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宇智能化工程领域用电梯失速自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5902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54
一种楼宇智能化工程领域用电梯失速自锁结构,涉及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的内部开设有定位腔,所述定位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自锁块,所述定位腔的内部设置有自锁机构,所述定位座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主绞盘,所述主绞盘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副绞盘,所述副绞盘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定位座的背面规定连接有定位环一。该楼宇智能化工程领域用电梯失速自锁结构,通过失速自锁的设计,可在电梯发生故障失速坠落时,利用自身结构特性及时实现自锁,方式电梯厢体急速落下,避免了因电梯失速导致的安全事故,有效的提高了电梯设备的电梯乘员的安全性,更加符合楼宇智能化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楼宇智能化工程领域用电梯失速自锁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楼宇智能化工程
,具体为一种楼宇智能化工程领域用电梯失速自锁结构
技术介绍
楼宇智能化工程是随着近年来信息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逐渐兴起的产业,其主要内容是增加楼宇内设备的智能化、信息化和可操作性,提倡楼宇设备及整体的安全性和环保型。电梯作为楼宇智能化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楼宇的整体构造起到主要的作用,而且还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日常出行。现有技术中,电梯一般采用绞车收铰钢缆来对电梯厢体进行提升,对应电梯的安全措施一般为在电梯的厢体底部设置自锁机构,使其在失速坠落时触发并停止运动。由于制动方式较为单一,无法更好的应对突发事故,存在一定的隐患。同时,现有的自锁装置普遍采用机械感应进行触发,反应较为迟钝,可能存在制动不及时的问题,造成严重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为解决上述问题,专利技术者提出了一种楼宇智能化工程领域用电梯失速自锁结构,具备失速自锁的优点,利用电流传动,可增加设备的反应速度,及时的对电梯厢体进行制动,有效的保证了乘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为实现上述失速自锁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楼宇智能化工程领域用电梯失速自锁结构,包括安装座、定位座、定位腔、自锁块、自锁机构、主绞盘、副绞盘、卡块、定位环一、线圈、定位环二、导体、封装壳体、活动块、复位弹簧、电流变体。上述结构的位置和连接关系如下:所述安装座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的内部开设有定位腔,所述定位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自锁块,所述定位腔的内部设置有自锁机构,所述定位座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主绞盘,所述主绞盘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副绞盘,所述副绞盘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定位座的背面规定连接有定位环一,所述定位环一的内部设置有线圈,所述主绞盘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定位环二,所述定位环二的内部设置有导体;所述自锁机构包括封装壳体,所述封装壳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块,所述封装壳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封装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电流变体。作为优选,所述副绞盘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四个均匀分布、规格相同的块状凸起,可用来增大副绞盘的表面摩擦力。作为优选,四个所述定位腔的内部均设置有铰柱,四个铰柱在四个定位腔内部的位置均相同。作为优选,所述主绞盘与副绞盘的中心通过转轴固定连接,该转轴与外置电机的输出轴活动连接。与现有技术及产品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楼宇智能化工程领域用电梯失速自锁结构,通过失速自锁的设计,可在电梯发生故障失速坠落时,利用自身结构特性及时实现自锁,方式电梯厢体急速落下,避免了因电梯失速导致的安全事故,有效的提高了电梯设备的电梯乘员的安全性,更加符合楼宇智能化的要求。2、该楼宇智能化工程领域用电梯失速自锁结构,利用感应电流作为驱动源,反应更加灵敏,避免了现有技术因反应迟钝导致的制动不及时的问题,防止因制动不及时可能造成的安全事故,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人员和财产的损失,有效的提高了电梯使用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连接结构剖视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连接结构仰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各结构运动轨迹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暨自锁机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B处结构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C处结构放大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D处结构放大图。图中:1、安装座;2、定位座;3、定位腔;4、自锁块;5、自锁机构;6、主绞盘;7、副绞盘;8、卡块;9、定位环一;10、线圈;11、定位环二;12、导体;51、封装壳体;52、活动块;53、复位弹簧;54、电流变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7:该楼宇智能化工程领域用电梯失速自锁结构,包括安装座1、定位座2、定位腔3、自锁块4、自锁机构5、主绞盘6、副绞盘7、卡块8、定位环一9、线圈10、定位环二11、导体12、封装壳体51、活动块52、复位弹簧53、电流变体54。