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海林专利>正文

一种垃圾清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6373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垃圾清理设备,包括底盘,底盘上设有垃圾传送管,底盘沿垃圾传送管长度延伸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推送装置和收集箱,垃圾传送管靠近收集箱的一端与收集箱连通或延伸至收集箱的上侧;推送装置包括铲斗和中转管,中转管与铲斗连通,铲斗通过推送杆与底盘连接,推送杆用于将铲斗抬升使所述中转筒与所述垃圾传送管连通;收集箱包括底壁和环绕底壁设置的侧壁,底盘与底壁连接的一端设有挤压板,挤压板上和底壁上设有滤水孔。本发明专利技术垃圾清理设备能够有效清理河道、下水道、排污管道,且能不易堵塞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清理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清理河道、下水道、工业垃圾的垃圾清理装置。
技术介绍
河道或者城市与工厂地下遍布着地下排污排管道,每天有大量的污水、污物进入底下排污管道,并通过地下排污管道排出城外或进入专门的污水污物处理场地。如果排污管道不及时清淤,将会造成排污管道的阻塞,污水外溢。出现地下排污道堵塞这类问题主要有两类原因,一种是由于生活生产污水中含有大量的钙盐和油脂等各种容易结垢的物质,第二种原因是有一些固体垃圾物如金属、非金属容易与其他垃圾结合形成更大的垃圾聚集体。造成排污管道使用不久后,下水道截面就开始减小,流量下降、流通不畅以致最后完全堵塞,造成地面大面积的积水,严重影响生产和生活环境。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有效清理河道、城市与工厂区域排污管道的垃圾清理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任务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提供一种适用于河道、生活和工业下水道的垃圾清理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垃圾清理设备,包括底盘,所述底盘底部设有行走轮或行走履带;所述底盘上设有垃圾传送管,所述底盘沿所述垃圾传送管长度延伸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推送装置和收集箱,垃圾传送管靠近收集箱的一端与收集箱连通或延伸至收集箱的上侧;所述推送装置包括铲斗和中转管,所述中转管与所述铲斗连通,所述铲斗通过推送杆与所述底盘连接,所述推送杆用于将所述铲斗抬升使所述中转筒与所述垃圾传送管连通;所述收集箱包括底壁和环绕所述底壁设置的侧壁,所述侧壁和所述底壁的一端均与所述底盘连接,所述底盘与所述底壁连接的一端设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上和所述底壁上设有滤水孔。优选地,所述垃圾传送输送管内表面和外表面上设有磁力传送带,所述磁力传送带下方设有用于刮去吸附在所述磁力传送带上金属垃圾的刮刀。优选地,所述底盘上设有垃圾传送管支架,所述垃圾传送管倾斜角度可调的设于所述垃圾传送管支架上。优选地,所述刮刀设于所述垃圾传送管支架上,所述垃圾传送管支架上还设有金属垃圾回收箱,所述金属垃圾回收箱位于所述磁力传送带的下方。优选地,所述中转管的管径小于所述垃圾传送管的管径。优选地,所述中转管的外表面设有振动马达,所述中转管为软管或硬管。优选地,所述中转管和所述铲斗的连接处设有控制铲斗与中转管连通的挡门,所述挡门位于所述铲斗的斗壁上。优选地,所述中转管包括金属硬管和套设于所述金属硬管内的橡胶管,所述橡胶管的管壁内设有螺旋状的充气通道,所述充气通道与位于所述金属硬管或所述底盘上的气体产生装置连通。优选地,所述橡胶管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充气通道连通的出气口。优选地,所述垃圾传送管上设有喷水装置,所述喷水装置的喷水头插入所述垃圾传送管内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垃圾清理设备能够将河流的河道、城市或工厂下水道内大量的垃圾进行有效清理,完成对河道或道路下水管道的疏通。2、本专利技术的垃圾清理设备能够实现对垃圾的初步分类清理,完成金属垃圾和非金属垃圾的初步分类。3、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收集箱内设置挤压板和滤水孔,一方面能够将收入收集箱内的垃圾进行有效压缩,增加收集箱的收纳量,另一方面能有效防止垃圾传送管传送的垃圾落在收集箱同一位置,出现局部聚集,导致垃圾溢出收集箱,另一方面能够有效过滤掉垃圾中的水分。4、本专利技术通过在中转管设置具有充气通道的橡胶软管,通过充入气体,使橡胶软管产生蠕动,减少垃圾传送过程中出现聚集或堵塞。5、本专利技术通过在中转管设置出气口,在垃圾传送管上设置喷水装置,一方面,出气口通过喷气,喷水装置通过喷水,均能辅助提升垃圾的传送效率和传送效果,防止垃圾集聚或者堵塞管道;另一方面通过喷气能够进一步提升水流的冲击力,将大块状的垃圾冲击成小块状垃圾或直接打散,防止垃圾集聚或者堵塞管道;而且还能起到清洗含有金属的垃圾,便于含有金属的垃圾进行分类。