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理古建筑物上方危岩体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岩石纠倾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治理古建筑物上方危岩体的方法。
技术介绍
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专利技术人发现,部分山间景区的建筑物附近存在多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山体岩性由辉长岩组成,岩石水平和垂向节理裂缝发育,风化较严重,山体中上部分布有多处危岩体,相互叠加,体积大小不等,岩石稳定性差。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危岩体存在失稳形成崩塌地质灾害可能,将会对房屋、游人构成严重威胁和重大损失,而且也直接影响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华山景区吕祖庙上方存在一处危岩体,景区游客较多,人类活动频繁,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专利技术人认为,如何在治理效果上消除隐患的同时兼顾与周边自然景观的协调性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理古建筑物上方危岩体的方法,该装置可以解决山间建筑物周围危岩的难以在保证安全的同时与周围环境融合的问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理古建筑物上方危岩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危岩体悬空部分的底侧处设置脚手架以支撑危岩体;对危岩体的裂隙外侧进行封堵,对危岩体的裂隙内侧进行灌浆以加固危岩体;对在危岩体的裂隙处表面封堵构成的端面进行处理,以使其与危岩体周围环境相适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理古建筑物上方危岩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危岩体悬空部分的底侧处设置脚手架以支撑危岩体;对危岩体的裂隙外侧进行封堵,对危岩体的裂隙内侧进行灌浆以加固危岩体;对在危岩体的裂隙处表面封堵构成的端面进行处理,以使其与危岩体周围环境相适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理古建筑物上方危岩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危岩体下方设置脚手架时,所述脚手架包括立杆、纵向杆和横向杆,纵向杆和横向杆均垂直连接的立杆,横向杆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杆下方的立杆上;立杆采用连墙件与山体坡面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理古建筑物上方危岩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脚手架还包括剪刀撑与横向斜撑,脚手架视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横向斜撑在同一节间,由底至顶层呈之字型连续布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治理古建筑物上方危岩体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脚手架还包括扣件,扣件规格与钢管外径相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理古建筑物上方危岩体的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永欣,孔小云,郭丰佐,刘兆成,余海,史日磊,王鹏程,郑杰,张朝阳,王朝贝,雷炳霄,王国辉,孔涛,郭东存,张清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八〇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