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图像引导放疗定位系统测试的仿真模体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25848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图像引导放疗定位系统测试的仿真模体,其包括:上模壳,所述上模壳的下端面上形成有向内凹陷的上模腔;与所述上模壳贴合的下模壳,所述下模壳的下端面上形成有向内凹陷的与所述上模腔相匹配的下模腔,所述上模腔和所述下模腔合围成一封闭的模腔;胶片方模,所述胶片方模可移除地填塞于所述模腔内;仿真脊椎模,所述仿真脊椎模被包覆于所述下模壳内并位于所述胶片方模的下方,所述仿真脊椎模的上表面设有若干金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图像引导放疗定位系统测试的仿真模体用于体部肿瘤患者的待放射部位,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仿真模体能够实现对图像引导定位系统的精度及胶片的测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图像引导放疗定位系统测试的仿真模体
本技术涉及医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图像引导放疗定位系统测试的仿真模体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mage-guidedRadiationTherapy,IGRT)是近十几年逐步发展起来的肿瘤放射治疗新技术,是划分现代放射治疗的一个里程碑,在国内外已得到广泛的临床应用。图像引导通过先进的影像设备及图像处理方法,对患者靶区在治疗前进行精确摆位、在治疗中进行跟踪,提升放疗精准度,允许用更高剂量照射靶区,降低对肿瘤周边正常组织及关键器官的损伤,提高治疗效果。IGRT是现代精确放射治疗技术的基础。图像引导放疗定位系统(GPS)是IGRT技术实现方式之一,其采用kV级X射线立体平面成像技术,通过软件控制两组对称于定位中心点的X射线成像单元,同时获得两个方向的X射线投影图像,利用患者内部解剖结构的图像特征,对患者进行摆位验证。产品与放疗设备组合使用,探测、纠正患者摆位误差,并验证患者最终剩余摆位误差。以乳腺肿瘤的定位为例,图像引导放疗定位包括如下步骤:1、患者进行正常的初始摆位,然后使用图像引导定位系统对患者的乳腺进行曝光采图;2、基于患者的脊椎骨性标识或肋骨骨性标识进行图像配准,计算出患者摆位偏差,骨性标识一般为金属标记(简称金标);3、根据患者的摆位偏差,控制治疗床移动修正摆位偏差。在对患者实施图像引导放疗之前,需要对图像引导定位系统的精度及胶片进行测试。本技术的目的及时提供一种用于图像引导放疗定位系统测试的仿真模体,其用于体部肿瘤患者的待放射部位,从而实现对图像引导定位系统的精度及胶片的测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图像引导放疗定位系统测试的仿真模体,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图像引导放疗定位系统测试的仿真模体,其包括:上模壳,上模壳的下端面上形成有向内凹陷的上模腔;与所述上模壳贴合的下模壳,所述下模壳的下端面上形成有向内凹陷的与所述上模腔相匹配的下模腔,所述上模腔和所述下模腔合围成一封闭的模腔;胶片方模,所述胶片方模可移除地填塞于所述模腔内;仿真脊椎模,所述仿真脊椎模被包覆于所述下模壳内并位于所述胶片方模的下方,所述仿真脊椎模的上表面设有若干金标。在一些实施中,所述上模壳、所述下模壳分别由有机玻璃浇注而成。在一些实施中,所述仿真脊椎由聚四氟乙烯材料经3D打印成形;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金标为球形的钨颗粒。本技术提供的用于图像引导放疗定位系统测试的仿真模体,其用于体部肿瘤患者的待放射部位,使用本技术提供的仿真模体能够实现对图像引导定位系统的精度及胶片的测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仿真模体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仿真模体的分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仿真模体中的上模壳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仿真模体中的下模壳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使用本技术的仿真模体进行图像引导放疗定位系统测试的测试过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介绍一下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图像引导放疗定位系统测试的仿真模体。