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双吸气压力压缩机的多功能温湿分控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26602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吸气压力压缩机的多功能温湿分控空调系统,包括室内机以及室外机;室外机具有双吸气压力压缩机;室内机包括新风除湿机、直膨式风机盘管、毛细辐射管作为空气处理末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空调系统通过新风除湿机、直膨式风机盘管和毛细辐射管作为系统的三种空气处理末端,舒适性好、可靠性高,新风除湿机调节室内湿度,同时利用毛细辐射管和直膨式风机盘管作为室内温度的显热处理末端。通过优先使用毛细辐射管的方式,保证室内舒适性,在室内温度超过设定标准时,利用直膨式风机盘管辅助降温,从而减少了毛细铺装面积,增加个性化调温手段,系统可靠性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双吸气压力压缩机的多功能温湿分控空调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央空调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双吸气压力压缩机的多功能温湿分控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温湿度独立控制的空调系统相比于传统的空调系统具有更大的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有技术中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的空调系统主要采用集中供水和集中送风的结构形式,其温度控制主要由毛细管或者换热盘管承担,而湿度控制主要由新风机组承担。而现有的一些新风厂家研发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1、毛细管作为温度控制机构,其在室内湿度偏高时会出现凝水事故,故而可靠性差,而且完全采用毛细管控制温度成本较高,对精装做法有限制,而换热盘管作为温度控制机构,其使用时风量大,故而噪音较大,降低室内舒适度;2、现有的机组外形尺寸大,安装位置受限,安装十分不便;3、现有的系统风管多,风盘尺寸较大,系统安装占用有限的吊顶空间,比传统居住建筑室内净高降低200~300mm,为业主后期装修带来极大困难。终上所述,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中央空调系统存在的技术问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需研发一种新型空调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室外机结合多种室内空气处理末端来提高系统能效的基于双吸气压力压缩机的多功能温湿分控空调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双吸气压力压缩机的多功能温湿分控空调系统,该系统包括:室内机;以及室外机;所述室外机具有双吸气压力压缩机,且所述双吸气压力压缩机具有两个吸气口和一个出气口;所述室内机包括一新风除湿机、至少一个直膨式风机盘管、以及至少一个毛细辐射管;所述新风除湿机、直膨式风机盘管和毛细辐射管均通过管路与所述室外机的双吸气压力压缩机连通以接收或输送制冷剂;该系统通过所述新风除湿机将室内与室外连通以实现送风;该系统被配置为:制冷工况时,所述新风除湿机用以除去新风中的水分,所述毛细辐射管承担制冷工况下室内一定温度的显热负荷,所述直膨式风机盘管承担降至一定温度的显热负荷;以及制热工况时,新风除湿机加热新风,所述毛细辐射管承担制热工况下室内一定温度的显热负荷,所述直膨式风机盘管承担上升至一定温度的显热负荷。进一步的,室外机的双吸气压力压缩机的两个吸气口被配置为低压力吸气口和高压力吸气口,且经由所述低压力吸气口和高压力吸气口输入的制冷剂通过所述双吸气压力压缩机内气缸压缩后由所述出气口输出;所述室外机包括多个所述直膨式风机盘管、以及多个所述毛细辐射管;多个所述直膨式风机盘管相互并联;多个所述毛细辐射管相互并联。