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持机构、夹持装置及口罩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5713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夹持机构、夹持装置及口罩机,夹持机构包括夹持部、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夹持部的一侧为操作侧,夹持部包括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可相互靠近或远离地设置,以夹持带状件或松开带状件,带状件被夹持部夹持的情况下,带状件的端部位于夹持部的操作侧;第一限位件位于夹持部的操作侧;第二限位件位于夹持部的操作侧,第二限位件和第一限位件之间的区域为限位区,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用于对带状件的端部进行限位,以将带状件的端部限定在限位区内。这样在夹持住带状件时,位于夹持部的操作侧的带状件的端部可通过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限定在限位区内,避免了带状件的端部随机发生位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夹持机构、夹持装置及口罩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口罩生产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夹持机构、夹持装置及口罩机。
技术介绍
口罩机的生产并不稳定,其主要问题之一出现在耳带的焊接环节,传统的夹持机构夹持耳带时,剪刀剪断耳带后耳带的端部可能会发生弯曲回缩,无法控制耳带端部的位置姿态,即耳带的端部会随机发生位置的偏移,导致焊枪无法准确地对准耳带的端部,所以经常出现大量的漏焊、错焊等情况,不但会影响生产效率,浪费原材料,增加生产成本,也增加了分拣筛选人员的劳动量。对于其他带状件在类似的生产环境,也存在相同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夹持机构、夹持装置及口罩机,以在夹持带状件的同时对带状件的端部位置进行控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夹持机构,包括:夹持部,所述夹持部的一侧为操作侧,所述夹持部包括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可相互靠近或远离地设置,以夹持带状件或松开所述带状件,所述带状件被所述夹持部夹持的情况下,所述带状件的端部位于所述夹持部的操作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夹持部(10),所述夹持部(10)的一侧为操作侧,所述夹持部(10)包括第一夹持件(11)和第二夹持件(12),所述第一夹持件(11)和所述第二夹持件(12)可相互靠近或远离地设置,以夹持带状件或松开所述带状件,所述带状件被所述夹持部(10)夹持的情况下,所述带状件的端部位于所述夹持部(10)的操作侧;/n第一限位件(21),所述第一限位件(21)位于所述夹持部(10)的操作侧;/n第二限位件(22),所述第二限位件(22)位于所述夹持部(10)的操作侧,所述第二限位件(22)和所述第一限位件(21)之间的区域为限位区,所述第一限位件(21)和所述第二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夹持部(10),所述夹持部(10)的一侧为操作侧,所述夹持部(10)包括第一夹持件(11)和第二夹持件(12),所述第一夹持件(11)和所述第二夹持件(12)可相互靠近或远离地设置,以夹持带状件或松开所述带状件,所述带状件被所述夹持部(10)夹持的情况下,所述带状件的端部位于所述夹持部(10)的操作侧;
第一限位件(21),所述第一限位件(21)位于所述夹持部(10)的操作侧;
第二限位件(22),所述第二限位件(22)位于所述夹持部(10)的操作侧,所述第二限位件(22)和所述第一限位件(21)之间的区域为限位区,所述第一限位件(21)和所述第二限位件(22)用于对所述带状件的端部进行限位,以将所述带状件的端部限定在所述限位区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21)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件(11)上,所述第二限位件(22)设置在所述第二夹持件(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21)和所述第二限位件(22)均为板状结构,所述第一限位件(21)和所述第二限位件(22)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
第一导向件(31),所述第一导向件(31)相对于所述第一限位件(21)倾斜设置;
第二导向件(32),所述第二导向件(32)相对于所述第二限位件(22)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导向件(32)与所述第一导向件(31)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导向件(31)远离所述第一限位件(21)的一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雪曦冯时李德权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