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仿真模体10包括上模壳11、下模壳12、胶片方模13及仿真脊椎模14。其中:上模壳11的下端面上形成有向内凹陷的上模腔111。下模壳12与上模壳11贴合,下模壳12的下端面上形成有向内凹陷的与上模腔111相匹配的下模腔121,上模腔111和下模腔121合围成一封闭的模腔。胶片方模13可移除地填塞于模腔内。仿真脊椎模14被包覆于下模壳12内并位于胶片方模13的下方,仿真脊椎模14朝向胶片方模13的表面上设有若干金标15。仿真脊椎模14与目标患者的相应部位的脊椎的形状及尺寸完全一致。本实施例中,仿真脊椎模14由聚四氟乙烯材料经3D打印成形。聚四氟乙烯材料与人体骨骼密度非常接近,能够更加真实地仿真人体脊椎。本实施例中,上模腔111和下模腔121由有机玻璃经浇注工艺及模压工艺分别成型,上模11和下模12用于仿真包覆脊椎的人体脊椎的人体软组织。胶片方模13为ABS材质,金标15采用球形的金属钨颗粒。本实施例提供的仿真模体用于体部肿瘤患者的待放射部位,其能够实现对图像引导定位系统的精度及胶片测试。请参考图5所示,测试过程中,将本实施例的仿真模体10定位至图像引导放疗定位系统的成像中心位置处,然后启动至图像引导放疗定位系统。图像引导放疗定位系统通过调用自带的测试程序即能完成测试过程。当然,此处所提及的测试程序及测试过程并非本技术所要保护的对象,因此本说明书并不对该测试程序及测试过程进行描述。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要保护的仅为体部肿瘤患者的待放射部位的仿真模体。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仿真模体10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将浇注料浇注于具有第一预定结构的上浇注模具内,冷却脱模后在模坯的下端面模压出上模腔111以获得上模壳11。将仿真脊椎模14预置于具有第二预定结构的下浇注模具内,然后将浇注料浇注于下浇注模具内以包覆仿真脊椎模14,冷却脱模后在模坯的下端面模压出下模腔121以获得包覆有仿真脊椎模14的下模壳12。在下模壳12的预定位置处钻出若干金标孔,各金标孔从下模壳12表面延伸至仿真脊椎模14的上表面。经若干金标孔将若干金标15导入定位至仿真脊椎模14的上表面。将胶片方模13置于上模壳11的上模腔111或下模壳12的下模腔121,然后贴合上模壳11与下模壳12直至胶片方模13被填塞于上模腔111和下模腔121合围成的封闭模腔内。至此,完成了仿真模体10的制备。可选的,仿真脊椎模14由聚四氟乙烯材料经3D打印成形,聚四氟乙烯材料与人体骨骼密度非常接近,能够更加真实地仿真人体脊椎。可选的,胶片方模13为ABS材质,金标15采用球形的金属钨颗粒,浇注料为熔融的有机玻璃。为防止金标15脱落,优选的,在将金标5自金标孔导入定位至仿真脊椎模14的上表面后,使用浇注料灌封金标孔。上文对本技术进行了足够详细的具有一定特殊性的描述。所属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实施例中的描述仅仅是示例性的,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真实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做出所有改变都应该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是由所述的权利要求书进行限定的,而不是由实施例中的上述描述来限定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图像引导放疗定位系统测试的仿真模体,其特征在于,其包括:/n上模壳,所述上模壳的下端面上形成有向内凹陷的上模腔;/n与所述上模壳贴合的下模壳,所述下模壳的下端面上形成有向内凹陷的与所述上模腔相匹配的下模腔,所述上模腔和所述下模腔合围成一封闭的模腔;/n胶片方模,所述胶片方模可移除地填塞于所述模腔内;/n仿真脊椎模,所述仿真脊椎模被包覆于所述下模壳内并位于所述胶片方模的下方,所述仿真脊椎模的上表面设有若干金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图像引导放疗定位系统测试的仿真模体,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上模壳,所述上模壳的下端面上形成有向内凹陷的上模腔;
与所述上模壳贴合的下模壳,所述下模壳的下端面上形成有向内凹陷的与所述上模腔相匹配的下模腔,所述上模腔和所述下模腔合围成一封闭的模腔;
胶片方模,所述胶片方模可移除地填塞于所述模腔内;
仿真脊椎模,所述仿真脊椎模被包覆于所述下模壳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志潮马善达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瑞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