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应不同楼梯高度的手推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应不同楼梯高度的手推车,属于载物搬运装置领域。
技术介绍
楼梯的出现缩小了房屋的面积,充分利用了有限的生存空间,而且为进出高层提供了方便的通道,建立了垂直交通联系的纽带。但当我们运送重物上楼时却会感到非常困难,目前辅助载物的小推车主要采用行星轮结构,上楼梯时利用地面的支撑力帮助使用者省力,且在平地上也可以保持较好的稳定状态,但是其在向上运输过程还是要靠使用者自身抬起,且上楼过程受楼梯高度限制较大,若楼梯高度超过轮子高度,行星轮机构就起不到支撑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适应不同楼梯高度的手推车,具有能够便于拉动小车上楼梯的优势,技术方案为:包括载物架,所述载物架底部设有驱动装置、与驱动装置的输出端相连的伸缩轮组,所述伸缩轮组包括与输出端同轴相连的主轴架、位于主轴架两端的爪状支撑板、位于爪状支撑板臂端的爬梯轮,主轴架与支撑板联动,支撑板与爬梯轮之间相对转动。进一步地,所述爬梯轮与支撑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可调。进一步地,爬梯轮与支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应不同楼梯高度的手推车,包括载物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架(1)底部设有驱动装置(3)、与驱动装置(3)的输出端相连的伸缩轮组(2),所述伸缩轮组(2)包括与输出端同轴相连的主轴架(15)、位于主轴架(15)两端的爪状支撑板(10)、位于爪状支撑板(10)臂端的爬梯轮(8),主轴架(15)与支撑板(10)联动,支撑板(10)与爬梯轮(8)之间相对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应不同楼梯高度的手推车,包括载物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架(1)底部设有驱动装置(3)、与驱动装置(3)的输出端相连的伸缩轮组(2),所述伸缩轮组(2)包括与输出端同轴相连的主轴架(15)、位于主轴架(15)两端的爪状支撑板(10)、位于爪状支撑板(10)臂端的爬梯轮(8),主轴架(15)与支撑板(10)联动,支撑板(10)与爬梯轮(8)之间相对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不同楼梯高度的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爬梯轮(8)与支撑板(10)之间的相对位置可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应不同楼梯高度的手推车,其特征在于,爬梯轮(8)与支撑板(10)之间的可调结构为:支撑板(10)设有两个,两支撑板(10)之间预留间隙,该间隙内设有支撑架(9)、齿轮副,支撑架(9)延伸至支撑板(10)的三个端部,且与齿轮副啮合,齿轮副转动,带动支撑架(9)沿支撑板(10)的臂作往复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应不同楼梯高度的手推车,其特征在于,齿轮副包括大锥齿轮(12)、与大锥齿轮(12)相啮合的小锥齿轮(14),所述小锥齿轮(14)位于大锥齿轮(12)圆周任一位置,且小锥齿轮(14)与主轴架(15)同轴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雪明,赵千乙,黄育鹏,徐新生,吕爽,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