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铜丝拉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6448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铜丝拉直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安设有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两侧均通过螺栓安装有拉直组件,所述加热组件位于拉直组件一侧设置有检测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箱、恒温加热器和温度检测器,所述恒温加热器和温度检测器均通过螺栓安装于加热箱,所述拉直组件包括滚轮架、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所述滚轮架由上至下依次通过轴承安装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支撑杆、检测轮、电子计米器、电机和第三滚轮,所述支撑杆一侧通过螺栓安装电子计米器和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拉直效果好,便于人员检测长度,适合被广泛推广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铜丝拉直装置
本技术涉及铜丝拉直
,特别涉及一种电缆铜丝拉直装置。
技术介绍
如今,钢丝已不仅适用于工业领域,而是渐渐的成为人们生活中普遍使用的材料之一,而目前市场关于钢丝进行拉直的装置只是单纯通过器械进行拉直,且需要人工对长度进行测量从而易于造成误差。专利号201820243810.3,公布了一种钢丝拉直机,包括固定架、转动设置于所述固定架的转动轴、固定设置于所述转动轴上的拉直辊、设置于固定架上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转动轴相联动,所述拉直辊转动面上开设有钢丝端头固定装置,所述拉直辊旋转面沿轴方向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上设置有与缺口形状相配合的可拆装连接块。该一种钢丝拉直机存下以下弊端:1、该申请的拉直机构只具备单纯依靠机械将铜丝进行拉直,,如遇到弯折幅度细微的铜丝,则无法确保其最终拉直定型的问题;2、该申请的拉直机构未配备对铜丝进行长度检测的机构,从而需要依靠人力进行测量,降低了生产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缆铜丝拉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铜丝拉直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缆铜丝拉直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安设有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两侧均通过螺栓安装有拉直组件,所述加热组件位于拉直组件一侧设置有检测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箱、恒温加热器和温度检测器,所述恒温加热器和温度检测器均通过螺栓安装于加热箱,所述拉直组件包括滚轮架、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所述滚轮架由上至下依次通过轴承安装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支撑杆、检测轮、电子计米器、电机和第三滚轮,所述支撑杆一侧通过螺栓安装电子计米器和电机,所述支撑杆另一侧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三滚轮和检测轮,所述检测轮位于第三滚轮底部。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箱内部具有加热腔且加热腔通过螺栓安装有恒温加热器。进一步地,所述拉直组件设置有两组,所述第一滚轮、第二滚轮和第三滚轮表面均黏设有防静电硅胶。进一步地,所述电机驱动端与检测轮连接,所述检测轮与第三滚轮表面接触。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表面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检测轮和电子计米器,利用电子计米器将长度的测量转换为固定频率下对计数点次数的测量,并配合检测轮一侧的目标磁铁经过电子计米器检测端所连接的探头次数统计出所缠绕铜丝的长度。2.通过设置加热箱、恒温加热器和温度检测器,如遇到弯折程度细微的铜丝可从加热箱通过,并借助恒温加热器将加热箱以保持恒温的状态,使得经过的铜丝受温度影响而软化易于拉直,当离开加热箱拉直后的铜丝遇冷,以达到定型的效果,再配合温度检测器,以帮助人员时刻掌握箱内温度,避免温度过高而对铜丝造成不良影响。3.