进一步的,所述室外机的双吸气压力压缩机的出气口通过两条支路分别连通有一四通换向阀;两个所述四通换向阀分别为第一四通换向阀和第二四通换向阀;所述第一四通换向阀具有第一端口a、第二端口b、第三端口c和第四端口d;所述第二四通换向阀具有第一端口A、第二端口B、第三端口C和第四端口D;所述双吸气压力压缩机的出气口分别通过支路与所述第一四通换向阀的第一端口a和第二四通换向阀的第一端口A连通以输送制冷剂;所述第一四通换向阀的第四端口d和第二四通换向阀的第四端口D分别连通以吸气口;所述第一四通换向阀与吸气口之间通路、以及第二四通换向阀与吸气口之间通路分别安装有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且两条通路通过桥接电磁阀连接;该室外机还包括室外换热器;经所述第一四通换向阀的第二端口b和第二四通换向阀的第二端口B输出的制冷剂汇集至第一管路;所述第一管路具有两条第一管路分支,其中一所述第一管路分支与所述室外机的第一接口连通,另一所述第一管路分支与所述室外换热器连通;另外,该室外机还包括与所述室外换热器和双吸气压力压缩机均连通的制冷剂-水换热器。进一步的,所述室外换热器相对所述第一管路分支一端通过第三膨胀阀与所述室外机的第二接口连通;所述第一四通换向阀的第三端口c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室外机的第四接口连通;所述第二四通换向阀的第三端口C通过第三管路与所述室外机的第三接口连通;所述制冷剂-水换热器的制冷剂通道通过第四管路串联至所述室外机的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之间;所述制冷剂-水换热器的换热水通道与所述毛细辐射管连通;所述第四管路上安装有第四膨胀阀。进一步的,所述新风除湿机包括连通室内和室外的送风管道;以及集成于所述送风管道内并由室外端至室内端依次布置的空气过滤器、新风换热器、再热换热器、湿膜加湿器和送风风机;所述新风换热器的一端通过第二膨胀阀与所述室外机的第二接口连通,所述新风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室外机的第四接口连通;所述再热换热器的一端与所述室外机的第一接口连通,所述再热换热器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膨胀阀和单向阀与所述新风换热器连通;且所述单向阀被配置为限制所述制冷剂由所述新风换热器流通至所述再热换热器。进一步的,所述直膨式风机盘管包括壳体、以及安装于壳体内的盘管换热器和风机;所述盘管换热器的一端通过第五膨胀阀与所述室外机的第二接口连通,所述盘管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室外机的第三接口连通;所述壳体一侧被配置为进风口以吸入室内回风、并通过换热后通过另一侧的出风口送风至室内。进一步的,所述新风换热器、室外换热器、再热换热器、盘管换热器均为空气-制冷剂换热器。进一步的,所述新风换热器、室外换热器、再热换热器、盘管换热器选用翅片管换热器和/或微通道换热器。进一步的,所述制冷剂-水换热器选用板式换热器或套管式换热器。进一步的,所述室外机的室外换热器处安装有室外风机。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双吸气压力压缩机的多功能温湿分控空调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空调系统通过新风除湿机、直膨式风机盘管和毛细辐射管作为系统的三种空气处理末端,舒适性好、可靠性高,新风除湿机调节室内湿度,同时利用毛细辐射管和直膨式风机盘管作为室内温度的显热处理末端。通过优先使用毛细辐射管的方式,保证室内舒适性,在室内温度超过设定标准时,利用直膨式风机盘管辅助降温,从而减少了毛细铺装面积,增加个性化调温手段,系统可靠性大大提高;同时,由于不再单独依靠直膨式风机盘管为室内降温,其处理风量大大降低,大部分时间仅依靠毛细辐射管即可满足室内温度要求,彻底解决了使用直膨式风机盘管的噪声问题;2、本专利技术的空调系统整体空间占用少,安装美观,室内空气处理末端的毛细辐射管系统可以直接隐藏于天花板和墙体内,不占用室内空间,不影响装修效果,同时由于直膨式风机盘管只需承担少量的房间负荷,所以该系统使用的直膨式风机盘管体积明显小于普通的风机盘管,安装的灵活性和美观度优势显著。3、本专利技术的整套系统只需要设置一台室外机,不会显著地影响建筑外立面,安装方便。