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电偶导线缠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5896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热电偶导线缠绕装置,包括与导线连接的穿线板;所述穿线板包括穿线板体、第一固定滑轮、第二固定滑轮、第一限位圈、移动滑轮、第一滑块、第一弹簧、第一滑槽、动合限位开关、动断限位开关、第二弹簧、第二滑槽、第二滑块、第二限位圈;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穿线板的上述各单元的结合,实现了遇到打结的导线时,装置自动关闭电机,当导线缠绕完毕后,装置也会自动关闭电机避免缠绕好的导线散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电偶导线缠绕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复合材料加工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热电偶导线缠绕装置。
技术介绍
在复合材料热压罐成型工艺中,热压罐中往往需要数十根热电偶对零件表面进行测温,对应需要数十根热电偶导线,这些热电偶导线长度接近十米或更长,热压罐中强烈鼓风操作会导致导线缠绕打结,在复材零件出罐后需要回收热电偶导线,导线两头分别带有插头与热电偶;缠绕工作目前采用手工缠绕方式进行,由于导线具有一定的刚性,人工缠绕效的率低下、劳动强度高且缠绕质量不佳。而现有技术中,如专利申请号为201811470525.6的专利同样用于回收导线的缠绕,然而该装置无法缠绕带插头的热电偶导线,同时虽然有将导线捋平的结构,但将其用于缠绕打结导线时会卡住导致电机烧毁或导线损坏,同时该装置在导线缠绕结束后不会自动停止,导致缠好的导线散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热电偶导线缠绕装置,通过设置穿线板,实现了遇到打结的导线时,自动关闭电机,当导线缠绕完毕后,也会自动关闭电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现内容如下: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热电偶导线缠绕装置,包括与导线连接的穿线板;所述穿线板包括穿线板体、第一固定滑轮、第二固定滑轮、第一限位圈、移动滑轮、第一滑块、第一弹簧、第一滑槽、动合限位开关、动断限位开关、第二弹簧、第二滑槽、第二滑块、第二限位圈;所述第一滑槽为贯通穿线板体的矩形空槽,竖直设置在穿线板体上;所述第一弹簧的顶端固定安装在第一滑槽内顶端面上,所述第一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可在第一滑槽内上下活动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在穿线板体背面的一端为伸出第一滑槽的结构;在所述第一滑块与穿线板体正面平行的一端固定连接移动滑轮;所述第二固定滑轮固定安装在穿线板体正面位于移动滑轮左下侧处;所述第一固定滑轮固定安装在穿线板体正面位于移动滑轮右下侧处;所述第一限位圈安装在穿线板体正面位于第二固定滑轮左侧处;在所述穿线板体正面上的第一固定滑轮的右侧设置贯通穿线板体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为横向设置的矩形空槽;所述第二弹簧左端与第二滑槽左侧内壁固定连接,右端连接可在第二滑槽左右自由移动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在穿线板体背面的一端为伸出第二滑槽的结构;在所述第二滑块与穿线板体正面平行的一端固定安装第二限位圈;所述动合限位开关安装在穿线板体背面位于第一滑槽左侧的位置;所述动合限位开关的右侧设置有开关按钮,且所述第一滑块自然垂下时所处位置满足第一滑块伸出第一滑槽的部分将动合限位开关的开关按钮顶入动合限位开关内;所述动断限位开关安装在穿线板体背面位于第二滑槽下方的位置;在动断限位开关的顶端安装有开关按钮;且在第二弹簧不受外力影响自然摆放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滑块所处位置满足第二滑块伸出第二滑槽的部分位于动断限位开关的左侧。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还包括排线器;所述穿线板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安装孔;所述排线器包括排线支架、限位滑块、滑杆、螺纹丝杆;所述排线支架包括前竖板、后竖板;所述滑杆贯穿安装在前竖板和后竖板之间;所述限位滑块安装在前竖板和后竖板之间的滑杆上;所述固定板安装在穿线板体的下方,并通过固定板上的安装孔将穿线板体安装在限位滑块的顶端,且穿线板体的正面朝向后竖板;所述螺纹丝杆安装在前竖板和后竖板之间且位于滑杆的左下侧;所述螺纹丝杆上固定安装两个限位螺母;所述限位滑块的左下侧设置与螺纹丝杆连接的换向移动装置,所述换向移动装置活动安装在螺纹丝杆上两个限位螺母之间的位置。