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砂骨料温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296985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砂骨料温控系统,包括:预冷件,预冷件内设有换热结构;输料件,输料件输送骨料至预冷件内;制冷件,制冷件用于制冷或加热预冷液;以及输液件,制冷件通过输液件与预冷件相连;其中,输液件输送预冷液至预冷件内,以使预冷液与换热结构接触并热交换;预冷液排出预冷件,输料件输送骨料至预冷件,以使骨料与换热结构接触并热交换。解决了现有的水冷式骨料预冷存在占用场地大、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砂骨料温控系统通过预冷件与换热结构的相互配合,既减小了骨料预冷所需要的场地大小,方便于河谷等狭窄地段的使用,扩展了使用范围;又能够同时预冷大量预冷,且缩短了单批骨料预冷的时间,提高了预冷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砂骨料温控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温控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砂骨料温控系统。
技术介绍
骨料,亦称“集料”,混凝土及砂浆中起骨架和填充作用的粒状材料。一般采用天然砂,如河砂、海砂及山谷砂等,当缺乏天然砂时,也可用坚硬岩石磨碎的人工砂。骨料在使用前,以骨料用于混凝土为例,需根据实际施工环境进行适当的加热或者制冷,以降低骨料与混凝土中其他原料之间的温差,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质量。现有的骨料预冷常用以下方式:风冷式,将骨料存放在大型冷库的存料堆内,进行库内冷风循环降温,再通过皮带机把降温后的骨料输送到拌合楼进行拌合;或者水冷式,设置螺旋槽,骨料流经螺旋槽实现骨料的输送,螺旋槽上设有夹层,夹层内通入预冷液体,以使骨料在输送的同时进行预冷。对于风冷式骨料预冷,投入费用高,运行成本大,还受到了场地局限,故基本上没有投入实际生产。对于水冷式骨料预冷,所需要的螺旋槽长度过长,所需要的生产场地过大,同时为了保证骨料的预冷效果,骨料需要在螺旋槽内输送很长的时间,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砂骨料温控系统,解决了现有的水冷式骨料预冷存在占用场地大、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砂骨料温控系统,包括:预冷件,预冷件内设有换热结构;输料件,输料件输送骨料至预冷件内;制冷件,制冷件用于制冷或加热预冷液;以及输液件,制冷件通过输液件与预冷件相连;其中,输液件输送预冷液至预冷件内,以使预冷液与换热结构接触并热交换;预冷液排出预冷件,输料件输送骨料至预冷件,以使骨料与换热结构接触并热交换。本砂骨料温控系统通过预冷件与换热结构的相互配合,既减小了骨料预冷所需要的场地大小,方便于河谷等狭窄地段的使用,扩展了使用范围;又能够同时预冷大量预冷,且缩短了单批骨料预冷的时间,提高了预冷效率。可选择地,换热结构包括:进液管;出液管;以及若干个换热板,相邻换热板之间设有第一间隙,换热板上设有第二间隙;其中,换热板的进液口与进液管连通,换热板的出液口与出液管连通;第二间隙有若干个并分别与第一间隙连通。可选择地,换热板包括:板体,板体内设有流体通道;以及隔板,隔板设置于板体内并将流体通道分隔为单向通道。可选择地,板体由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第三板体和第四板体围成,且第一板体和第三板体相对设置,第二板体和第四板体相对设置;隔板包括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第一隔板一端与第一板体相连,第一隔板另一端向第三板体方向延伸,且第一隔板与第三板体之间设有第一缝隙;第二隔板一端与第二板体相连,第二隔板另一端向第四板体方向延伸,且第二隔板与第一隔板之间设有第二缝隙;第三隔板一端与第一隔板相连,第三隔板另一端向第二板体方向延伸,且第三隔板与第二板体之间设有第三缝隙。可选择地,进液管包括主管和若干个分管,分管与换热板一一对应设置,且分管一端与主管连通,分管另一端与换热板连通;出液管有若干个并与换热板一一对应设置。可选择地,预冷件包括仓体、料位器、温控器和振动机构;料位器和温控器均位于仓体上;振动机构包括振动座和位于振动座上的振动器,其中,仓体放置于振动座上,振动器的输出端与仓体相连。可选择地,输料件包括输料皮带和连接于输料皮带的出料筒,出料筒的进料端罩设于输料皮带的出料端,出料筒的出料端与预冷件的进料端连通。可选择地,制冷件包括相连的冷却塔、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第一管体,第一管体与输液件连通,且第一管体上设有第一泵体。可选择地,输液件包括冷量池、送液管、回液管和第二泵体,其中,冷量池、送液管、回液管和预冷件组成预冷回路,第二泵体位于送液管上。可选择地,所述的砂骨料温控系统还包括控制电路和出料件;控制电路包括处理器模块、控制模块、电源模块和功能模块,控制模块、电源模块和功能模块分别与处理器模块电连接;其中,处理器模块包括开关电源子模块、触摸屏子模块和处理器子模块;控制模块包括与输料件电连接的输料件子模块、与出料件电连接的出料件子模块、与预冷件电连接的预冷件子模块、与输液件电连接的输液件子模块和与输液件电连接的输液件子模块;功能模块包括照明子模块、散热子模块和电源监测子模块;出料件包括支架、封堵门和出料皮带,其中,预冷件放置在支架上,封堵门连接于支架并封堵预冷件的出料端,出料皮带的进料端位于预冷件的出料端下方。