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野外封装大体积原状黄土样品的可折叠装置与样品封装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6753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用于野外封装大体积原状黄土样品的可折叠装置与样品封装方法,包括两块方形平板,方形平板由两个活页连接,方形平板可90°旋转,所述方形平板上装有转盘,转盘可360°自由旋转,所述转盘与承台通过螺丝连接,所述承台上粘有硅胶垫层,所述硅胶垫层上放立方体黄土试样。从现场取出大体积原状黄土样品,采用该折叠装置,历经保鲜膜包裹防水分蒸发、纱布包裹与石蜡封样等步骤,石蜡完全凝固后与纱布形成一层保护壳,有效避免由于搬运过程振动和撞击导致试样破损。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与方法可独自操作完成所有工序,有效降低大体积原状黄土试样在封装过程中的破损率,大大降低经济成本与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野外封装大体积原状黄土样品的可折叠装置与样品封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工程地质
,涉及岩土工程中黄土现场取原状结构性黄土研究,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野外封装大体积原状黄土样品的可折叠装置与样品封装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室内试验用大体积原状黄土样品,主要来源于野外取未扰动结构性黄土试样。严格取样主要经过四道工序:人工切削-保鲜膜包裹-纱布包裹-石蜡涂抹。人工切削即将野外取出的不规则黄土块切削成边长25cm~30cm的立方体。保鲜膜包裹即用保鲜膜将该立方体黄土试样的六个面缠绕包裹3~4层,其作用是减缓结构性黄土内部的水分流失。纱布包裹即在保鲜膜外面包裹3~4层纱布,主要用于粘石蜡。表明涂抹石蜡即将加热融化了的石蜡均匀涂抹于纱布上,二者形成一层保护壳。每一道工序都需要将这个重达28~50kg的立方体大体积原状黄土试样翻转2~3次,整个工序翻转8~12次,涂石蜡翻转更多,翻转过程中不但必须两个人小心翼翼配合才能完成,还容易造成试样沿着内部的微裂隙而开裂,该立方体黄土试样一旦开裂即报废,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现有技术中,在野外取大体积原状黄土试样主要还是采用传统的办法,封样过程中将结构性黄土试样多次翻转,而且是在两人徒手配合下完成。封装过程中的十余次旋转会大大降低取样成功率,增加取样成本。样品运输过程中经历了车辆振动荷载影响,受到其他物体碰撞,振动与碰撞应力集中容易引起样品开裂损坏,封装样品时需要做好减振减少应力集中保护措施。在样品野外取回的大体积原状黄土样品常常需在实验室保存半年到一年时间,封装样品时必须有较好的防潮防蒸发措施。在封样过程中如果从侧面涂抹石蜡容易导致液体石蜡流失浪费,必须将试样多次翻转,于顶面涂抹石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传统野外取黄土试样低效等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野外封装大体积原状黄土样品的可折叠装置与样品封装方法,采用活页连接两块方形平板,采用转盘连接平板与试样承台,通过360°旋转承台与90°旋转两平板,实现立方体黄土试样封装过程中的多次翻转,大大降低了人力与时间成本,尤其适用于取大量大体积原状黄土样品的情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野外封装大体积原状黄土样品的可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块由活页6连接的方形平板1,在两块方形平板1的相对板面上分别安装有一个可绕板面轴心360°自由旋转的转盘2,每个转盘2的顶端通过螺丝连接一个承台3,每个承台3的顶面粘有一个硅胶垫层4,硅胶垫层4的顶面用于放置立方体黄土试样5。两块所述方形平板1能够沿所述活页6旋转90°。每个所述转盘2分别设置在相应方形平板1的正中位置,转盘2包括中轴和绕中轴设置的转筒,其中中轴固定于方形平板1的板面中心,转筒绕中轴转动,转筒的顶端与承台3通过螺丝连接。所述方形平板1为木板。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基于所述用于野外封装大体积原状黄土样品的可折叠装置的封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人工切削从现场取出不规则体积黄土块7,削切成边长30cm的立方体黄土试样5,并放置于硅胶垫层4上;步骤2,保鲜膜包裹用保鲜膜8将立方体黄土试样5包裹三层;步骤3,纱布包裹用纱布9将保鲜膜包裹后的立方体黄土试样5包裹三层;步骤4,石蜡涂抹将石蜡10融化后涂抹于纱布9上;步骤5,晾干静置十分钟,石蜡10完全凝固后与纱布9形成一层保护壳,有效避免由于搬运过程振动和撞击导致立方体黄土试样5破损。所述步骤2中,通过360°旋转承台,采用方形平板1将立方体黄土试样5进行90°翻转,使得两个未包裹面位于侧面,用保鲜膜8将这两个侧面也包裹三层。所述步骤3中,通过360°旋转承台,采用方形平板1将立方体黄土试样5进行90°翻转,使得两个未包裹面位于侧面,用纱布9将这两个侧面也包裹三层。所述步骤4中,采用方形平板1将立方体黄土试样5进行90°翻转,将石蜡10涂抹于顶面的纱布9上;将承台3旋转90°,采用方形平板1将立方体黄土试样5进行90°翻转,将石蜡10涂抹于顶面的纱布9上;采用相同操作,依次将立方体黄土试样5六个面的全部纱布9涂抹石蜡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封装过程中,传统需两个人徒手翻转重达28~50kg的立方体大体积原状黄土试样十余次,而采用该装置一个人即可操作完成所有工序所需的十余次翻转,有效降低试样在封装过程中的破损率,节省时间和人力成本。