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束自动铲斜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5669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束自动铲斜面装置,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部的上料机构、设于上料机构左侧的铲斜面机构和清理机构、设于机架上方用于运输中束的传输机构,所述传输机构将中束从上料机构上依次传输给铲斜面机构和清理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动化程度较高,操作过程无需工作人员参与,安全性及生产效率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束自动铲斜面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妆品包装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中束自动铲斜面装置。
技术介绍
口红管中束是指安装于口红管底座内用于对膏体底托起到导向作用的部件,通常口红管中束上端部为倾斜的斜面,便于使用者涂抹口红。传统割中束斜面主要是通过人工进行切割,导致加工效率低下,并且切割后的中束面较为锋利,很容易导致人员被割伤,造成一定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中束自动铲斜面装置,安全、高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束自动铲斜面装置,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部的上料机构、设于上料机构左侧的铲斜面机构和清理机构、设于机架上方用于运输中束的传输机构,所述传输机构将中束从上料机构上依次传输给铲斜面机构和清理机构;所述传输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上方的传输电机,所述传输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水平设置的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上螺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上部设有手指下降电机,所述手指下降电机的推杆穿过固定座后连接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上螺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下方设有用于夹取中束的第一气动手指;所述铲斜面机构包括夹紧机构和进刀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设于机架中部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靠近机架中部的宽度大于远离机架中部的宽度,所述机架上固定有中束固定气缸,所述中束固定气缸的推杆上固定有L形的推拉板,所述推拉板的水平段与导向槽的底部相平且在推拉板的水平段上固定有圆柱,所述推拉板远离中束固定气缸的一侧滑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夹块固定座,两块所述夹块固定座在推拉板的推拉作用下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所述夹块固定座与导向槽滑动连接,所述夹块固定座靠近导向槽侧壁的一端与导向槽相贴合,所述夹块固定座上设有用于夹紧中束的夹块,所述圆柱位于两个夹块的中部;所述进刀机构包括设于中束固定气缸上方的进刀气缸,所述进刀气缸的推杆上固接有推块,所述推块远离进刀气缸的一端向推块内侧倾斜,所述机架上还设有套设在中束固定气缸外周的底座,所述底座靠近机架中部的一侧设有向机架中部倾斜的斜面,所述斜面上固接有中间块,所述中间块的上方滑动连接有刀架,所述中间块上设有用于刀架缓冲复位的复位机构,所述刀架上可拆卸安装有铲刀,所述刀架靠近推块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与推块相抵靠;所述清理机构包括设于铲斜面机构左侧的第一转向轮,所述第一转向轮用于将中束从竖直状态转至水平状态,所述第一转向轮上设有两个相互垂直且贯穿第一转向轮周向面的圆孔,所述第一转向轮通过固定于机架上的第二转向电机进行驱动,所述第一转向轮的后方设有用于推动中束从第一转向轮的圆孔内移出的第一推料气缸,所述机架上设有毛刷气缸,所述毛刷气缸位于第一推料气缸的左侧,所述毛刷气缸的推杆上设有电机底座,所述电机底座的上方固接有毛刷电机,所述毛刷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毛刷,中束通过平移机构从所述第一转向轮运输至与毛刷位置对应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第一进料轨道,所述第一进料轨道的左端部设有与第一进料轨道相垂直的转向道,所述转向道的前端设有用于推送中束的第二推料气缸,所述转向道的后端设有与第一进料轨道相平行的第二进料轨道,所述第二进料轨道的右侧设有送料气缸,所述送料气缸的推杆处固接有推料块,所述推料块位于第二进料轨道内,所述第二进料轨道的左侧设有第二转向轮,所述第二转向轮用于将中束从水平状态旋转至竖直状态,所述第二转向轮周向面上均布有四个用于固定中束的圆孔,所述第二转向轮通过固定在机架上的第一转向电机驱动,中束经所述转向轮旋转后垂直立于第一丝杆的下方。