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远距离混凝土运输的管片流水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5682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远距离混凝土运输的管片流水线,包括流水线静养区和料斗摆放区,所述料斗摆放区设于所述进模坑道的进口端外侧,所述料斗摆放区设有料斗升降装置,所述振动浇筑区顶部与所述料斗升降装置上部之间通过设于所述流水线静养区上方的桁车轨道相连,所述料斗摆放区通过运输车辆与混凝土搅拌站之间输送混凝土料斗,运输车在料斗摆放区与所述料斗升降装置的暂存机构更换所述混凝土料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桁车、料斗升降装置方便了料斗从运输车辆向振动浇筑区的运输,在不影响混凝土浇筑连续性的情况下,运输车辆也可以只通过四个无法同时进行的过程就能实现两个混凝土料斗的更换,耗时很短,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远距离混凝土运输的管片流水线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铁管片制造领域,涉及一种便于远距离混凝土运输的管片流水线。
技术介绍
在目前国内常见的生产线,管片浇筑工位大多位于生产线中间部位。考虑混凝土运距最短,一般混凝土搅拌站垂直布置在浇筑工位附近,这种布置方式比较适合新建地铁管片厂,但对于由混凝土管桩厂或其它混凝土预制构件厂改造的地铁管片厂,则不是很适合。有些改造厂房与混凝土搅拌站有一定距离,并且由于地形或者已有设施的干扰不便建造直通输送线,因此需要通过运输车辆将装好混凝土原料的混凝土料斗送到管片流水线才能进行浇筑生产,显然现有方式混凝土料斗输送到浇筑工位的时间必须配合生产线的生产速度,但实际使用过程中吊运不便,运输车辆运输时间不稳定都会影响料斗到位的时效性,不是料斗输送不及时延误生产线生产,就是运输车辆到达后料斗料未用尽无法对新来料斗进行送料浇筑,运输车辆需耗时等待,二者都影响了管片生产的效率和连续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远距离混凝土运输的管片流水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料斗运输不便,以及运输车辆与生产线在时间配合上无法保证可靠,常常影响管片生产连续性和生产效率的问题。所述的便于远距离混凝土运输的管片流水线,包括作业区、振动浇筑区、静蒸养区、进模坑道和出模坑道,所述静蒸养区设于所述进模坑道的出口端和所述出模坑道的进口端之间,所述静蒸养区横向并行布设有若干静蒸养线轨道,此外管片流水线还包括流水线静养区和料斗摆放区,所述出模坑道的出口端通过作业线轨道连接到所述进模坑道,所述作业区、所述振动浇筑区和所述流水线静养区沿流水线运行方向依次布置在所述作业线轨道上,所述料斗摆放区设于所述进模坑道的进口端外侧,所述料斗摆放区设有料斗升降装置,所述振动浇筑区顶部与所述料斗升降装置上部之间通过设于所述流水线静养区上方的桁车轨道相连,所述料斗摆放区通过运输车辆与混凝土搅拌站之间输送混凝土料斗,运输车在料斗摆放区与所述料斗升降装置的暂存机构更换所述混凝土料斗。优选的,所述料斗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机构和暂存机构,所述暂存机构包括与所述桁车轨道同向的平移轨道、沿所述平移轨道前后移动的暂存平台和驱动所述暂存平台移动的平移动力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于所述平移轨道中间位置。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门型支架、设于所述门型支架顶部的动力起吊机构、升降支架和升降组件,所述门型支架位于所述的桁车轨道内侧,所述升降支架与所述动力起吊机构的吊缆连接,所述暂存平台位于所述门型支架内部正下方,所述升降组件固定于所述升降支架并向前伸出,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料斗叉和设有挂钩的吊运架,所述挂钩用于钩住所述混凝土料斗上的挂杆,所述料斗叉插入所述混凝土料斗的底部横档下面进行升降。优选的,所述桁车包括承托所述混凝土料斗的承托台,所述承托台中间设有供所述混凝土料斗出料的出料通槽,所述吊运架成对设置且相互间间距大于所述混凝土料斗的宽度,所述料斗叉位于一对吊运架之间且高于所述吊运架,所述吊运架和所述料斗叉之间的高度差大于所述底部横档到所述承托台底部的距离。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后方还设有用于将所述混凝土料斗吊运到所述暂存平台上的吊运装置,所述吊运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桁车轨道上的横向吊运导轨、沿所述横向吊运导轨移动的吊运葫芦和通过吊缆连接所述吊运葫芦的吊运板,所述吊运板底部设有吊起所述混凝土料斗的吊钩。优选的,所述混凝土料斗包括料斗主体、外部框架和出料门,所述料斗主体固定在所述外部框架内侧。所述外部框架包括立方形框体和设于所述立方形框体底部的支撑脚,所述立方形框体底部具有所述底部横档,所述料斗主体上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与所述底部横档同向伸出挂杆。优选的,所述流水线静养区包括自振动浇筑区向进模坑道依次布置的初次收面工位和若干静养工位,所述静养工位不少于3个。优选的,所述作业区自出模坑道起沿所述作业线轨道依次设有脱模工位、清模涂油工位、吊装钢筋笼工位、装预埋件工位、检查工位。优选的,所述静蒸养区为由若干腔室依次组成,所述静蒸养区字所述进模坑道其沿所述静蒸养线轨道方向依次包括有静养保温区、蒸养升温区、蒸养恒温区和蒸养降温区。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通过设置桁车、料斗升降装置方便了料斗从运输车辆向振动浇筑区的运输,在不影响混凝土浇筑连续性的情况下,运输车辆也可以只通过暂存新的混凝土料斗,将新的混凝土料斗升起,将空的混凝土料斗降下并装到运输车辆这四个无法同时进行的过程就能实现两个混凝土料斗的更换,耗时很短,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和可靠性。本专利技术中桁车设于流水线静养区上方,没有占用过多空间。