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垃圾清理设备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转管与垃圾传送管连通状态示意图;图3为图1被监控设备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中转管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垃圾清理设备侧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至图5共同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垃圾清理设备,包括底盘1,底盘1底部设有行走部件2,行走部件2为行走轮或行走履带;底盘1上设有垃圾传送管3,底盘1沿垃圾传送管3长度延伸方向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推送装置和收集箱4,垃圾传送管3靠近收集箱4的一端与收集箱4连通或延伸至收集箱4的上侧。推送装置包括铲斗6和中转管5,中转管5与铲斗6连通,即中转管5与铲斗6的一个侧壁连接,铲斗侧壁上设有与中转管配合的对接孔,铲斗6通过推送杆7与底盘1连接,推送杆7用于将铲斗6抬升使中转筒5与垃圾传送管3连通,从而将铲斗6内的垃圾通过中转管5、垃圾传送管3输送到收集箱4内。收集箱4包括底壁41和环绕底壁41设置的侧壁42,侧壁42和底壁41的一端均与底盘1的一端连接,底盘1与底壁41连接的一端设有挤压板43,挤压板43由液压油缸或者其他动力装置驱动,液压油缸一端固定在底盘上,一端与所述挤压板43连接,挤压板43上和底壁41上设有滤水孔44。本专利技术垃圾清理设备能够将河流的河道、城市或工厂下水道、排污管道内大量的垃圾进行有效清理,完成对河道或道路下水管道、排污管道的垃圾清理和疏通。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收集箱内设置挤压板和滤水孔,一方面能够将收入收集箱内的垃圾进行有效压缩,增加收集箱的收纳量,另一方面能有效防止垃圾传送管传送的垃圾落在收集箱同一位置,出现局部聚集,导致垃圾溢出收集箱,另一方面能够有效过滤掉垃圾中的水分。本实施例中,垃圾传送管3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上设有磁力传送带8,所述磁力传送带8下方设有用于刮去吸附在磁力传送带8上金属垃圾的刮刀81,磁力传送带8由相应的驱动装置驱动。具体的,底盘1上设有垃圾传送管支架9,垃圾传送管3倾斜角度可调的设于垃圾传送管支架9上,刮刀81设于垃圾传送管支架上,垃圾传送管支架9上还设有金属垃圾回收箱12,金属垃圾回收箱12位于磁力传送带8的下方。当然,刮刀81也可以开拆卸的设于金属垃圾回收箱12内。其中,垃圾传送管3倾斜角度可调的设于垃圾传送管支架9上,从而能够调节垃圾传送管的倾斜角度,以便垃圾传送送管与中转管连接。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垃圾传送管3靠近收集箱4的一端可转动的铰接在传送管支架9上,垃圾传送管3靠近铲斗6的一端与垃圾传送管驱动装置10连接,垃圾传送管驱动装置10另一端固定在垃圾传送管支架9上,该垃圾传送管驱动装置10可以是油缸、气缸或者电缸,通过调整垃圾传送管靠近铲斗的一端的高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清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所述底盘底部设有行走轮或行走履带;所述底盘上设有垃圾传送管,所述底盘沿所述垃圾传送管长度延伸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推送装置和收集箱,垃圾传送管靠近收集箱的一端与收集箱连通或延伸至收集箱的上侧;/n所述推送装置包括铲斗和中转管,所述中转管与所述铲斗连通,所述铲斗通过推送杆与所述底盘连接,所述推送杆用于将所述铲斗抬升使所述中转筒与所述垃圾传送管连通;/n所述收集箱包括底壁和环绕所述底壁设置的侧壁,所述侧壁和所述底壁的一端均与所述底盘连接,所述底盘与所述底壁连接的一端设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上和所述底壁上设有滤水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清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所述底盘底部设有行走轮或行走履带;所述底盘上设有垃圾传送管,所述底盘沿所述垃圾传送管长度延伸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推送装置和收集箱,垃圾传送管靠近收集箱的一端与收集箱连通或延伸至收集箱的上侧;
所述推送装置包括铲斗和中转管,所述中转管与所述铲斗连通,所述铲斗通过推送杆与所述底盘连接,所述推送杆用于将所述铲斗抬升使所述中转筒与所述垃圾传送管连通;
所述收集箱包括底壁和环绕所述底壁设置的侧壁,所述侧壁和所述底壁的一端均与所述底盘连接,所述底盘与所述底壁连接的一端设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上和所述底壁上设有滤水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清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传送输送管内表面和外表面上设有磁力传送带,所述磁力传送带下方设有用于刮去吸附在所述磁力传送带上金属垃圾的刮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清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上设有垃圾传送管支架,所述垃圾传送管倾斜角度可调的设于所述垃圾传送管支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清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刀设于所述垃圾传送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海林袁国玉王震
申请(专利权)人:于海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