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高分子绝缘树脂复合材料制备仿生鱼饵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26091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仿生鱼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高分子绝缘树脂复合材料制备仿生鱼饵的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1)将尼龙6与细化处理后的玻璃纤维、偶联剂、抗氧剂混合均匀,通过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混合挤出、经拉条后水冷、切粒、干燥,得到复合物M;(2)将复合物M与石墨烯混合均匀后下料至双螺杆挤出机中,经拉条后水冷、切粒、干燥,得到改性尼龙6颗粒;(3)将改性尼龙6颗粒加入到密炼机中,密炼处理后,熟化处理,再模压处理,得到仿生鱼饵;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提高了玻璃纤维在尼龙6树脂中的分散效果,还改善了其在尼龙6树脂中的自润滑性,避免了仿生鱼饵的塑料外壳在多次使用后产生裂纹的问题,提高了仿生鱼饵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用高分子绝缘树脂复合材料制备仿生鱼饵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仿生鱼饵
,特别涉及一种利用高分子绝缘树脂复合材料制备仿生鱼饵的方法。
技术介绍
垂钓是一项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娱乐活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钓鱼的方法也衍生出了多种类型,例如传统钓、悬坠钓、竞技钓、台钓、路亚钓法等。其中,路亚钓法又称为仿生鱼饵法,也叫做拟饵钓法,是模仿弱小生物引发大鱼攻击的一种方法,采用的鱼饵就是仿生鱼饵。现有技术中,仿生鱼饵通常由塑料壳体与设置在塑料壳体内的鱼钩组成。但是目前的塑料壳体在反复浸泡冷水后容易出现变硬的现象,且不能很好的模拟小鱼的生存状态,鱼饵的形态过于失真,导致仿生的目的无法达到,影响引诱大鱼的效果。为此,开发一种能够耐水的、反复多次浸泡无裂纹,且解决低温变硬的仿生鱼饵用塑料外壳,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高分子绝缘树脂复合材料制备仿生鱼饵的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利用高分子绝缘树脂复合材料制备仿生鱼饵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尼龙6与细化处理后的玻璃纤维、偶联剂、抗氧剂加入到高混机中混合均匀,然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混合挤出、经拉条后水冷、切粒、干燥,得到复合物M;(2)将所述的复合物M与石墨烯按一定重量比混合均匀后下料至双螺杆挤出机中,经拉条后水冷、切粒、干燥,得到改性尼龙6颗粒;(3)将所述的改性尼龙6颗粒加入到密炼机中,密炼处理一定时间后,在110-120℃熟化处理1h,再在10-15MPa、160-180℃的条件下模压处理5min,得到所述的仿生鱼饵。优选条件下,所述的细化处理后的玻璃纤维的长度为3-8μm。优选条件下,步骤(1)中,所述尼龙6、玻璃纤维、偶联剂和抗氧剂的重量比为1:(0.05-0.08):(0.01-0.03):(0.02-0.05)。优选条件下,步骤(1)中,所述双螺杆挤出机的加热段温度在260-280℃之间,机头的温度在280℃。优选条件下,步骤(2)中,所述复合物M与石墨烯的重量比为1:(0.05-0.1)。优选条件下,步骤(2)中,所述的石墨烯为氧化石墨烯,且该氧化石墨烯的直径为0.2-5μm,优选为0.5-3μm。优选条件下,步骤(3)中,所述密炼机的工作条件包括:密炼温度为125-140℃,密炼时间为8-15min。优选条件下,步骤(1)中,所述的抗氧剂包括主抗氧剂和辅抗氧剂复配而成,其中,所述的主抗氧剂为受阻酚类抗氧剂,所述的辅抗氧剂为亚磷酸酯类抗氧剂;优选的,所述主抗氧剂与辅抗氧剂的重量比为1:(1-3)。优选条件下,步骤(1)中,所述的偶联剂选自硅烷偶联剂KH550、硅烷偶联剂KH560、硅烷偶联剂KH570、硅烷偶联剂KH590、硅烷偶联剂KH902中的一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利用高分子绝缘树脂复合材料制备仿生鱼饵的方法,通过细化处理后的玻璃纤维对尼龙6树脂进行一次改性处理,再配合石墨烯进行二次熔融共混,不仅提高了玻璃纤维在尼龙6树脂中的分散效果,还改善了其在尼龙6树脂中的自润滑性,改善仿生鱼饵在反复多次浸水后吸水、失水过程中的耐伸缩能力,避免了仿生鱼饵的塑料外壳在多次使用后产生裂纹的问题,提高了仿生鱼饵的使用寿命,避免其在水中仿生效果差的问题。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本专利技术中所有的原料,对其来源没有特别限定,在市场上购买的或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常规方法制备的即可。本专利技术中所有的原料,对其纯度没有特别限定,本专利技术优选采用分析纯或复合材料领域使用的常规纯度。