所述复位机构包括设于中间块内部的圆杆,所述刀架的下部设有凸块,所述圆杆穿过凸块使得刀架沿圆杆方向移动,所述圆杆的外周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刀架和中间块相贴合。所述平移机构包括设于机架上部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一侧设有清理传输气缸,所述清理传输气缸穿过固定架后连接有传输块,所述传输块的下部设有用于将中束从第一转向轮运输至毛刷所在清理工位的第二气动手指。所述推拉板和夹块固定座之间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压块,两个所述压块之间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块与夹块固定座相互固接,所述压块与推拉板之间通过设于推拉板上的滑块和设于压块上的滑道相互滑动连接。当所述夹块固定座运动至导向槽的宽度最短处时,两个所述夹块固定座相互靠近并夹紧中束。所述固定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气动手指之间的间隔与第二转向轮与圆柱之间的间隔、圆柱与第一转向轮之间的间隔相同。所述毛刷远离第二气动手指的一端固定有倒角器。所述铲斜面机构的数量为两组且对称设于传输机构的前后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上料机构、运输机构、铲斜面机构和清理机构实现中束上料、切割、清理及下料的工序,自动化程度较高,操作过程无需工作人员参与,安全性及生产效率较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省略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铲斜面机构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推拉板和压块的配合关系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推拉板和压块配合关系的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铲斜面机构的侧视图;图7位本专利技术刀架与中间块装配的俯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清理机构的俯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清理机构的侧视图。图中:送料气缸1、进刀机构2、进刀气缸21、推块22、推块滑轨23、斜轨24、底座25、斜面251、中间块26、滚轮27、刀座28、铲刀29、刀架210、进刀滑轨211、复位弹簧212、圆杆213、凸块214、第二进料轨道3、第一转向电机4、第一进料轨道5、转向道51、第二转向轮6、圆孔61、传输机构7、传输电机71、第一丝杆72、手指下降电机73、固定座74、第二丝杆75、活动块76、延伸块77、第一气动手指78、铲斜面机构8、中束固定气缸81、夹块固定座82、夹块83、圆柱84、压块85、滑道851、压缩弹簧86、推拉板87、滑块871、隔板88、清理机构9、清理传输气缸91、固定架92、传输块93、毛刷进料轨94、传输轨道95、传输滑块96、毛刷气缸97、第一推料气缸98、导向座99、从动轮910、第二转向电机911、第一转向轮912、电机底座913、毛刷电机914、毛刷915、第二气动手指916、倒角器917、电机固定座10、机架11、导向槽111、出料口112、立柱12、第二推料气缸13、推料块1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9所示,一种中束自动铲斜面装置,包括机架11,设于机架11上部的上料机构、设于上料机构左侧的铲斜面机构8和清理机构9、设于机架11上方用于运输中束的传输机构7,所述传输机构7将中束从上料机构传输给铲斜面机构8进行铲斜面操作,铲斜面机构8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于传输机构7下方的前后面上,由于上料机构的传输速度要大于铲斜面机构8的工作速度,因此传输机构7将上料机构传输的中束依次放置于两个铲斜面机构8内进行作业,然后传输机构7再将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束自动铲斜面装置,包括机架(11),设于机架(11)上部的上料机构、设于上料机构左侧的铲斜面机构(8)和清理机构(9)、设于机架(11)上方用于运输中束的传输机构(7),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机构(7)将中束从上料机构上依次传输给铲斜面机构(8)和清理机构(9);/n所述传输机构(7)包括固定在机架(11)上方的传输电机(71),所述传输电机(71)的输出轴连接有水平设置的第一丝杆(72),所述第一丝杆(72)上螺接有固定座(74),所述固定座(74)的上部设有手指下降电机(73),所述手指下降电机(73)的推杆穿过固定座(74)后连接有第二丝杆(75),所述第二丝杆(75)上螺接有活动块(76),所述活动块(76)的下方设有用于夹取中束的第一气动手指(78);/n所述铲斜面机构(8)包括夹紧机构和进刀机构(2),所述夹紧机构包括设于机架(11)中部的导向槽(111),所述导向槽(111)靠近机架(11)中部的宽度大于远离机架(11)中部的宽度,所述机架(11)上固定有中束固定气缸(81),所述中束固定气缸(81)的推杆上固定有L形的推拉板(87),所述推拉板(87)的水平段与导向槽(111)的底部相平且在推拉板(87)的水平段上固定有圆柱(84),所述推拉板(87)远离中束固定气缸(81)的一侧滑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夹块固定座(82),两块所述夹块固定座(82)在推拉板(87