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学调节材料、发声装置、填充方法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6080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56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声学调节材料、发声装置、填充方法及电子设备,该声学调节材料包括缓冲填料和声学改善填料,所述缓冲填料在被触发的条件下进行发泡,成为泡沫体缓冲填料,以对所述声学改善填料在移动碰撞时提供缓冲作用,所述缓冲填料发泡后的体积随温度和/或发泡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具备不同的缓冲效果。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所述缓冲填料发泡的温度和时间来灵活控制其对所述声学改善填料在移动碰撞时的缓冲程度。在发声装置工作过程中,缓冲填料大大降低了声学改善填料破碎的风险,提高了声学调节材料的耐用性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声学调节材料、发声装置、填充方法及电子设备
本申请涉及电声转换
,具体地,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发声装置的声学调节材料、发声装置、填充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发声装置例如受话器或者扬声器,通常包括壳体、收容在所述壳体内的发声单体。发声单体将壳体内的腔体分隔为前声腔和后声腔。前声腔与出声孔连通,发声单体产生的声波从前声腔辐射出。后声腔与发声单体连通。声波相对侧的振动气流能够辐射到后声腔内。后声腔用于调节发声装置的低频效果。为了更好地调节低频效果,通常在后声腔内填充有吸音颗粒。吸音颗粒能够吸附、脱附振动气体,从而使得发声装置的低频效果更好。然而,在工作过程中,吸音颗粒会相互碰撞,而导致破碎。一方面,破碎会产生粉尘,粉尘进入发声单体,会造成发声单体工作不正常。另一方面,吸音颗粒破碎会使得发声装置的F0升高,造成低频效果变差。申请号为201921855579.4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扬声器的填料,该填料包括可膨胀填料和声学填料,其中可膨胀填料可以在膨胀触发时从第一尺寸永久膨胀至第二尺寸,对声学填料起到固定作用,改善了扬声器不同方向的声音质量,避免了流噪的产生。但该申请的可膨胀填料在膨胀触发时从初始的第一尺寸永久膨胀至固定的第二尺寸,可膨胀填料在第二尺寸条件下不再变化,而且在扬声器使用过程中可膨胀填料的尺寸也是恒定的,无法根据不同的扬声器使用环境条件对可膨胀填料的膨胀程度进行有效调节,限制了可膨胀填料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发声装置的声学调节材料、发声装置、填充方法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声学调节材料适用性低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声学调节材料,包括:缓冲填料和声学改善填料,所述缓冲填料在被触发的条件下进行发泡,成为泡沫体缓冲填料,以对所述声学改善填料在移动碰撞时提供缓冲作用,所述缓冲填料发泡后的体积随温度和/或发泡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可选地,在发泡过程中,温度升高时所述缓冲填料的阻尼增大,所述缓冲填料的缓冲能力增强。可选地,所述缓冲填料为颗粒状,所述缓冲填料发泡后的物理尺寸范围为0.1~25mm。可选地,所述缓冲填料为层状,所述缓冲填料发泡后的厚度范围为0.01~5mm。可选地,所述缓冲填料发泡后的密度范围为0.01~2g/mL。可选地,所述缓冲填料包括混合在一起的高分子聚合物填料和发泡剂。可选地,通过热辐射、光辐射、电磁辐射中的至少一种使所述缓冲填料触发。可选地,发泡前,所述缓冲填料占声学调节材料的总体积的0.01%-35%;发泡后,泡沫体缓冲填料的体积占声学调节材料的总体积的0.05%-65%。可选地,采用物理发泡法或者化学发泡法对所述缓冲填料进行触发。可选地,所述泡沫体缓冲填料的体积为所述缓冲填料体积的2-200倍。可选地,所述缓冲填料发泡前的物理尺寸是所述声学改善填料物理尺寸的10%~500%,所述缓冲填料发泡后的物理尺寸是所述声学改善填料物理尺寸的100%~800%。可选地,所述缓冲填料的发泡过程包括第一发泡阶段和第二发泡阶段,所述第一发泡阶段得到第一泡沫体缓冲填料,所述第二发泡阶段得到第二泡沫体缓冲填料。可选地,所述第二泡沫体缓冲填料的体积为所述第一泡沫体缓冲填料体积的1-25倍。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声装置,包括壳体、发声单体和第一方面所述的声学调节材料,所述壳体的内部形成腔体,所述腔体包括后声腔,所述发声单体设置在所述腔体内,所述发声单体与所述后声腔连通,所述后声腔包括灌装区,所述声学调节材料设置在所述灌装区内。可选地,发泡前,所述声学调节材料在所述灌装区内的填充率为50%-95%。可选地,所述缓冲填料和所述声学改善填料均为颗粒状材料,所述缓冲填料与所述声学改善填料混合填充于灌装区内。可选地,所述缓冲填料构成缓冲层,位于灌装区腔体的一个或多个内壁上,缓冲层由单一层整体材料或由多个颗粒状材料组合构成的一层结构;所述声学改善填料填充于内壁含有缓冲层填料的灌装区中。可选地,所述缓冲填料和所述声学改善填料均为块状材料;所述缓冲填料与所述声学改善填料交替设置;或者在同一层的块状的缓冲填料和块状的声学改善填料呈矩阵分布,并且缓冲填料和声学改善填料交错设置。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一方面所述声学调节材料的填充方法,包括以下列任意方式设置在所述发声装置的后声腔的灌装区内:所述声学调节材料为颗粒状,先将缓冲填料填充到所述灌装区内,再将声学改善填料填充到所述灌装区内;所述声学调节材料为颗粒状,先将声学改善填料填充到所述灌装区内,再将缓冲填料填充到所述灌装区内;所述声学调节材料为颗粒状,先将缓冲填料和声学改善填料进行混合,再将混合后的缓冲填料和声学改善填料填充到灌装区内;先将缓冲填料设置在所述灌装区的至少一个壁部,以形成缓冲填料层,然后将声学改善填料填充到所述灌装区内。