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高分子绝缘树脂复合材料制备仿生鱼饵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尼龙6与细化处理后的玻璃纤维、偶联剂、抗氧剂加入到高混机中混合均匀,然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混合挤出、经拉条后水冷、切粒、干燥,得到复合物M;具体的,先将尼龙6树脂原料放入烘箱中,在80℃的温度条件下干燥处理5小时,取出后与细化处理后的玻璃纤维、偶联剂和抗氧剂加入到高混机中,高速搅拌混合3min,确保玻璃纤维与尼龙6树脂的混合均匀;(2)将所述的复合物M与石墨烯按一定重量比混合均匀后下料至双螺杆挤出机中,经拉条后水冷、切粒、干燥,得到改性尼龙6颗粒;(3)将所述的改性尼龙6颗粒加入到密炼机中,密炼处理一定时间后,在110-120℃熟化处理1h,再在10-15MPa、160-180℃的条件下模压处理5min,得到所述的仿生鱼饵。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中,将尼龙6树脂作为制作仿生鱼饵的塑料外壳的基体树脂,其本身具有较好的弹性,以及冲击强度高,吸水率大的特点;利用细化处理后的玻璃纤维掺杂在尼龙6树脂中,以及,通过复合物M与石墨烯的二次熔融混合,该石墨烯能提高复合物M中玻璃纤维的自润滑性,改善仿生鱼饵在反复多次浸水后吸水、失水过程中的耐伸缩能力,避免了仿生鱼饵的塑料外壳在多次使用后产生裂纹的问题,提高了仿生鱼饵的使用寿命,避免其在水中仿生效果差的问题。进一步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所述玻璃纤维的长度可以在相对较宽的范围内选择,作为优选的,为了确保较好的增强效果,所述的细化处理后的玻璃纤维的长度为3-8μm,例如可以为3μm、4μm、5μm、6μm、7μm、8μm。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所述的尼龙6、玻璃纤维、偶联剂和抗氧剂的用量比例可以在较宽的范围内选择,作为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尼龙6、玻璃纤维、偶联剂和抗氧剂的重量比为1:(0.05-0.08):(0.01-0.03):(0.02-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步骤(1)中,所述双螺杆挤出机的加热段温度在260-280℃之间,机头的温度在28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所述复合物M与石墨烯的用量比例可以在较宽的范围内选择,作为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复合物M与石墨烯的重量比为1:(0.05-0.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步骤(2)中,所述的石墨烯为氧化石墨烯,且该氧化石墨烯的直径为0.2-5μm,优选为0.5-3μm,例如可以为0.5μm、0.6μm、0.7μm、1μm、2μm、3μm。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步骤(3)中,所述密炼机的工作条件包括:密炼温度为125-140℃,密炼时间为8-15min。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步骤(1)中,所述的抗氧剂包括主抗氧剂和辅抗氧剂复配而成,其中,所述的主抗氧剂为受阻酚类抗氧剂,所述的辅抗氧剂为亚磷酸酯类抗氧剂;优选的,所述主抗氧剂与辅抗氧剂的重量比为1:(1-3);更为具体的,所述的受阻酚类抗氧剂可举出抗氧剂1098、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高分子绝缘树脂复合材料制备仿生鱼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将尼龙6与细化处理后的玻璃纤维、偶联剂、抗氧剂加入到高混机中混合均匀,然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混合挤出、经拉条后水冷、切粒、干燥,得到复合物M;/n(2)将所述的复合物M与石墨烯按一定重量比混合均匀后下料至双螺杆挤出机中,经拉条后水冷、切粒、干燥,得到改性尼龙6颗粒;/n(3)将所述的改性尼龙6颗粒加入到密炼机中,密炼处理一定时间后,在110-120℃熟化处理1h,再在10-15MPa、160-180℃的条件下模压处理5min,得到所述的仿生鱼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高分子绝缘树脂复合材料制备仿生鱼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尼龙6与细化处理后的玻璃纤维、偶联剂、抗氧剂加入到高混机中混合均匀,然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混合挤出、经拉条后水冷、切粒、干燥,得到复合物M;
(2)将所述的复合物M与石墨烯按一定重量比混合均匀后下料至双螺杆挤出机中,经拉条后水冷、切粒、干燥,得到改性尼龙6颗粒;
(3)将所述的改性尼龙6颗粒加入到密炼机中,密炼处理一定时间后,在110-120℃熟化处理1h,再在10-15MPa、160-180℃的条件下模压处理5min,得到所述的仿生鱼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细化处理后的玻璃纤维的长度为3-8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尼龙6、玻璃纤维、偶联剂和抗氧剂的重量比为1:(0.05-0.08):(0.01-0.03):(0.02-0.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双螺杆挤出机的加热段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宏孔银强孙振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宏飞钓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