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束纺纱线生产方法、分束纺纱线及细纱机技术

技术编号:2526265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分束纺纱线生产方法及细纱机,所述方法包括:将多根粗纱同时喂入细纱机牵伸区进行同步牵伸,通过所述细纱机对所述多根粗纱分别成束处理,并将所述多根粗纱复合加捻,得到分束纺纱线。本发明专利技术制成的分束纺纱线为目前市场上独特的分束麻花结构效果纱线,形成了新的纺纱结构形式,填补了市场空白,丰富了市场品类,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和企业竞争力且本发明专利技术成本低,无需对细纱机进行复杂的改造,且操作方法简单,节省了人力物力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束纺纱线生产方法、分束纺纱线及细纱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
,具体涉及一种分束纺纱线生产方法、分束纺纱线及细纱机。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服装面料的多元化需求,个性化纺织类新品备受消费者青睐;在纺织产业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只有不断通过改变原料属性、纱线结构、织物组织和后整理技术,赋予产品新的性能及特性,才能不断满足市场及消费者需求。纱线结构是体现纱线及织物品质性能和外观特征的主要因素。在传统的环锭纺中,通过改变纱线结构可使纱线的物理机械性能得到进一步改善;如集聚纺在环锭纺基础上通过物理手段使须条进一步集聚使其纱线内部纤维排列紧密,具有纱线硬挺、强力高、毛羽极少等特点;再如赛络纺在环锭纺基础上采用两根粗纱喂入、牵伸、加捻,其类似合股纱线,具有毛羽少、强力高特点;还有一些新型的纺纱方式,比如专利号1:CN105624848A一种多粗纱喂入纺纱装置和纺纱方法,采用变频电机对四列罗拉单独传动,其粗纱分别从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罗拉处连续或间歇喂入牵伸,加捻成纱;再如专利号2:CN107012559A一种四粗纱双牵伸花式纱生产装置和生产方法,亦采用变频电机对四列罗拉单独传动,在第三、第四列罗拉采取粗纱间歇交替阶梯喂入,在中后罗拉钳口之间加装有集合喇叭口集聚,再经牵伸、加捻成纱;以上两专利技术均采用对环锭细纱机进行大规模技改,由传统的三罗拉牵伸改造为四罗拉牵伸,并且四根罗拉分别由伺服电机独立传动分别控制粗纱喂入,其改造费用昂贵,生产操作繁琐,成本高、能耗大。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目提供一种分束纺纱线及其生产方法,以解决现有分束纺纱线成本高、操作繁琐以及能耗大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分束纺纱线生产方法、分束纺纱线及细纱机,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分束纺纱线生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多根粗纱同时喂入细纱机牵伸区进行同步牵伸,通过所述细纱机对所述多根粗纱分别成束处理,并将所述多根粗纱复合加捻,得到分束纺纱线。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将四根粗纱同时喂入细纱机牵伸区进行同步牵伸。进一步的,所述四根粗纱包括:精梳棉粗纱、涤纶粗纱、粘胶粗纱和锦纶粗纱。进一步的,所述细纱机的工艺配置参数包括:后牵伸1.24,锭速前罗拉速度165/min,钳口2.75mm前压力棒,摇架压力185CN±5,钢领PG14254,钢丝圈69031/0。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细纱机采用后区压力棒且采用复合涂料皮辊。进一步的,单根粗纱定量在2.0—4.0g/10m,且多根粗纱平行排列。进一步的,所述分束纺纱线的纱支范围为10英支—40英支。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利用络筒机对所述分束纺纱线进行处理,所述络筒机的工艺配置包括温度30℃、湿度70%;车速1000m/min;络筒电清参数:N:230%,S:150%1.5cm,L:30%30cm,T:-40%40cm,C±:18%5.0m,CC±:20%5.0m。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分束纺纱线,所述分束纺纱线由上述生产方法制备而成。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细纱机,所述细纱机包括粗纱架和喇叭口,所述粗纱架包括单列四排吊锭;所述喇叭口为四进单出喇叭口;所述细纱机笛管负压风机倒转,风筒开口补风方式,降低笛管负压量减少纤维流失。