)的推拉作用下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所述夹块固定座(82)与导向槽(111)滑动连接,所述夹块固定座(82)靠近导向槽(111)侧壁的一端与导向槽(111)相贴合,所述夹块固定座(82)上设有用于夹紧中束的夹块(83),所述圆柱(84)位于两个夹块(83)的中部;所述进刀机构(2)包括设于中束固定气缸(81)上方的进刀气缸(21),所述进刀气缸(21)的推杆上固接有推块(22),所述推块(22)远离进刀气缸(21)的一端向推块(22)内侧倾斜,所述机架(11)上还设有套设在中束固定气缸(81)外周的底座(25),所述底座(25)靠近机架(11)中部的一侧设有向机架(11)中部倾斜的斜面(251),所述斜面(251)上固接有中间块(26),所述中间块(26)的上方滑动连接有刀架(210),所述中间块(26)上设有用于刀架(210)缓冲复位的复位机构,所述刀架(210)上可拆卸安装有铲刀(29),所述刀架(210)靠近推块(2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滚轮(27),所述滚轮(27)与推块(22)相抵靠;/n所述清理机构(9)包括设于铲斜面机构(8)左侧的第一转向轮(912),所述第一转向轮(912)用于将中束从竖直状态转至水平状态,所述第一转向轮(912)上设有两个相互垂直且贯穿第一转向轮(912)周向面的圆孔(61),所述第一转向轮(912)通过固定于机架(11)上的第二转向电机(911)进行驱动,所述第一转向轮(912)的后方设有用于推动中束从第一转向轮(912)的圆孔(61)内移出的第一推料气缸(98),所述机架(11)上设有毛刷气缸(97),所述毛刷气缸(97)位于第一推料气缸(98)的左侧,所述毛刷气缸(97)的推杆上设有电机底座(913),所述电机底座(913)的上方固接有毛刷电机(914),所述毛刷电机(914)的输出轴上连接有毛刷(915),中束通过平移机构从所述第一转向轮(912)运输至与毛刷(915)位置对应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束自动铲斜面装置,包括机架(11),设于机架(11)上部的上料机构、设于上料机构左侧的铲斜面机构(8)和清理机构(9)、设于机架(11)上方用于运输中束的传输机构(7),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机构(7)将中束从上料机构上依次传输给铲斜面机构(8)和清理机构(9);
所述传输机构(7)包括固定在机架(11)上方的传输电机(71),所述传输电机(71)的输出轴连接有水平设置的第一丝杆(72),所述第一丝杆(72)上螺接有固定座(74),所述固定座(74)的上部设有手指下降电机(73),所述手指下降电机(73)的推杆穿过固定座(74)后连接有第二丝杆(75),所述第二丝杆(75)上螺接有活动块(76),所述活动块(76)的下方设有用于夹取中束的第一气动手指(78);
所述铲斜面机构(8)包括夹紧机构和进刀机构(2),所述夹紧机构包括设于机架(11)中部的导向槽(111),所述导向槽(111)靠近机架(11)中部的宽度大于远离机架(11)中部的宽度,所述机架(11)上固定有中束固定气缸(81),所述中束固定气缸(81)的推杆上固定有L形的推拉板(87),所述推拉板(87)的水平段与导向槽(111)的底部相平且在推拉板(87)的水平段上固定有圆柱(84),所述推拉板(87)远离中束固定气缸(81)的一侧滑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夹块固定座(82),两块所述夹块固定座(82)在推拉板(87)的推拉作用下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所述夹块固定座(82)与导向槽(111)滑动连接,所述夹块固定座(82)靠近导向槽(111)侧壁的一端与导向槽(111)相贴合,所述夹块固定座(82)上设有用于夹紧中束的夹块(83),所述圆柱(84)位于两个夹块(83)的中部;所述进刀机构(2)包括设于中束固定气缸(81)上方的进刀气缸(21),所述进刀气缸(21)的推杆上固接有推块(22),所述推块(22)远离进刀气缸(21)的一端向推块(22)内侧倾斜,所述机架(11)上还设有套设在中束固定气缸(81)外周的底座(25),所述底座(25)靠近机架(11)中部的一侧设有向机架(11)中部倾斜的斜面(251),所述斜面(251)上固接有中间块(26),所述中间块(26)的上方滑动连接有刀架(210),所述中间块(26)上设有用于刀架(210)缓冲复位的复位机构,所述刀架(210)上可拆卸安装有铲刀(29),所述刀架(210)靠近推块(2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滚轮(27),所述滚轮(27)与推块(22)相抵靠;
所述清理机构(9)包括设于铲斜面机构(8)左侧的第一转向轮(912),所述第一转向轮(912)用于将中束从竖直状态转至水平状态,所述第一转向轮(912)上设有两个相互垂直且贯穿第一转向轮(912)周向面的圆孔(61),所述第一转向轮(912)通过固定于机架(11)上的第二转向电机(911)进行驱动,所述第一转向轮(912)的后方设有用于推动中束从第一转向轮(912)的圆孔(61)内移出的第一推料气缸(98),所述机架(11)上设有毛刷气缸(97),所述毛刷气缸(97)位于第一推料气缸(98)的左侧,所述毛刷气缸(97)的推杆上设有电机底座(913),所述电机底座(913)的上方固接有毛刷电机(914),所述毛刷电机(9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军赵金灿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世宏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