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电动轮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5591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电动轮椅,包括轮椅本体支架以及安装在轮椅本体支架上的扶手、坐垫、电机、后轮、前轮、脚踏板,坐垫下部设置减震弹簧,轮椅本体支架上位于轮椅靠背处安装有用于护理人员操作的左右操作把手,其中右操作把手末端安装控制器,轮椅本体支架后部安装用于护理人员站立的站人踏板,控制器与无线AP无线连接,无线AP通过交换机连接租赁管理服务器,控制器与电机电性连接,电机与后轮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的减震弹簧可大大缓冲患者的颠簸。租赁付费系统的添加,可以让轮椅投入到医院共享使用。后操作系统可以实现不用患者操控,只需后面家属或护士操作即可,减轻患者负担同时实现了对护理人员的代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电动轮椅
:本技术涉及轮椅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电动轮椅。
技术介绍
:电动轮椅在普通轮椅基础上,增加电子助力系统,减轻了使用者的体力消耗。智能轮椅在电动轮椅的基础上,增加了定位移动、站立移动、遥控移动以及相关互联网+辅助生活。现有的电动轮椅,座椅是固定的,座椅处理也不是很舒服,且在经过一些不平整的地形时,轮椅颠簸或抖动,会使患者不舒适,久坐在上面,也会发生腿部酸痛或其它部位劳累的感觉。其次,现有轮椅在操控器上没有后端操控,别人不能帮助操控轮椅行走,只有病人自己才能控制,增加了病人的负担。在医院,家属在照顾病人或护士带病人检查或护理时,并没有可方便立刻拿来使用的代步轮椅,单独购买并不划算还不及时,现有技术医院的轮椅没有租赁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电动轮椅,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多功能电动轮椅,包括轮椅本体支架以及安装在轮椅本体支架上的扶手、坐垫、电机、后轮、前轮、脚踏板,所述坐垫下部设置减震弹簧,所述轮椅本体支架上位于轮椅靠背处安装有用于护理人员操作的左右操作把手,其中右操作把手末端安装控制器,所述轮椅本体支架后部安装用于护理人员站立的站人踏板,所述控制器与无线AP无线连接,所述无线AP通过交换机连接租赁管理服务器,所述控制器与电机电性连接,所述电机与后轮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轮椅本体支架内设置电池箱。进一步地,所述站人踏板与下端电池箱后面的连接端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电机设置在电池箱两侧。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包括操作按键、显示屏、中央处理器、无线通信模块、电池控制电路、电源模块,所述操作按键、显示屏、无线通信模块、电池控制电路、电源模块与中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电池控制电路与电池电性连接,所述电池与电机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中央处理器为单片机或者ARM处理器,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为4G/5G模块或者WIFI模块。本技术的优点:本技术的电动轮椅相对于其它轮椅,在座椅的设计上有着很大优点,相对于其它轮椅,该电动轮椅设计的减震弹簧,能够使病人更舒服地久座,且在经过一些颠簸道路时可大大缓冲患者的颠簸。租赁付费系统的添加,可以让轮椅投入到医院共享使用,解决了患者在医院的代步问题,而且方便实用。后操作系统可以实现不用患者操控,只需后面家属或护士操作即可,减轻患者负担同时实现了对护理人员的代步。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轮椅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轮椅租赁系统无线控制框图。图3为本技术的轮椅控制器原理框图。图4为本技术的轮椅控制器电池控制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一种多功能电动轮椅,包括轮椅本体支架1以及安装在轮椅本体支架1上的扶手2、坐垫3、电机4、后轮5、前轮6、脚踏板7,其特征在于,坐垫3下部设置减震弹簧8,轮椅本体支架1上位于轮椅靠背处安装有用于护理人员操作的左右操作把手10,其中右操作把手末端安装控制器9,轮椅本体支架1后部安装用于护理人员站立的站人踏板11,控制器9与无线AP无线连接,无线AP通过交换机连接租赁管理服务器,控制器9与电机4电性连接,电机4与后轮5连接。