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骨料预冷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骨料预冷
,具体涉及一种骨料预冷系统。
技术介绍
骨料,亦称“集料”,混凝土及砂浆中起骨架和填充作用的粒状材料。有细骨料和粗骨料两种,细骨料颗粒直径在0.16~5mm之间.一般采用天然砂,如河砂、海砂及山谷砂等,当缺乏天然砂时,也可用坚硬岩石磨碎的人工砂;粗骨料颗粒直径大于5mm,常用的有碎石和卵石,在同样条件下,碎石混凝土的强度比卵石混凝土的高,但碎石是由岩石轧碎而成,成本较卵石为高。轻骨料混凝土中常用的粗骨料有浮石等天然多孔岩石,陶粒、膨胀矿渣等人造多孔骨料。骨料在使用前需要进行预冷,进而降低混凝土拌和物的发热量。现有的骨料预冷大多采用皮带传输机为载体,在骨料传输过程中对骨料进行预冷;预冷方式选择风冷或者水冷,风冷骨料时,骨料堆积在皮带传输机上,骨料堆仅表层与预冷风接触,同时由于皮带传输机传输骨料,骨料与预冷风接触时间少,导致风冷骨料时预冷效果差,预冷时间长,即使皮带传输速度慢,里层的骨料得不到有效预冷;水冷骨料时,不仅存在风冷时预冷效果差,预冷时间长的问题,还会产生废水,而配套 ...
【技术保护点】
1.骨料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冷料楼(1);/n预冷部(2),固定在冷料楼(1)上并包括若干个骨料预冷仓(9);/n输料部(3),包括滑动设置在冷料楼(1)上的滑动部分,滑动部分滑动并与其中一个骨料预冷仓(9)连通后,输送骨料至骨料预冷仓(9)内;/n出料部(4),有若干个,且出料部(4)与骨料预冷仓(9)一一对应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骨料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冷料楼(1);
预冷部(2),固定在冷料楼(1)上并包括若干个骨料预冷仓(9);
输料部(3),包括滑动设置在冷料楼(1)上的滑动部分,滑动部分滑动并与其中一个骨料预冷仓(9)连通后,输送骨料至骨料预冷仓(9)内;
出料部(4),有若干个,且出料部(4)与骨料预冷仓(9)一一对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料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骨料预冷仓(9)包括仓体(91)和位于仓体(91)内的预冷组件(92);
仓体(91)包括预冷仓(911);
预冷组件(92)包括:
分隔件(921),位于预冷仓(911)内并将预冷仓(911)分隔为多个相互连通的预冷空间,分隔件(921)开合以使骨料从一个预冷空间进入另一个预冷空间;
预冷件(922),包括位于预冷仓(911)一端的喷淋部分和位于预冷仓(911)另一端的集水部分,喷淋部分喷出的预冷液流经每一个预冷空间并预冷骨料,集水部分收集预冷液以循环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料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骨料预冷仓(9)还包括位于仓体(91)外侧的连接组件(94);
仓体(91)还包括出料仓(912),出料仓(912)位于预冷仓(911)的下方并与预冷仓(911)连通,且出料仓(912)的出料口处设有锁闭件(93);
分隔件(921)包括缓冲平台(921a)和位于缓冲平台(921a)下方的承压平台(921b),缓冲平台(921a)包括至少一个;
预冷件(922)包括喷淋件(922a)和集水件(922b),集水件(922b)包括若干个位于出料仓(912)上的集水槽,相邻集水槽相互连通,且位于最末端的集水槽与外界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料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预冷部(2)还包括:
存砂仓(5),与输料部(3)连通;
砂冷仓(6),位于存砂仓(5)下方;
制冷组件(7),分别与骨料预冷仓(9)和砂冷仓(6)连通,并供给预冷液或预热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骨料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制冷组件(7)包括骨料制冷件和砂冷件;
骨料制冷件包括压缩模块、制冷模块、预冷模块和第一液冷模块,压缩模块内有制冷气体,第一液冷模块内有预冷液,且第一液冷模块与骨料预冷仓(9)连通;
压缩模块压缩制冷气体至高温高压状态,制冷气体进入制冷模块经过膨胀制冷变为低温低压的制冷液体,制冷液体进入预冷模块内;
第一液冷模块内预冷液从第一液冷模块的一部分运动至第一液冷模块的另一部分并与预冷模块进行预冷,预冷液冷却并返回第一液冷模块的一部分,制冷液体变为制冷气体并通过制冷模块的一部分回到压缩模块;
砂冷件包括砂冷模块和第二液冷模块,第二液冷模块内有砂冷液,且第二液冷模块与砂冷仓(6)连通;
砂冷液流经砂冷仓(6)后流入砂冷模块,砂冷仓(6)内砂冷液与砂预冷,砂冷模块制冷砂冷液。
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茂颖,雷厚斌,李桂林,张岩,邹婷,严沁之,杨波,
申请(专利权)人:国电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