有料的混凝土料斗抬升到承托台和将空的混凝土料斗运到暂存平台可以通过一个升降过程完成,因此大大节约了升降所需的次数和时间。由于升降装置能有足够空位进行暂存和与新混凝土料斗的更换,因此运输车辆能一次运输两个混凝土料斗,也不会因为时间配合问题造成多余混凝土料斗不便存放和影响升降装置工作的问题,容错性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混凝土料斗的结构示意图。图3、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料斗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料斗升降装置,101、平移轨道,102、暂存平台,103、平移动力机构,104、门型支架,105、动力起吊机构,106、升降支架,107、料斗叉,108、吊运架,109、横向吊运导轨,110、吊运葫芦,111、吊运板,2、桁车,21、桁车轨道,22、桁车驱动机构,23、承托台,3、振动浇筑区,4、流水线静养区,41、初次收面工位,42、静养工位,5、进模坑道,6、静蒸养区,61、静养保温区,62、蒸养升温区,63、蒸养恒温区,64、蒸养降温区,7、出模坑道,8、作业区,81、脱模工位,82、清模涂油工位,83、吊装钢筋笼工位,84、装预埋件工位,85、检查工位,9、混凝土料斗,91、外部框架,92、料斗主体,93、出料门,94、挂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如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远距离混凝土运输的管片流水线,包括作业区8、振动浇筑区3、静蒸养区6、进模坑道5和出模坑道7,所述静蒸养区6设于所述进模坑道5的出口端和所述出模坑道7的进口端之间,所述静蒸养区6横向并行布设有若干静蒸养线轨道。管片流水线还包括流水线静养区4和料斗摆放区,所述出模坑道7的出口端通过作业线轨道连接到所述进模坑道5,所述作业区8、所述振动浇筑区3和所述流水线静养区4沿流水线运行方向依次布置在所述作业线轨道上,所述料斗摆放区设于所述进模坑道5的进口端外侧,所述料斗摆放区设有料斗升降装置1,所述振动浇筑区3顶部与所述料斗升降装置1上部之间通过设于所述流水线静养区4上方的桁车轨道21相连,所述料斗摆放区通过运输车辆与混凝土搅拌站之间输送混凝土料斗86,运输车在料斗摆放区与所述料斗升降装置1的暂存机构更换所述混凝土料斗8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远距离混凝土运输的管片流水线,包括作业区(8)、振动浇筑区(3)、静蒸养区(6)、进模坑道(5)和出模坑道(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流水线静养区(4)和料斗摆放区,所述出模坑道(7)的出口端通过作业线轨道连接到所述进模坑道(5),所述作业区(8)、所述振动浇筑区(3)和所述流水线静养区(4)沿流水线运行方向依次布置在所述作业线轨道上,所述料斗摆放区设有料斗升降装置(1),所述振动浇筑区(3)顶部与所述料斗升降装置(1)上部之间通过设于所述流水线静养区(4)上方的桁车轨道(21)相连,所述料斗摆放区通过运输车辆与混凝土搅拌站之间输送混凝土料斗(86),运输车在料斗摆放区与所述料斗升降装置(1)的暂存机构更换所述混凝土料斗(8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远距离混凝土运输的管片流水线,包括作业区(8)、振动浇筑区(3)、静蒸养区(6)、进模坑道(5)和出模坑道(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流水线静养区(4)和料斗摆放区,所述出模坑道(7)的出口端通过作业线轨道连接到所述进模坑道(5),所述作业区(8)、所述振动浇筑区(3)和所述流水线静养区(4)沿流水线运行方向依次布置在所述作业线轨道上,所述料斗摆放区设有料斗升降装置(1),所述振动浇筑区(3)顶部与所述料斗升降装置(1)上部之间通过设于所述流水线静养区(4)上方的桁车轨道(21)相连,所述料斗摆放区通过运输车辆与混凝土搅拌站之间输送混凝土料斗(86),运输车在料斗摆放区与所述料斗升降装置(1)的暂存机构更换所述混凝土料斗(8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远距离混凝土运输的管片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升降装置(1)包括升降机构和暂存机构,所述暂存机构包括与所述桁车轨道(21)同向的平移轨道(101)、沿所述平移轨道(101)前后移动的暂存平台(102)和驱动所述暂存平台(102)移动的平移动力机构(103);所述升降机构设于所述平移轨道(101)中间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远距离混凝土运输的管片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门型支架(104)、设于所述门型支架(104)顶部的动力起吊机构(105)、升降支架(106)和升降组件,所述门型支架(104)位于所述的桁车轨道(21)内侧,所述升降支架(106)与所述动力起吊机构(105)的吊缆连接,所述暂存平台(102)位于所述门型支架(104)内部正下方,所述升降组件固定于所述升降支架(106)并向前伸出,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料斗叉(107)和设有挂钩的吊运架(108),所述挂钩用于钩住所述混凝土料斗(86)上的挂杆(94),所述料斗叉(107)插入所述混凝土料斗(86)的底部横档下面进行升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远距离混凝土运输的管片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桁车(2)还包括承托所述混凝土料斗(86)的承托台(23)和桁车驱动机构(22),所述承托台(23)中间设有供所述混凝土料斗(86)出料的出料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刘立海夏辉周泽哲张志鹏王耐章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安徽混凝土装配化构件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