通过设置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利用两者之间的接触,以对通过的铜丝进行挤压,再配合一侧的抽取,从而达到将其进行挤压拉直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电缆铜丝拉直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电缆铜丝拉直装置的检测组件侧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加热组件;3、拉直组件;4、检测组件;5、滚轮架;6、第一滚轮;7、第二滚轮;8、加热箱;9、恒温加热器;10、温度检测器;11、支撑杆;12、检测轮;13、电子计米器;14、电机;15、第三滚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2所示,一种电缆铜丝拉直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顶部安设有加热组件2,所述加热组件2两侧均通过螺栓安装有拉直组件3,所述加热组件2位于拉直组件3一侧设置有检测组件4,所述加热组件2包括加热箱8、恒温加热器9和温度检测器10,所述恒温加热器9和温度检测器10均通过螺栓安装于加热箱8,所述拉直组件3包括滚轮架5、第一滚轮6和第二滚轮7,所述滚轮架5由上至下依次通过轴承安装第一滚轮6和第二滚轮7,所述检测组件4包括支撑杆11、检测轮12、电子计米器13、电机14和第三滚轮15,所述支撑杆11一侧通过螺栓安装电子计米器13和电机14,所述支撑杆11另一侧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三滚轮15和检测轮12,所述检测轮12位于第三滚轮15底部。其中,所述加热箱8内部具有加热腔且加热腔通过螺栓安装有恒温加热器9。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利用恒温加热器9使得加热箱8内保持恒定温度。其中,所述拉直组件3设置有两组,所述第一滚轮6、第二滚轮7和第三滚轮15表面均黏设有防静电硅胶。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利用防静电硅胶对铜丝进行摩擦,以促成铜丝从第一滚轮6和第二滚轮7之间通过。其中,所述电机14驱动端与检测轮12连接,所述检测轮12与第三滚轮15表面接触。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利用电机14驱动检测轮12进行旋转运动。其中,所述第一滚轮6与第二滚轮7表面接触。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利用第一滚轮6和第二滚轮7将铜丝进行挤压平直。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电缆铜丝拉直装置,工作时,人员将铜丝的一端从拉直组件3的第一滚轮6和第二滚轮7之间插抽,并经过加热箱8,此时人工开启恒温加热器9,使得加热箱8内保持在将铜丝软化又低于熔点以下的恒温状态,人员可通过温度检测器10时刻掌握加热箱8内是否有温度变化,铜丝从加热箱8抽出后再从加热箱8另一侧的第一滚轮6和第二滚轮7之间插入,以实现将软化后的铜丝进行挤压,使其平直,同时,将铜丝拉至从第三滚轮15和检测轮12之间经过抽出,此时,人员开启电机14,则电机14驱动检测轮12进行旋转,检测轮12再配合第三滚轮15对铜丝进行摩擦,以促成铜丝通过,人员可通过检测轮12配合电子计米器13检测出铜丝长度。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铜丝拉直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安设有加热组件(2),所述加热组件(2)两侧均通过螺栓安装有拉直组件(3),所述加热组件(2)位于拉直组件(3)一侧设置有检测组件(4),所述加热组件(2)包括加热箱(8)、恒温加热器(9)和温度检测器(10),所述恒温加热器(9)和温度检测器(10)均通过螺栓安装于加热箱(8),所述拉直组件(3)包括滚轮架(5)、第一滚轮(6)和第二滚轮(7),所述滚轮架(5)由上至下依次通过轴承安装第一滚轮(6)和第二滚轮(7),所述检测组件(4)包括支撑杆(11)、检测轮(12)、电子计米器(13)、电机(14)和第三滚轮(15),所述支撑杆(11)一侧通过螺栓安装电子计米器(13)和电机(14),所述支撑杆(11)另一侧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三滚轮(15)和检测轮(12),所述检测轮(12)位于第三滚轮(15)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铜丝拉直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安设有加热组件(2),所述加热组件(2)两侧均通过螺栓安装有拉直组件(3),所述加热组件(2)位于拉直组件(3)一侧设置有检测组件(4),所述加热组件(2)包括加热箱(8)、恒温加热器(9)和温度检测器(10),所述恒温加热器(9)和温度检测器(10)均通过螺栓安装于加热箱(8),所述拉直组件(3)包括滚轮架(5)、第一滚轮(6)和第二滚轮(7),所述滚轮架(5)由上至下依次通过轴承安装第一滚轮(6)和第二滚轮(7),所述检测组件(4)包括支撑杆(11)、检测轮(12)、电子计米器(13)、电机(14)和第三滚轮(15),所述支撑杆(11)一侧通过螺栓安装电子计米器(13)和电机(14),所述支撑杆(11)另一侧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伟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福特斯线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