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螺纹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56029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螺纹加工装置,包括台架板,所述台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圆筒,所述台架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与圆筒连通大小适配的通孔,所述台架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竖直滑杆和底杆,所述底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丝杠,所述竖直滑杆的表面设置有刻度标识,所述台架板的下表面且位于圆筒的两侧设置有带动底杆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丝杠的表面套设丝杠螺母。该内螺纹加工装置,针对于先方后圆的加工方式,对横截面为方形的钢柱表面采用多个螺杆带动定位条的方式固定,使其固定时较为方便,便于加工刀头从上方往下进行加工,同时采用伺服驱动电机,带动方形夹持框升降,与数控机床的系统集尘,进行内螺纹加工,防止工件的抖动,提高内螺纹的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螺纹加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内螺纹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内螺纹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内螺纹是指钢筋套筒内部的螺纹,内螺纹牙型槽底可以成圆弧形,如螺纹牙型槽底形状没有规定,车制时可以削平或倒圆。在内螺纹加工时,会产生大量的废屑,废屑会严重影响加工精度,而且,现有的内螺纹加工时,大多是将圆柱状的工件进行夹持,然后在加工,圆柱状的工件夹持过程中,由于表面的弧形面不便于夹持,为内螺纹加工带来了不便,(先方后圆法:先将横截面为方形的钢柱进行内螺纹孔加工,然后在对其进行表面的弧面加工)。因此,我们提出一种针对于先方后圆法提出的内螺纹加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内螺纹加工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螺纹加工装置,包括台架板,所述台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圆筒,所述台架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与圆筒连通大小适配的通孔,所述台架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竖直滑杆和底杆,所述底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丝杠,所述竖直滑杆的表面设置有刻度标识,所述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螺纹加工装置,包括台架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台架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圆筒(2),所述台架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与圆筒(2)连通大小适配的通孔,所述台架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竖直滑杆(3)和底杆(4),所述底杆(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丝杠(5),所述竖直滑杆(3)的表面设置有刻度标识,所述台架板(1)的下表面且位于圆筒(2)的两侧设置有带动底杆(4)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丝杠(5)的表面套设丝杠螺母(6),所述丝杠螺母(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平板(7),所述丝杠(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轴承(8),所述轴承(8)的侧面通过固定柱与竖直滑杆(3)固定连接,所述平板(7)远离丝杠螺母(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螺纹加工装置,包括台架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台架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圆筒(2),所述台架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与圆筒(2)连通大小适配的通孔,所述台架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竖直滑杆(3)和底杆(4),所述底杆(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丝杠(5),所述竖直滑杆(3)的表面设置有刻度标识,所述台架板(1)的下表面且位于圆筒(2)的两侧设置有带动底杆(4)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丝杠(5)的表面套设丝杠螺母(6),所述丝杠螺母(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平板(7),所述丝杠(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轴承(8),所述轴承(8)的侧面通过固定柱与竖直滑杆(3)固定连接,所述平板(7)远离丝杠螺母(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方形夹持框(9),所述方形夹持框(9)通过其表面的夹持架构夹持有方形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螺纹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圆筒(2)两侧的伺服驱动电机(10),所述伺服驱动电机(10)的输出轴与底杆(4)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台架板(1)与底杆(4)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轴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本银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市神飞机械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