上述各结构的初始位置和连接关系如下:安装座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定位座2,定位座2的内部开设有定位腔3,定位腔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自锁块4,定位腔3的内部设置有自锁机构5,定位座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主绞盘6,主绞盘6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副绞盘7,副绞盘7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卡块8,定位座2的背面规定连接有定位环一9,定位环一9的内部设置有线圈10,主绞盘6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定位环二11,定位环二11的内部设置有导体12;自锁机构5包括封装壳体51,封装壳体5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块52,封装壳体5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复位弹簧53,封装壳体51的内部设置有电流变体54。其中:a、安装座1、定位座2、主绞盘6、副绞盘7、定位环一9和定位环二11的中点在同一直线上。副绞盘7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四个均匀分布、规格相同的块状凸起,可用来增大副绞盘7的表面摩擦力。b、定位腔3、自锁块4和自锁机构5分别设置有四个且规格分别相同,定位腔3的内部设置有铰柱,自锁块4远离自锁机构5的一端与铰柱铰接,定位腔3的形状与自锁块4的形状适配,并且定位腔3的内部尺寸与自锁块4的最大运动轨迹适配。c、卡块8的外侧设置有不少于八个块状结构且均匀分布,该块状结构的形状为曲面斜齿状,自锁块4的形状设置有曲面,其外侧开设有与块状结构适配的自锁槽。其中:d、封装壳体51呈密封状态,活动块52的底部位于封装壳体51的内部,顶部贯穿并延伸至封装壳体51的外侧,并且与自锁块4铰接。四个定位腔3的内部均设置有铰柱,四个铰柱在四个定位腔3内部的位置均相同。e、电流变体54的主要材料为石膏、石灰、碳粉和橄榄油,电流变体54在规定电流量的通电状态下呈固态,非通电状态下呈液态。主绞盘6与副绞盘7的中心通过转轴固定连接,该转轴与外置电机的输出轴活动连接。f、线圈10内部有电流通过并存在磁感线,导体12与线圈10的磁感线呈垂直状态。四个自锁机构5均分别与线圈10和导体12电连接。在使用时,用户通过电梯内的按键控制电梯运行,此时外置电机带动主绞盘6、副绞盘7和卡块8转动,并带动与主绞盘6固定连接的定位环二11和导体12同步转动。由于线圈10内部有电流通过并存在磁感线,导体12与线圈10的磁感线呈垂直状态。四个自锁机构5均分别与线圈10和导体12电连接,所以此时导体12与线圈10之间发生切割磁感线运动并产生感应电流,由于此时转速正常,产生的感应电流不足以使电流变体54发生形态改变,此时电流变体54维持液态,不对活动块52产生限制。所以在卡块8转动时,可以利用自身形状将自锁块4向定位腔3内部推动,可保证主绞盘6和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楼宇智能化工程领域用电梯失速自锁结构,包括安装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定位座(2),所述定位座(2)的内部开设有定位腔(3),所述定位腔(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自锁块(4),所述定位腔(3)的内部设置有自锁机构(5),所述定位座(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主绞盘(6),所述主绞盘(6)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副绞盘(7),所述副绞盘(7)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卡块(8),所述定位座(2)的背面规定连接有定位环一(9),所述定位环一(9)的内部设置有线圈(10),所述主绞盘(6)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定位环二(11),所述定位环二(11)的内部设置有导体(12);/n所述自锁机构(5)包括封装壳体(51),所述封装壳体(5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块(52),所述封装壳体(5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复位弹簧(53),所述封装壳体(51)的内部设置有电流变体(5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楼宇智能化工程领域用电梯失速自锁结构,包括安装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定位座(2),所述定位座(2)的内部开设有定位腔(3),所述定位腔(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自锁块(4),所述定位腔(3)的内部设置有自锁机构(5),所述定位座(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主绞盘(6),所述主绞盘(6)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副绞盘(7),所述副绞盘(7)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卡块(8),所述定位座(2)的背面规定连接有定位环一(9),所述定位环一(9)的内部设置有线圈(10),所述主绞盘(6)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定位环二(11),所述定位环二(11)的内部设置有导体(12);
所述自锁机构(5)包括封装壳体(51),所述封装壳体(5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块(52),所述封装壳体(5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复位弹簧(53),所述封装壳体(51)的内部设置有电流变体(5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宇智能化工程领域用电梯失速自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定位座(2)、主绞盘(6)、副绞盘(7)、定位环一(9)和定位环二(11)的中点在同一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宇智能化工程领域用电梯失速自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腔(3)、自锁块(4)和自锁机构(5)分别设置有四个且规格分别相同,所述定位腔(3)的内部设置有铰柱,自锁块(4)远离自锁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炳建
申请(专利权)人:梧州无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