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尼合金与点阵复合增强抑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55912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48
一种阻尼合金与点阵复合增强抑振结构,包括Mn‑Cu阻尼合金基座和设置在Mn‑Cu阻尼合金基座中的点阵结构;Mn‑Cu阻尼合金基座呈多面体空腔结构,包括多个与其他部件装配的安装侧壁,以及多个连接安装侧壁的支撑侧壁;多面体外侧的一安装侧壁上设置有通孔,光学镜片固定在该基座外侧安装平台上,光学基座安装平台固定在设置通孔的安装侧壁上;Mn‑Cu阻尼合金基座多面体空腔结构内侧固定设置成像系统支撑结构,光学镜片通过通孔设置在成像系统的输入光路上;Mn‑Cu阻尼合金基座上支撑侧壁的内部呈点阵结构设置。避免强烈振动、冲击输入传导到光学镜片和成像系统,大幅度提高制导系统在极端服役环境下的高精度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尼合金与点阵复合增强抑振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抑振结构,具体为一种阻尼合金与点阵复合增强抑振结构。
技术介绍
新一代飞行器装备具有极端服役环境如高速、高机动、强振动冲击等;极致轻量化,结构重量在系统占比由30%减少到10%;极端高性能精度、探测能力数量级提升等典型技术特性。探测制导系统一般位于飞行器顶部,是飞行器系统的核心系统,承受高速、高机动飞行器带来的极端力-热载荷。因此,极致轻量化、极端服役环境下的高精度稳定性是制导系统研制的核心难题。新一代飞行器振动、冲击与现役相比成倍提高,结构抑振与高刚度矛盾尤为突出,这对新一代材料与制造工艺提出了巨大挑战。传统探测制导结构研制采用铝合金材料,需要通过增加附加结构强化、隔振等保护措施,功能单一,结构重量大,这在新一代飞行器装备狭小空间、苛刻轻量化指标要求下是无法实现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阻尼合金与点阵复合增强抑振结构,结构重量轻,减振抑振效果显著提高,在恶劣振动、冲击输入下制导系统依然能保持高精度稳定性。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阻尼合金与点阵复合增强抑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Mn-Cu阻尼合金基座(1)和设置在Mn-Cu阻尼合金基座(1)中的点阵结构(4);/n所述Mn-Cu阻尼合金基座(1)呈多面体空腔结构,包括多个与其他部件装配的安装侧壁,以及多个连接安装侧壁的支撑侧壁;多面体外侧的一安装侧壁上设置有通孔,光学镜片(3)固定在该基座外侧安装平台上,光学基座安装平台固定在设置通孔的安装侧壁上;/n所述Mn-Cu阻尼合金基座(1)多面体空腔结构内侧固定设置成像系统支撑结构(2),光学镜片(3)通过通孔设置在成像系统的输入光路上;/n所述Mn-Cu阻尼合金基座(1)上支撑侧壁的内部呈点阵结构(4)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尼合金与点阵复合增强抑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Mn-Cu阻尼合金基座(1)和设置在Mn-Cu阻尼合金基座(1)中的点阵结构(4);
所述Mn-Cu阻尼合金基座(1)呈多面体空腔结构,包括多个与其他部件装配的安装侧壁,以及多个连接安装侧壁的支撑侧壁;多面体外侧的一安装侧壁上设置有通孔,光学镜片(3)固定在该基座外侧安装平台上,光学基座安装平台固定在设置通孔的安装侧壁上;
所述Mn-Cu阻尼合金基座(1)多面体空腔结构内侧固定设置成像系统支撑结构(2),光学镜片(3)通过通孔设置在成像系统的输入光路上;
所述Mn-Cu阻尼合金基座(1)上支撑侧壁的内部呈点阵结构(4)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尼合金与点阵复合增强抑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Mn-Cu阻尼合金基座(1)以阻尼Mn-Cu合金粉末为原材料,通过激光增材技术将阻尼Mn-Cu合金粉末加工为成形层,形层连续叠加形成Mn-Cu阻尼合金基座(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阻尼合金与点阵复合增强抑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Mn-Cu合金粉末的粉末粒径在15um~53um,阻尼Mn-Cu合金粉末中各元素质量配比分别为Mn47~49%、Cu47~49%、AL1~2%、Zn2~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阻尼合金与点阵复合增强抑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Mn-Cu合金粉末激光增材加工的成形层高0.03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阻尼合金与点阵复合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明宪良王耿陈静谭华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