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二方面所述的发声装置。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声学调节材料包括缓冲填料和声学改善填料。缓冲填料在被触发后发泡,成为发泡体缓冲填料,发泡体缓冲填料对声学改善填料的流动、碰撞提供缓冲作用。在发声装置工作过程中,缓冲填料大大降低了声学改善填料破碎的风险,提高了声学调节材料的耐用性和使用寿命。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颗粒状声学调节材料未发泡状态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颗粒状声学调节材料发泡状态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层状声学调节材料未发泡状态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层状声学调节材料发泡状态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矩阵分布的块状声学调节材料未发泡状态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格栅结构声学调节材料未填充状态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1-壳体;12-发声单体;13-间隙;14-缓冲填料;15-声学改善填料;16-后声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声学调节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n缓冲填料和声学改善填料,所述缓冲填料在被触发的条件下进行发泡,成为泡沫体缓冲填料,以对所述声学改善填料在移动碰撞时提供缓冲作用,所述缓冲填料发泡后的体积随温度和/或发泡时间的变化而变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声学调节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
缓冲填料和声学改善填料,所述缓冲填料在被触发的条件下进行发泡,成为泡沫体缓冲填料,以对所述声学改善填料在移动碰撞时提供缓冲作用,所述缓冲填料发泡后的体积随温度和/或发泡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学调节材料,其特征在于,在发泡过程中,温度升高时所述缓冲填料的阻尼增大,所述缓冲填料的缓冲能力增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学调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填料为颗粒状,所述缓冲填料发泡后的物理尺寸范围为0.1~2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学调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填料为层状,所述缓冲填料发泡后的厚度范围为0.01~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学调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填料发泡后的密度范围为0.01~1.2g/m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学调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填料包括混合在一起的高分子聚合物填料和发泡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学调节材料,其特征在于,通过热辐射、光辐射、电磁辐射中的至少一种使所述缓冲填料触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学调节材料,其特征在于,发泡前,所述缓冲填料占声学调节材料的总体积的0.01%-35%;发泡后,泡沫体缓冲填料的体积占声学调节材料的总体积的0.05%-6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学调节材料,其特征在于,采用物理发泡法或者化学发泡法对所述缓冲填料进行触发。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学调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体缓冲填料的体积为所述缓冲填料体积的2-200倍。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学调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填料发泡前的物理尺寸是所述声学改善填料物理尺寸的10%~500%,所述缓冲填料发泡后的物理尺寸是所述声学改善填料物理尺寸的100%~800%。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学调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填料的发泡过程包括第一发泡阶段和第二发泡阶段,所述第一发泡阶段得到第一泡沫体缓冲填料,所述第二发泡阶段得到第二泡沫体缓冲填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泉泉凌风光李春张成飞刘春发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