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承重式地面回风装置及中央空调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0771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1 0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承重式地面回风装置及中央空调系统,包括盖板组件以及回风管,盖板组件包括穿孔板以及支撑架,穿孔板开设有若干个贯穿其上下端的通孔,支撑架固设于穿孔板的底面,支撑架包括框体以及设于框体内并与框体连接的龙骨,框体围绕穿孔板的底面的边缘设置,龙骨与穿孔板的底面贴合,龙骨设有镂空;回风管位于穿孔板的下方,回风管的回风口朝向穿孔板,回风管的回风口设有滤网。使用开设有若干个通孔的穿孔板来替换传统的回风口百叶,有利于传递负荷且降低材料成本,由龙骨和框体围合形成的支撑架,龙骨可承受负荷,而框体可传递负荷,继而能够给穿孔板提供可靠支撑,结构稳固且承重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承重式地面回风装置及中央空调系统
本技术涉及回风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可承重式地面回风装置及中央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以及工作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行业中,中央空调系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中央空调系统一般包括出风装置和回风装置,冷空气经出风装置进入活动空间,同时活动空间的热空气经回风装置回流到空调主机,制冷后再经出风装置进入活动空间内,以此循环。目前,传统的回风装置均是设置在活动空间的墙面立面或天花板天面上,并未考虑实际安装空间问题,当活动空间内的墙面立面过低或者天花板天面过高而难以安装回风装置时,那么活动空间的地面则称为了最佳选择。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回风装置的回风口处设置回风口百叶,直接将这种回风装置安装于地面则会存在承重问题,因此,亟需对现有技术中的回风装置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可承重式地面回风装置,其能够有效解决承重问题。本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中央空调系统,该中央空调系统应用有上述的可承重式地面回风装置。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可承重式地面回风装置,所述可承重式地面回风装置适于安装于活动空间内的地面中,该地面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可承重式地面回风装置的腔体,包括:盖板组件,所述盖板组件包括穿孔板以及支撑架,所述穿孔板用于安装于所述腔体的开口位置并由所述地面支撑,所述穿孔板开设有若干个贯穿其上下端的通孔,所述支撑架固设于所述穿孔板的底面,所述支撑架包括框体以及设于所述框体内并与框体连接的龙骨,所述框体围绕所述穿孔板的底面的边缘设置,所述龙骨与所述穿孔板贴合,所述龙骨设有镂空;回风管,所述回风管用于安装于腔体中,所述回风管位于所述穿孔板的下方,所述回风管的回风口朝向所述穿孔板,所述回风管的回风口设有滤网。进一步地,所述龙骨包括若干第一支撑条和第二支撑条,若干第一支撑条之间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支撑条的两端分别与框条的相对两内侧连接,若干所述第二支撑条之间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支撑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框条的另一相对两内侧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条与所述第二支撑条之间交错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条和所述第二支撑条的横截面形状均呈矩形或三角形。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条和所述第二支撑条均为管体。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条和所述第二支撑条的材料均为金属材料。进一步地,所述框体包括依次连接的若干框条,若干框条围合形成所述框体。进一步地,所述框条为角钢,所述角钢包括第一板件和与所述第一板件垂直连接的第二板件,所述第一板件与所述穿孔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板件与所述穿孔板垂直设置,且所述第二板件与所述龙骨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滤网与所述回风管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滤网的边缘设有至少两个卡钩,至少两个所述卡钩之间间隔设置,所述回风管设有所述回风口的端部的外壁面朝外延伸形成凸出部,所述卡钩的两端均设有挂钩,其中以挂钩挂扣于所述滤网,另一挂钩挂扣于所述凸出部。中央空调系统,包括上述的可承重式地面回风装置。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开设有若干个通孔的穿孔板来替换传统的回风口百叶,有利于传递负荷且降低材料成本,由龙骨和框体围合形成的支撑架,龙骨可承受负荷,而框体可传递负荷,继而能够给穿孔板提供可靠支撑,结构稳固且承重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可承重式地面回风装置安装于地面的俯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可承重式地面回风装置的A-A处剖视图;图3为图2所示的可承重式地面回风装置中的A处局部放大图。