(2)本专利技术只需要1m2木板,两个活页,硅胶垫层和一个转盘,市面上容易购买,成本低廉。(3)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两块方形平板可对试样进行垂直90°翻转。(4)本专利技术采用转盘连接方形平板与承台,可将承台进行水平360°旋转,试样表面涂抹石蜡时可自由切换顶面,便于涂抹石蜡。(5)本专利技术采用在承台上粘贴硅胶垫层,通过减小摩阻力降低试样随机滑动可能性,且有效减小封样过程中大体积原状黄土样受到的振动干扰。(6)本专利技术构造合理,简洁,易于实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三维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图4为封样过程三维示意图。图5为封样过程侧视图。图6为封装后试样结构图。其中:1、方形平板,2、转盘,3、承台,4、硅胶垫层,5、立方体试样,6、活页,7、土样,8、保鲜膜,9、纱布,10、石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方案、有益效果更加清晰直观,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案例,以起到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的作用。应当理解,这里表述的具体实施案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野外封装大体积原状黄土样品的可折叠装置,包括两块由活页6连接的方形平板1,方形平板1可为木板,两块方形平板1能够沿活页6旋转90°。在两块方形平板1的相对板面上分别安装有一个可绕板面轴心360°自由旋转的转盘2,每个转盘2的顶端通过螺丝连接一个承台3,每个承台3的顶面粘有一个硅胶垫层4,硅胶垫层4的顶面用于放置立方体黄土试样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结构中,每个转盘2分别设置在相应方形平板1的正中位置,转盘2包括中轴和绕中轴设置的转筒,其中中轴固定于方形平板1的板面中心,转筒绕中轴转动,转筒的顶端与承台3通过螺丝连接。参考图4、图5和图6,利用上述可折叠装置,大体积原状黄土样品封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人工切削从现场取出不规则体积黄土块7,削切成边长30cm的立方体黄土试样5,并放置于硅胶垫层4上;步骤2,保鲜膜包裹:用保鲜膜8将立方体黄土试样5包裹三层;先包裹四个侧面,采用方形平板1将立方体黄土试样5进行90°翻转,使得两个未包裹面位于侧面,用保鲜膜8继续将这两个侧面也包裹三层。步骤3,纱布包裹:用纱布9将保鲜膜包裹后的立方体黄土试样5包裹三层;先包裹四个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野外封装大体积原状黄土样品的可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块由活页(6)连接的方形平板(1),在两块方形平板(1)的相对板面上分别安装有一个可绕板面轴心360°自由旋转的转盘(2),每个转盘(2)的顶端通过螺丝连接一个承台(3),每个承台(3)的顶面粘有一个硅胶垫层(4),硅胶垫层(4)的顶面用于放置立方体黄土试样(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野外封装大体积原状黄土样品的可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块由活页(6)连接的方形平板(1),在两块方形平板(1)的相对板面上分别安装有一个可绕板面轴心360°自由旋转的转盘(2),每个转盘(2)的顶端通过螺丝连接一个承台(3),每个承台(3)的顶面粘有一个硅胶垫层(4),硅胶垫层(4)的顶面用于放置立方体黄土试样(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野外封装大体积原状黄土样品的可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方形平板(1)能够沿所述活页(6)旋转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野外封装大体积原状黄土样品的可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转盘(2)分别设置在相应方形平板(1)的正中位置,转盘(2)包括中轴和绕中轴设置的转筒,其中中轴固定于方形平板(1)的板面中心,转筒绕中轴转动,转筒的顶端与承台(3)通过螺丝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野外封装大体积原状黄土样品的可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平板(1)为木板。


5.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野外封装大体积原状黄土样品的可折叠装置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人工切削
从现场取出不规则体积黄土块(7),削切成边长30cm的立方体黄土试样(5),并放置于硅胶垫层(4)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红建代倩康孝森董琪孟西峰伏映鹏吕龙龙邹愈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陕西科技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