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分束纺纱线生产方法、分束纺纱线及细纱机,通过普通环锭纺细纱机基础上通过增加吊锭数量、改造四进单出喇叭口等技改措施,使多根粗纱经后罗拉共同喂入细纱机,同步牵伸,分别成束,共同复合加捻得到分束纺纱线。本专利技术制成的分束纺纱线为目前市场上独特的分束麻花结构效果纱线,形成了新的纺纱结构形式,填补了市场空白,丰富了市场品类,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和企业竞争力;本专利技术所制得的分束纺纱线其强力及毛羽指标相比普通环锭纺有明显改善;采用该分束纺纱线制得的织物其物理机械性能显著提高,织物的耐磨及抗起毛起球性能明显提升;采用单染或套染处理后织物外观呈现出分束、立体的麻花效果,更好的赋予织物奇特新颖且色彩缤纷的炫彩变幻效果,为后续面料开发及设计创意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本专利技术成本低,无需对细纱机进行复杂的改造,且操作方法简单,节省了人力物力资源。此外,本专利技术设计原理可靠,结构简单,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的分束纺纱线规格为异类材质分束纺纱线:精梳棉/涤纶/粘胶/锦纶32英支,精梳棉/涤纶/粘胶/锦纶纤维含量质量比为25%:25%:25%:25%;粗纱制备工艺步骤:精梳棉粗纱:配棉、清花、梳棉、预卷、精梳、并条、粗纱涤纶粗纱、粘胶粗纱、锦纶粗纱:配棉、清花、梳棉、并条、粗纱异类材质分束纺工艺步骤:将精梳棉粗纱、粘胶粗纱、锦纶粗纱、涤纶粗纱平行排列,同时喂入细纱机牵伸区进行同步牵伸,通过细纱机对四根粗纱分别成束处理,并将四根粗纱复合加捻,得到分束纺纱线,再利用络筒机对分束纺纱线进行处理。具体工艺方法如下:精梳棉粗纱工艺制备方法:a.配棉;100%新疆兵团棉b.清花:主要采取“勤抓少抓、早落少碎、多松少打、以梳代打”工艺方式生产,其主要目的为多排除杂质、减少纤维损伤;抓棉机的打手速度控制在720r/min,FA103双轴流开棉机打手速度控制在420r/min,FA106开棉机打手速度控制在560r/min,A076F单打手成卷机打手速度为960r/min,风扇速度1040r/min,成卷罗拉的速度为13r/min,卷长36米,伸长1%,米重450g/mc.梳棉:温度28℃、湿度59%,梳棉提高棉结去除率,减少短绒产生;放大握持分梳隔距刺辊与给棉板隔距15—18‰英丝;刺辊与除尘刀隔距19—22‰英丝,减少棉结产生锡林与盖板隔距调整为7、6、6、6、7‰英丝;盖板速度为215mm/min,刺辊速度为960r/min,锡林速度415r/min,锡刺比2.2:1;车速控制在72m/min;梳棉定量18.00g/5m;d.预卷:预卷采用“偶数配置原则”;预并定量17.00g/5m;采用6根并合数,牵伸隔距5mm×10mm,车速270m/min;条卷定量38g/m,采用16根并合,牵伸隔距4mm×8mme.精梳:温度28℃、湿度55%,精梳进一步提高纤维伸直度、排除纤维间短绒杂质;梳理隔距17—19‰英丝,落棉隔距9.5mm,顶梳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束纺纱线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将多根粗纱同时喂入细纱机牵伸区进行同步牵伸,通过所述细纱机对所述多根粗纱分别成束处理,并将所述多根粗纱复合加捻,得到分束纺纱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束纺纱线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多根粗纱同时喂入细纱机牵伸区进行同步牵伸,通过所述细纱机对所述多根粗纱分别成束处理,并将所述多根粗纱复合加捻,得到分束纺纱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四根粗纱同时喂入细纱机牵伸区进行同步牵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根粗纱包括:
精梳棉粗纱、涤纶粗纱、粘胶粗纱和锦纶粗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纱机的工艺配置参数包括:
后牵伸1.24,锭速前罗拉速度165/min,钳口2.75mm前压力棒,摇架压力185CN±5,钢领PG14254,钢丝圈6903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细纱机采用后区压力棒且采用复合涂料皮辊。


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霞程小明吕治家
申请(专利权)人:魏桥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