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那艳龙专利>正文

一种立式可往复的慈竹打篼装置及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5679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慈竹打篼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式可往复的慈竹打篼装置及使用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和无法有效的将盘结的茎须根切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立式可往复的慈竹打篼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壁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所述机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往复机构,所述主动轮通过传动带与往复机构的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往复机构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平衡稳固机构,所述平衡稳固机构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速电机。本发明专利技术避免基坑的产生导致水土流失的问题,同时往复的打篼,可以将盘结的茎须根完全切断,方便了新竹林的正常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可往复的慈竹打篼装置及使用方法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8年06月29日,申请号为CN201810700572.9的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立式可往复的慈竹打篼装置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慈竹打篼
,尤其涉及一种立式可往复的慈竹打篼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慈竹秆纤维韧性强,节稀筒长,是竹编工艺品的上乘材料,单丛茎竹地下茎须根发达,大部分于表层,慈竹砍伐完后留在地面伐桩(竹蒲头)可在地下保持十多年才烂,如不及时处理,则层层盘结合,影响竹笋的形成和竹林生长,应割断竹株与老篼的联系,这叫打篼。如中国专利CN201711475290.5提供了一种全自动多功能竹子采伐碎桩机,该机械可以对竹子采伐和碎桩,该采伐碎桩机虽然可以为竹农减轻劳动强度,但碎桩后会在地面产生一个坑,导致水土流失,挖得越多,水土流失越严重,且慈竹茎须根较为发达,该采伐碎桩机无法有效的将盘结的茎须根切断,影响新竹林的正常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立式可往复的慈竹打篼装置,具备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式可往复的慈竹打篼装置,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内壁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2),所述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主动轮(3),所述机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往复机构(5),所述主动轮(3)通过传动带(4)与往复机构(5)的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往复机构(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平衡稳固机构,所述平衡稳固机构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速电机(7),所述减速电机(7)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8),所述转动杆(8)的底部贯穿并延伸至机体(1)的底部,所述转动杆(8)外表面的中部固定套接有位于机体(1)底部的伐桩磨平机构(10),所述转动杆(8)的底部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可往复的慈竹打篼装置,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内壁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2),所述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主动轮(3),所述机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往复机构(5),所述主动轮(3)通过传动带(4)与往复机构(5)的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往复机构(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平衡稳固机构,所述平衡稳固机构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速电机(7),所述减速电机(7)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8),所述转动杆(8)的底部贯穿并延伸至机体(1)的底部,所述转动杆(8)外表面的中部固定套接有位于机体(1)底部的伐桩磨平机构(10),所述转动杆(8)的底部固定套接有打篼机构(11);所述机体(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2),两个所述支撑杆(12)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提手(13),所述两个所述支撑杆(12)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14),所述支撑腿(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15),所述底座(15)底部的中部活动插接有万向轮(16),所述支撑腿(14)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杆(17);
所述往复机构(5)包括第一齿轮(501)、第二齿轮(504)、齿条(506)和第三齿轮(509),所述第一齿轮(501)的轴心处通过第一转轴(511)活动连接在机体(1)的内壁,所述第二齿轮(504)通过限位轴(505)活动连接在机体(1)的内壁,所述第三齿轮(509)通过第二转轴(512)活动连接在机体(1)的内壁,第一齿轮(501)与第二齿轮(504)啮合,所述第二齿轮(504)与第三齿轮(509)啮合,且第一齿轮(501)、第二齿轮(504)和第三齿轮(509)位于同一水平线,所述第一转轴(511)的外表面分别固定套接有从动轮(502)和第一半齿轮(503),所述从动轮(502)位于第一半齿轮(503)和第一齿轮(501)之间的中部,所述从动轮(502)通过传动带(4)与主动轮(3)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半齿轮(503)的外侧与齿条(506)的一侧啮合,所述齿条(506)的中部开设有限位槽(507),所述限位轴(505)的外表面与限位槽(507)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齿条(50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垫(508),所述齿条(506)的底部与平衡稳固机构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512)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二半齿轮(510),且第二半齿轮(510)与第一半齿轮(503)形状相同;
所述平衡稳固机构包括有横板(601),所述横板(601)的顶部与齿条(506)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横板(601)内部的两侧均镶嵌有滑套(602),所述滑套(60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杆(603),所述滑杆(6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604),所述滑杆(603)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机体(1)的内底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那艳龙
申请(专利权)人:那艳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