图中:1、盖板组件;11、穿孔板;111、通孔;12、支撑架;121、角钢;1211、第一板件;1212、第二板件;122、第一支撑条;123、第二支撑条;2、回风管;21、回风口;3、滤网;4、卡钩;5、楼板;6、玻璃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参见图1-图3,示出了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可承重式地面回风装置,该可承重式地面回风装置适于安装于活动空间内的地面中,比如安装于房间或办公区域内的楼板5中,该地面开设有用于容纳可承重式地面回风装置的腔体。继续参见图1-图3,该可承重式地面回风装置包括盖板组件1和回风管2,其中,该盖板组件1包括穿孔板11以及支撑架12,穿孔板11用于安装于腔体的开口位置并由地面支撑,具体地,安装时,可使穿孔板11的顶面与楼板5的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面,避免穿孔板11凸出或凹陷而使该穿孔板11与楼板5之间形成阶梯,进而避免留下安全隐患,为防止因穿孔板11上部负荷变化而导致该穿孔板11位移,安装时,该穿孔板11与楼板5之间可设有玻璃胶6,以使穿孔板11可靠地固定在楼板5中,穿孔板11开设有若干个贯穿其上下端的通孔111,以连通活动空间与回风管2,支撑架12固设于穿孔板11的底面,以能够支撑穿孔板11,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支撑架12包括框体以及设于该框体内并与该框体固定连接的龙骨,框体围绕穿孔板11的底面的边缘设置,龙骨与穿孔板11的底面贴合,龙骨设有镂空,该镂空的设置可连通穿孔板11和回风管2。使用开设有若干个通孔111的穿孔板11来替换传统的回风口21百叶,有利于传递负荷且降低材料成本,由龙骨和框体围合形成的支撑架12,龙骨可承受负荷,而框体可传递负荷,继而能够给穿孔板11提供可靠支撑,结构稳固且承重效果好。回风管2用于安装于腔体中,回风管2位于穿孔板11的下方,回风管2的回风口21朝向穿孔板11,回风管2的回风口21设有滤网3,以能够防止大颗粒物体进入该回风管2而影响该可承重式回风装置的正常运行。如图1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龙骨包括若干第一支撑条122和第二支撑条123,若干第一支撑条122之间间隔设置,且第一支撑条122的两端分别与框条的相对两内侧固定连接,若干第二支撑条123之间间隔设置,且第二支撑条123的两端分别与框条的另一相对两内侧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条122与第二支撑条123之间交错设置,如此,既能够形成结构稳固的龙骨,又不会影响该可承重式地面回风装置的回风。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支撑条122和第二支撑条123的横截面形状均呈矩形或三角形,安装时,横截面形状为矩形或三角形的第一支撑条122和第二支撑条123与穿孔板11的底面之间的接触面积足够大,从而给穿孔板11提供可更可靠的支撑,结构更为稳固。为节约材料,降低成本,在保证龙骨的承重能力的前提下,第一支撑条122和第二支撑条123均为管体。为保证龙骨的承重能力,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支撑条122和第二支撑条123的材料均为金属材料,优选为成本低廉又能够防腐防锈的不锈钢。具体地,框体包括依次连接的若干框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可承重式地面回风装置,所述可承重式地面回风装置适于安装于活动空间内的地面中,该地面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可承重式地面回风装置的腔体,其特征在于,包括:/n盖板组件,所述盖板组件包括穿孔板以及支撑架,所述穿孔板用于安装于所述腔体的开口位置并由所述地面支撑,所述穿孔板开设有若干个贯穿其上下端的通孔,所述支撑架固设于所述穿孔板的底面,所述支撑架包括框体以及设于所述框体内并与框体连接的龙骨,所述框体围绕所述穿孔板的底面的边缘设置,所述龙骨与所述穿孔板贴合,所述龙骨设有镂空;/n回风管,所述回风管用于安装于腔体中,所述回风管位于所述穿孔板的下方,所述回风管的回风口朝向所述穿孔板,所述回风管的回风口设有滤网。/n

【技术特征摘要】
1.可承重式地面回风装置,所述可承重式地面回风装置适于安装于活动空间内的地面中,该地面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可承重式地面回风装置的腔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盖板组件,所述盖板组件包括穿孔板以及支撑架,所述穿孔板用于安装于所述腔体的开口位置并由所述地面支撑,所述穿孔板开设有若干个贯穿其上下端的通孔,所述支撑架固设于所述穿孔板的底面,所述支撑架包括框体以及设于所述框体内并与框体连接的龙骨,所述框体围绕所述穿孔板的底面的边缘设置,所述龙骨与所述穿孔板贴合,所述龙骨设有镂空;
回风管,所述回风管用于安装于腔体中,所述回风管位于所述穿孔板的下方,所述回风管的回风口朝向所述穿孔板,所述回风管的回风口设有滤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承重式地面回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包括若干第一支撑条和第二支撑条,若干第一支撑条之间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支撑条的两端分别与框条的相对两内侧连接,若干所述第二支撑条之间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支撑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框条的另一相对两内侧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条与所述第二支撑条之间交错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承重式地面回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条和所述第二支撑条的横截面形状均呈矩形或三角形。


4.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林舒原冠初郭向阳徐志远李振莫莉李桂荣卓伟枫邓露发李悦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机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