圆柱腔(8)相连通,左侧所述矩形槽(9)的内侧壁插接装配有第一支撑杆(10),所述第一支撑杆(10)的右侧壁固定嵌入有第一齿条(11),右侧所述矩形槽(9)的内侧壁插接装配有第二支撑杆(12),所述第二支撑杆(12)的左侧壁固定嵌入有第二齿条(13),且第一齿条(11)、第二齿条(13)与齿轮(7)啮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走线机器人用过障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的上侧壁均匀开设有安装槽(2),所述安装槽(2)的内侧壁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3),所述固定块(3)的后侧壁均固定安装有盒体(4),所述盒体(4)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电机(5),且电机(5)通过导线连接到机体(1)内部电源,所述电机(5)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主轴(6),所述主轴(6)的外侧壁装配有齿轮(7),所述固定块(3)的内部开设有圆柱腔(8),且齿轮(7)位于圆柱腔(8)内,所述固定块(3)的上侧壁左右对称开设有矩形槽(9),且矩形槽(9)均匀圆柱腔(8)相连通,左侧所述矩形槽(9)的内侧壁插接装配有第一支撑杆(10),所述第一支撑杆(10)的右侧壁固定嵌入有第一齿条(11),右侧所述矩形槽(9)的内侧壁插接装配有第二支撑杆(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自更施斌黄修乾杨增源吉德志董福明谭辉彦梅耕宁张梁王如春王加海陈海东李海顺曹家军许保瑜姚国俊李正佳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昆明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