4、本专利技术的空调系统能效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双吸气压力压缩机的多功能温湿分控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n室内机;以及/n室外机(1);/n所述室外机(1)具有双吸气压力压缩机(5),且所述双吸气压力压缩机(5)具有两个吸气口和一个出气口;/n所述室内机包括一新风除湿机(2)、至少一个直膨式风机盘管(3)、以及至少一个毛细辐射管(4);/n所述新风除湿机(2)、直膨式风机盘管(3)和毛细辐射管(4)均通过管路与所述室外机(1)的双吸气压力压缩机(5)连通以接收或输送制冷剂;/n该系统通过所述新风除湿机(2)将室内与室外连通以实现送风;/n该系统被配置为:/n制冷工况时,所述新风除湿机(2)用以除去新风中的水分,所述毛细辐射管(4)承担制冷工况下室内一定温度的显热负荷,所述直膨式风机盘管(3)承担降至一定温度的显热负荷;以及/n制热工况时,所述新风除湿机(2)加热新风,所述毛细辐射管(4)承担制热工况下室内一定温度的显热负荷,所述直膨式风机盘管(3)承担上升至一定温度的显热负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双吸气压力压缩机的多功能温湿分控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室内机;以及
室外机(1);
所述室外机(1)具有双吸气压力压缩机(5),且所述双吸气压力压缩机(5)具有两个吸气口和一个出气口;
所述室内机包括一新风除湿机(2)、至少一个直膨式风机盘管(3)、以及至少一个毛细辐射管(4);
所述新风除湿机(2)、直膨式风机盘管(3)和毛细辐射管(4)均通过管路与所述室外机(1)的双吸气压力压缩机(5)连通以接收或输送制冷剂;
该系统通过所述新风除湿机(2)将室内与室外连通以实现送风;
该系统被配置为:
制冷工况时,所述新风除湿机(2)用以除去新风中的水分,所述毛细辐射管(4)承担制冷工况下室内一定温度的显热负荷,所述直膨式风机盘管(3)承担降至一定温度的显热负荷;以及
制热工况时,所述新风除湿机(2)加热新风,所述毛细辐射管(4)承担制热工况下室内一定温度的显热负荷,所述直膨式风机盘管(3)承担上升至一定温度的显热负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吸气压力压缩机的多功能温湿分控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室外机(1)的双吸气压力压缩机(5)的两个吸气口被配置为低压力吸气口和高压力吸气口,且经由所述低压力吸气口和高压力吸气口输入的制冷剂通过所述双吸气压力压缩机(5)内气缸压缩后由所述出气口输出;
所述室外机(1)包括多个所述直膨式风机盘管(3)、以及多个所述毛细辐射管(4);
多个所述直膨式风机盘管(3)相互并联;
多个所述毛细辐射管(4)相互并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双吸气压力压缩机的多功能温湿分控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机(1)的双吸气压力压缩机(5)的出气口通过两条支路分别连通有一四通换向阀;
两个所述四通换向阀分别为第一四通换向阀(6)和第二四通换向阀(7);
所述第一四通换向阀(6)具有第一端口a、第二端口b、第三端口c和第四端口d;
所述第二四通换向阀(7)具有第一端口A、第二端口B、第三端口C和第四端口D;
所述双吸气压力压缩机(5)的出气口分别通过支路与所述第一四通换向阀(6)的第一端口a和第二四通换向阀的第一端口A连通以输送制冷剂;
所述第一四通换向阀(6)的第四端口d和第二四通换向阀(7)的第四端口D分别连通以吸气口;
所述第一四通换向阀(6)与吸气口之间通路、以及第二四通换向阀(7)与吸气口之间通路分别安装有第一电磁阀(16)和第二电磁阀(19),且两条通路通过桥接电磁阀(20)连接;
该室外机(1)还包括室外换热器(8);
经所述第一四通换向阀(6)的第二端口b和第二四通换向阀(7)的第二端口B输出的制冷剂汇集至第一管路(10);
所述第一管路(10)具有两条第一管路分支,其中一所述第一管路分支与所述室外机(1)的第一接口(11)连通,另一所述第一管路分支与所述室外换热器(8)连通;
另外,该室外机(1)还包括与所述室外换热器(8)和双吸气压力压缩机(5)均连通的制冷剂-水换热器(9)。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江左建波武振兴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金茂人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