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还包括排线器皮带轮、皮带、双排皮带轮、电机;所述双排皮带轮包括同轴的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排线器皮带轮安装在滑杆贯穿前竖板的端头部分上,通过皮带与所述双排皮带轮的主动轮传动链接;所述双排皮带轮的主轴与电机的主轴连接。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还包括绕线盘;所述绕线盘包括锥形绕线筒、绕轴、压线盘、皮带轮;所述锥形绕线筒直径较大的一端安装有一个圆盘;所述圆盘的直径略大于锥形绕线筒较大一端的端面直径;在圆盘背向锥形绕线筒的一侧中心安装绕轴;在绕轴远离圆盘的一端固定连接皮带轮;所述压线盘为网状圆罩,在压线盘的中心设置小孔,所述压线盘通过小孔安装在绕轴上,且压线盘的罩口半径等于或小于圆盘的半径;在所述绕轴上,皮带轮与压线盘的罩顶之间设置弹簧;所述弹簧与压线盘的罩顶连接;所述皮带轮通过皮带与双排皮带轮的从动轮连接。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圆盘边缘上还设置有若干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孔径大小刚好满足单个热电偶的导线通过。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还包括底座、绕线盘固定座、电机固定板;所述绕线盘固定座为长方体结构,下方设置安装耳,绕线盘固定座通过安装耳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绕线盘固定座内设置轴承座,绕线盘固定座通过轴承座安装在绕轴上,且位于皮带轮与弹簧之间;所述电机通过电机固定板安装在底座上;所述排线器固定安装在底座上。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安装在底座上,包括电源打开按钮、电源关闭按钮、调速按钮;所述电源打开按钮、电源关闭按钮、调速按钮与电机电连接。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还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安装在底座上,且将电机、电机固定板、排线器皮带轮、双排皮带轮、皮带、皮带轮都罩在防护罩内。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还包括提手;所述提手安装在底座上。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圈、第二限位圈的口径大小满足单根热电偶的导线刚好能够通过。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1)当遇到打结的导线时,自动关闭电机;(2)当导线缠绕完毕后,可以自动关闭电机;(3)设置防护罩,避免被皮带和电机伤害;(4)设置把手,便于提取,拿放;(5)设置调速按钮,可以调节电机速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穿线板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加防护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绕线盘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底座,2、提手,3、绕线盘,3-1、锥形绕线筒,3-2、绕轴,3-3、压线盘,3-4、皮带轮,3-5、固定孔;4、绕线盘底座,5、电机固定板,6、电机,7、双排皮带轮,8、皮带,9、排线器皮带轮,10、穿线板,10-1、安装孔,10-2、第一固定滑轮,10-3、导线,10-4、第二固定滑轮,10-5、第一限位圈,10-6、移动滑轮,10-7、第一滑块,10-8、第一弹簧,10-9、第一滑槽,10-10、动合限位开关,10-11、动断限位开关,10-12、第二弹簧,10-13、第二滑槽,10-14、第二滑块,10-15、第二限位圈,11、排线器,12、控制器,13、防护罩。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电偶导线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导线(10-3)连接的穿线板(10);所述穿线板(10)包括穿线板体、第一固定滑轮(10-2)、第二固定滑轮(10-4)、第一限位圈(10-5)、移动滑轮(10-6)、第一滑块(10-7)、第一弹簧(10-8)、第一滑槽(10-9)、动合限位开关(10-10)、动断限位开关(10-11)、第二弹簧(10-12)、第二滑槽(10-13)、第二滑块(10-14)、第二限位圈(10-15);/n所述第一滑槽(10-9)为贯通穿线板体的矩形空槽,竖直设置在穿线板体上;所述第一弹簧(10-8)的顶端固定安装在第一滑槽(10-9)内顶端面上,所述第一弹簧(10-8)的底端固定连接可在第一滑槽(10-9)内上下活动的第一滑块(10-7);所述第一滑块(10-7)在穿线板体背面的一端为伸出第一滑槽(10-9)的结构;在所述第一滑块(10-7)与穿线板体正面平行的一端固定连接移动滑轮(10-6);/n所述第二固定滑轮(10-4)固定安装在穿线板