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垃圾填埋场混凝土坝体的施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垃圾填埋场,具体涉及一种垃圾填埋场混凝土坝体的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垃圾填埋仍然是我国大多数城市解决生活垃圾出路的最主要方法,这就需要建设垃圾填埋场,大多数填埋场规划选址需满足防止污染扩散、储备量大、使用周期长、建设周期短、使用费用低廉等要求,利用天然山谷+坝体是较为经济的垃圾填埋场建设方式。选用这种场地的垃圾填埋场在设计时,为了便于浇筑并适应山谷地形,立面截面整体呈阶梯状,且为了便于垃圾快速掉落到填埋场底部,需要将其中一面设为坡面。由于坝体整体整阶梯状,且坝体呈中部低,两侧略高的地形,从而使得坝体的浇筑工作量很大,对模板的需求也很大,若采用传统方式施工,会存在工期长,制作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施工周期短,制作成本低的垃圾填埋场混凝土坝体的施工工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垃圾填埋场混凝土坝体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填埋场混凝土坝体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S1,前期准备,根据填埋场的需求选址并对选取地址的地质现场勘验;S2,根据勘验情况用CAD绘制出垃圾填埋场的坝体结构图,所述坝体为中间深、两侧浅,且截面呈台阶状的坝体;在坝体上,每隔15~20m设置一呈竖向设置和横向设置的变形缝;S3,放线并阶梯式开挖出坝体基层,同时,根据坝体结构图中各阶层坝体的形状和尺寸制备模板;S4,在所开挖的坝体基层上浇筑垫层;S5,沿坝体长度方向、纵向沿变形缝预设位置在坝体垫层上划分出多个施工区域,并按照由深到浅,由低到高的方式从中间最深位置开始由下至上逐层安装模板,形成一个上端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填埋场混凝土坝体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S1,前期准备,根据填埋场的需求选址并对选取地址的地质现场勘验;S2,根据勘验情况用CAD绘制出垃圾填埋场的坝体结构图,所述坝体为中间深、两侧浅,且截面呈台阶状的坝体;在坝体上,每隔15~20m设置一呈竖向设置和横向设置的变形缝;S3,放线并阶梯式开挖出坝体基层,同时,根据坝体结构图中各阶层坝体的形状和尺寸制备模板;S4,在所开挖的坝体基层上浇筑垫层;S5,沿坝体长度方向、纵向沿变形缝预设位置在坝体垫层上划分出多个施工区域,并按照由深到浅,由低到高的方式从中间最深位置开始由下至上逐层安装模板,形成一个上端开口的模板浇筑体系,在每一层模板安装完成后,向该层模板浇筑体系所形成的浇筑空间内浇筑片石混凝土,形成其中一阶坝体,直至该阶层坝体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后,安装上一层模板,以此类推,直至完成顶层坝体的浇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填埋场混凝土坝体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浇筑体系包括多块连接呈U形的端面模板(2)和设置在端面模板(2)开口侧并将开口侧封闭的多块坡面模板(1),相邻端面模板(2)侧端和相邻坡面模板(1)侧端可拆卸式连接;在每块端面模板(2)和坡面模板(1)上均间隔设有至少两行通孔(3),每行通孔(3)至少设有两个,且上下两行的通孔(3)一一对应设置;在每块坡面模板(1)外侧均可拆卸地安装有至少两个沿坡面模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拉杆支架(9),所述拉杆支架(9)包括一连接横杆(91)和一立杆(92),所述连接横杆(91)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坡面模板(1)外侧及立杆(9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填埋场混凝土坝体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模板(2)和坡面模板(1)均为钢制模板,在每块端面模板(2)和坡面模板(1)外端面、沿其外沿四周均设有一连接板(8),所述连接板(8)合围后形成一个与端面模板(2)、坡面模板(1)侧面齐平的连接框,相邻两个端面模板(2)之间、坡面模板(1)之间均通过一紧固组件贯穿两侧模板的连接板(8)后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填埋场混凝土坝体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各个端面模板(2)和坡面模板(1)外侧还间隔设有多个横向背楞(6)和纵向背楞(7),所述横向背楞(6)和纵向背楞(7)置于连接框内,且左右两端两端分别与连接框两相对侧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垃圾填埋场混凝土坝体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支架(9)还包括一加固斜杆(93),所述加固斜杆(93)置于连接横杆(91)下,所述立杆(92)的下端伸出连接横杆(91)外,并与加固斜杆(93)的外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垃圾填埋场混凝土坝体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支架(9)的连接横杆(91)和加固斜杆(93)通过一紧固件穿过连接横杆(91)、加固斜杆(93)和纵向背楞(7)后固定在模板本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填埋场混凝土坝体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底层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中勇,张秀荣,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