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砂骨料温控系统中,预冷件用于容纳需要预冷的骨料,同时预冷件内设置换热结构对骨料进行预冷,相对于螺旋槽,预冷件所占用的场地更小,避免了生产场地的限制,有利于缩减生产成本;同时,预冷件一次预冷的骨料多,骨料预冷时间短,有效提高了预冷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方式,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砂骨料温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第一视角下,预冷件与出料件的配合示意图;图3是第二视角下,预冷件与出料件的配合示意图;图4是预冷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换热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A-A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制冷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处理器模块与功能模块的电路示意图;图9是输料件子模块的电路示意图;图10是电源监测子模块的电路示意图;图11是预冷件子模块第一部分的电路示意图;图12是预冷件子模块第二部分的电路示意图;图13是制冷件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预冷件;11、仓体;12、料位器;13、温控器;14、振动机构;141、振动座;142、振动器;2、输料件;21、输料皮带;22、出料筒;3、制冷件;31、冷却塔;32、压缩机;33、蒸发器;34、冷凝器;35、第一管体;36、第一泵体;4、输液件;41、冷量池;42、送液管;43、回液管;44、第二泵体;5、出料件;51、支架;52、封堵门;53、出料皮带;6、换热结构;61、进液管;62、出液管;63、换热板;601、第一间隙;602、第二间隙;7、板体;71、第一板体;72、第二板体;73、第三板体;74、第四板体;8、隔板;81、第一隔板;82、第二隔板;83、第三隔板;9、流体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砂骨料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预冷件(1),预冷件(1)内设有换热结构(6);/n输料件(2),输料件(2)输送骨料至预冷件(1)内;/n制冷件(3),制冷件(3)用于制冷或加热预冷液;以及/n输液件(4),制冷件(3)通过输液件(4)与预冷件(1)相连;/n其中,输液件(4)输送预冷液至预冷件(1)内,以使预冷液与换热结构(6)接触并热交换;预冷液排出预冷件(1),输料件(2)输送骨料至预冷件(1),以使骨料与换热结构(6)接触并热交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砂骨料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冷件(1),预冷件(1)内设有换热结构(6);
输料件(2),输料件(2)输送骨料至预冷件(1)内;
制冷件(3),制冷件(3)用于制冷或加热预冷液;以及
输液件(4),制冷件(3)通过输液件(4)与预冷件(1)相连;
其中,输液件(4)输送预冷液至预冷件(1)内,以使预冷液与换热结构(6)接触并热交换;预冷液排出预冷件(1),输料件(2)输送骨料至预冷件(1),以使骨料与换热结构(6)接触并热交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骨料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换热结构(6)包括:
进液管(61);
出液管(62);以及
若干个换热板(63),相邻换热板(63)之间设有第一间隙(601),换热板(63)上设有第二间隙(602);
其中,换热板(63)的进液口与进液管(61)连通,换热板(63)的出液口与出液管(62)连通;
第二间隙(602)有若干个并分别与第一间隙(60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砂骨料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换热板(63)包括:
板体(7),板体(7)内设有流体通道(9);以及
隔板(8),隔板(8)设置于板体(7)内并将流体通道(9)分隔为单向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砂骨料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板体(7)由第一板体(71)、第二板体(72)、第三板体(73)和第四板体(74)围成,且第一板体(71)和第三板体(73)相对设置,第二板体(72)和第四板体(74)相对设置;
隔板(8)包括第一隔板(81)、第二隔板(82)和第三隔板(83);
第一隔板(81)一端与第一板体(71)相连,第一隔板(81)另一端向第三板体(73)方向延伸,且第一隔板(81)与第三板体(73)之间设有第一缝隙;
第二隔板(82)一端与第二板体(72)相连,第二隔板(82)另一端向第四板体(74)方向延伸,且第二隔板(82)与第一隔板(81)之间设有第二缝隙;
第三隔板(83)一端与第一隔板(81)相连,第三隔板(83)另一端向第二板体(72)方向延伸,且第三隔板(83)与第二板体(72)之间设有第三缝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骨料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进液管(61)包括主管和若干个分管,分管与换热板(63)一一对应设置,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岩
申请(专利权)人:国电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