其中,无线AP为市面上常见无线AP,用于传输租赁管理服务器与轮椅之间的通信信号,型号不做具体限制。其中,轮椅本体支架1内设置电池箱,站人踏板11与下端电池箱后面的连接端相连接,电机4设置在电池箱两侧。如图3所示,控制器9包括操作按键、显示屏、中央处理器、无线通信模块、电池控制电路、电源模块,所述操作按键、显示屏、无线通信模块、电池控制电路、电源模块与中央处理器电连接,电池控制电路与电池电性连接,电池与电机电性连接。其中,中央处理器为市面上常见的单片机、ARM处理器,无线通信模块为4G/5G模块或者WIFI模块。此电动轮椅,为了解决普通电轮椅座位较硬且经过崎岖路面没有缓冲的问题,在轮椅的座位下和底部直接连接的地方,加了一个弹簧缓冲器,通过缓冲的办法,既解决了久座座椅较硬的问题,也解决了轮椅在行驶使用过程种,路况不好的情况下,减轻颠簸对患者造成的影响。该电动轮椅在解决医院有时护士护理或家属照顾患者时的代步问题,在后端加接了站人踏板11,轮椅本体支架1上位于轮椅靠背处安装有用于护理人员操作的左右操作把手10,左右操作把手10之间安装控制器9,从而达到护理的效果,使病人不需要自己动手家属或护士就可以进行操作。且轮椅可租用,输入个人租赁信息后控制器9的显示屏上显示付款二维码,用户只需要用手机扫码支付后,支付信息发送到租赁管理服务器,租赁管理服务器再通过无线AP发送解锁指令到轮椅控制器上的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再将解锁指令传输给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再控制电池控制电路动作,接通电池与电机之间的回路,这样轮椅就可以正常操作。电池控制电路如图4所示,当中央处理器给三极管Q1基极发出高电平信号,三极管Q1导通,继电器K2通电吸合,接插件P2的开关控制端(接在电池与电机回路中)导通,这样电池与电机回路就导通,用户就可以使用。使用后放回原位即可,方便划算,大大解决了患者在医院的代步问题。如图1所示,电动轮椅分为三个部分,上端的整体骨架(座椅、后面的护理操作把手、前面的踏板),下端的电池箱和电机部分,和后端的站人踏板部分。上端骨架和下端有两处支撑,分别在前面的横管部位,和后面电池箱部位。减震弹簧一端处于前端横管上,另一端连接在坐垫3上进行连接配合,达到对座椅的舒缓和减震效果。后端的控制器位于上端护理操作把手上,后端站人踏板与下端电池箱后面的连接端相连接,电机分别连接在电池箱的两侧。护理人员站在站人踏板上操作控制器让轮椅运动,病人坐在轮椅上无需管理,减轻了负担,同时护理人员也一同代步。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电动轮椅,包括轮椅本体支架(1)以及安装在轮椅本体支架(1)上的扶手(2)、坐垫(3)、电机(4)、后轮(5)、前轮(6)、脚踏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3)下部设置减震弹簧(8),所述轮椅本体支架(1)上位于轮椅靠背处安装有用于护理人员操作的左右操作把手(10),其中右操作把手末端安装控制器(9),所述轮椅本体支架(1)后部安装用于护理人员站立的站人踏板(11),所述控制器(9)与无线AP无线连接,所述无线AP通过交换机连接租赁管理服务器,所述控制器(9)与电机(4)电性连接,所述电机(4)与后轮(5)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电动轮椅,包括轮椅本体支架(1)以及安装在轮椅本体支架(1)上的扶手(2)、坐垫(3)、电机(4)、后轮(5)、前轮(6)、脚踏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3)下部设置减震弹簧(8),所述轮椅本体支架(1)上位于轮椅靠背处安装有用于护理人员操作的左右操作把手(10),其中右操作把手末端安装控制器(9),所述轮椅本体支架(1)后部安装用于护理人员站立的站人踏板(11),所述控制器(9)与无线AP无线连接,所述无线AP通过交换机连接租赁管理服务器,所述控制器(9)与电机(4)电性连接,所述电机(4)与后轮(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电动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椅本体支架(1)内设置电池箱。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建民邢立华易豫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特助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