体正面位于移动滑轮(10-6)左下侧处;所述第一固定滑轮(10-2)固定安装在穿线板体正面位于移动滑轮(10-6)右下侧处;/n所述第一限位圈(10-5)安装在穿线板体正面位于第二固定滑轮(10-4)左侧处;在所述穿线板体正面上的第一固定滑轮(10-2)的右侧设置贯通穿线板体的第二滑槽(10-13);所述第二滑槽(10-13)为横向设置的矩形空槽;所述第二弹簧(10-12)左端与第二滑槽(10-13)左侧内壁固定连接,右端连接可在第二滑槽(10-13)左右自由移动的第二滑块(10-14);所述第二滑块(10-14)在穿线板体背面的一端为伸出第二滑槽(10-13)的结构;在所述第二滑块(10-14)与穿线板体正面平行的一端固定安装第二限位圈(10-15);/n所述动合限位开关(10-10)安装在穿线板体背面位于第一滑槽(10-9)左侧的位置;所述动合限位开关(10-10)的右侧设置有开关按钮,且所述第一滑块(10-7)自然垂下时所处位置满足第一滑块(10-7)伸出第一滑槽(10-9)的部分将动合限位开关(10-10)的开关按钮顶入动合限位开关(10-10)内;/n所述动断限位开关(10-11)安装在穿线板体背面位于第二滑槽(10-13)下方的位置;在动断限位开关(10-11)的顶端安装有开关按钮;且在第二弹簧(10-12)不受外力影响自然摆放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滑块(10-14)所处位置满足第二滑块(10-14)伸出第二滑槽(10-13)的部分位于动断限位开关(10-11)的左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电偶导线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导线(10-3)连接的穿线板(10);所述穿线板(10)包括穿线板体、第一固定滑轮(10-2)、第二固定滑轮(10-4)、第一限位圈(10-5)、移动滑轮(10-6)、第一滑块(10-7)、第一弹簧(10-8)、第一滑槽(10-9)、动合限位开关(10-10)、动断限位开关(10-11)、第二弹簧(10-12)、第二滑槽(10-13)、第二滑块(10-14)、第二限位圈(10-15);
所述第一滑槽(10-9)为贯通穿线板体的矩形空槽,竖直设置在穿线板体上;所述第一弹簧(10-8)的顶端固定安装在第一滑槽(10-9)内顶端面上,所述第一弹簧(10-8)的底端固定连接可在第一滑槽(10-9)内上下活动的第一滑块(10-7);所述第一滑块(10-7)在穿线板体背面的一端为伸出第一滑槽(10-9)的结构;在所述第一滑块(10-7)与穿线板体正面平行的一端固定连接移动滑轮(10-6);
所述第二固定滑轮(10-4)固定安装在穿线板体正面位于移动滑轮(10-6)左下侧处;所述第一固定滑轮(10-2)固定安装在穿线板体正面位于移动滑轮(10-6)右下侧处;
所述第一限位圈(10-5)安装在穿线板体正面位于第二固定滑轮(10-4)左侧处;在所述穿线板体正面上的第一固定滑轮(10-2)的右侧设置贯通穿线板体的第二滑槽(10-13);所述第二滑槽(10-13)为横向设置的矩形空槽;所述第二弹簧(10-12)左端与第二滑槽(10-13)左侧内壁固定连接,右端连接可在第二滑槽(10-13)左右自由移动的第二滑块(10-14);所述第二滑块(10-14)在穿线板体背面的一端为伸出第二滑槽(10-13)的结构;在所述第二滑块(10-14)与穿线板体正面平行的一端固定安装第二限位圈(10-15);
所述动合限位开关(10-10)安装在穿线板体背面位于第一滑槽(10-9)左侧的位置;所述动合限位开关(10-10)的右侧设置有开关按钮,且所述第一滑块(10-7)自然垂下时所处位置满足第一滑块(10-7)伸出第一滑槽(10-9)的部分将动合限位开关(10-10)的开关按钮顶入动合限位开关(10-10)内;
所述动断限位开关(10-11)安装在穿线板体背面位于第二滑槽(10-13)下方的位置;在动断限位开关(10-11)的顶端安装有开关按钮;且在第二弹簧(10-12)不受外力影响自然摆放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滑块(10-14)所处位置满足第二滑块(10-14)伸出第二滑槽(10-13)的部分位于动断限位开关(10-11)的左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电偶导线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线器(11);所述穿线板(10)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安装孔(10-1);所述排线器(11)包括排线支架、限位滑块、滑杆、螺纹丝杆;
所述排线支架包括前竖板、后竖板;所述滑杆贯穿安装在前竖板和后竖板之间;所述限位滑块安装在前竖板和后竖板之间的滑杆上;
所述固定板安装在穿线板体的下方,并通过固定板上的安装孔将穿线板体安装在限位滑块的顶端,且穿线板体的正面朝向后竖板;
所述螺纹丝杆安装在前竖板和后竖板之间且位于滑杆的左下侧;所述螺纹丝杆上固定安装两个限位螺母;所述限位滑块的左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承洪唐鹏何凯陈金余宁庞婧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