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丹丹专利>正文

一种动脉血气采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5443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脉血气采集器,包括内筒和外筒,内筒一端通过乳头与针头相连,针头包括针栓和针梗,针梗通过针栓与乳头可拆卸式连接,内筒另一端设有活塞杆,活塞杆通过橡胶塞可滑动式设置在内筒内,内筒近针头侧外壁上设置外螺纹;外筒一端开放、另一端设置挡壁,挡壁上开设供乳头滑动的滑道,内筒针头端由外筒开放端穿过滑道,且内筒沿外筒轴向活动设置,滑道宽度大于乳头外径、且小于针栓外径,滑道长度至少使针栓与乳头分离,外筒内壁上设置内螺纹,外筒挡壁内侧设置密封垫。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动脉血气采集器,能有效解决针扎橡皮塞存在的易脱落、有污染、易扎伤以及带帽注射器会增加血标本与空气接触时间,影响分析结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脉血气采集器
本技术涉及采血器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标准预防动脉血气采集标本的专用注射器。
技术介绍
临床上对危重患者进行动脉血气标本采集大多使用市面上5mL的注射器抽取,后用从药瓶上取下的橡皮塞进行封闭来达到与空气隔离的目的,但是针头在扎橡皮塞的过程中,容易扎伤采集的医护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同时橡皮塞多是从加过药的药瓶上取下来的,橡皮塞本身会含有药物,取用过程中工具的不清洁、取下后存放的不合理等因素都会影响血气的正常值,另外橡皮塞在转运途中容易脱落,会导致标本溅洒,污染转运箱和感染收集标本的工作人员。还有一种是采用一种带有帽子的注射器,留取标本后用手去掉针头套上帽子,以此来达到隔离空气的目的,该方法在使用时需要用手去掉针头再套上针帽,去掉针头的过程中极易发生扎伤出现职业暴露,同时在去掉针头再带针帽的间隔里,会增加血标本和空气的接触时间,导致结果不准确。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综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脉血气采集器,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有效解决针扎橡皮塞存在的易脱落、有污染、易扎伤问题,以及解决带帽注射器会增加血标本与空气接触时间,影响分析结果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动脉血气采集器,包括圆筒状的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的一端通过乳头与针头相连,所述乳头设置在内筒中间偏外位置处,所述针头包括一体成型的针栓和针梗,所述针梗通过针栓与所述乳头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内筒的另一端设有活塞杆,活塞杆通过橡胶塞可滑动式设置在内筒内,所述内筒近针头侧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外筒的一端开放、另一端设置有挡壁,所述挡壁上开设有供乳头滑动的滑道,所述内筒的针头端由外筒开放端穿过所述滑道,且内筒沿外筒轴向活动设置,所述滑道的宽度大于乳头的外径、且小于所述针栓的外径,所述滑道长度至少使针栓与乳头分离,所述外筒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外螺纹配合使用的内螺纹,所述外筒的挡壁内侧还设置有用于封堵乳头的密封垫。进一步地方案为,所述密封垫呈环形,环形密封垫与滑道同心布置、且密封垫的半径与所述滑道的半径相同。更进一步地方案为,所述外筒的外壁上设置有防滑纹。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动脉血气采集器,通过设置外筒,并在外筒上设置滑道,利用外筒与内筒螺纹旋转过程产生的轴向距离,推掉针头的针栓,整个操作过程无需用手接触针头,减少针刺伤概率的同时能够提高针头去除速率;同时针头去除后继续旋转,使内筒乳头部分与外筒内设置的密封垫接触,可有效减少乳头处与空气接触的时间,提高标本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最后,该动脉血气采集器使用方便,安全性高,符合医院感染质控原则,可有效减少职业暴露和标本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动脉血气采集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外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动脉血气采集器的剖视图。图中:1.外筒;11.滑道;12.防滑纹;13.内螺纹;14.密封垫;2.内筒;21.乳头;22.针栓;23.针梗;24.橡胶塞;25.活塞杆;26.外螺纹。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具体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技术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技术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图1~3所示,一种动脉血气采集器,包括圆筒状的内筒2和外筒1,内筒2的一端通过乳头21与针头相连,乳头21设置在内筒2中间偏外位置处,针头包括一体成型的针栓22和针梗23,针梗23通过针栓22与乳头21可拆卸式连接,内筒2的另一端设有活塞杆25,活塞杆25通过橡胶塞24可滑动式设置在内筒2内,内筒2近针头侧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26,内筒2外壁上还设置有刻度;外筒1的一端开放、另一端设置有挡壁,挡壁上开设有供乳头21滑动的滑道11,内筒2的针头端由外筒1开放端穿过滑道11,且内筒2沿外筒1轴向活动设置,滑道11的宽度大于乳头21的外径、且小于针栓22的外径,滑道11长度至少使针栓22与乳头21分离,这里可以根据滑道的长度来决定外螺纹的螺距,例如乳头与针栓的接触距离为5mm,滑道(弧线)为1/3圆,那么就需要外螺纹的螺距至少为15mm,外筒1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外螺纹26配合使用的内螺纹13,外筒1的挡壁内侧还设置有用于封堵乳头21的橡胶密封垫14。具体地,密封垫14呈环形,环形密封垫14与滑道同心布置、且密封垫14的半径与滑道11的半径相同,由于内筒乳头始终在滑道所在的环形轨道位置上转动,当乳头由滑道位置进入外筒内底时,乳头前端与橡胶的密封垫接触,即可实现内筒乳头的密封。另外,在外筒1的外壁上设置有防滑纹12,增加旋拧时的摩擦力,提高针头去除效率。本技术动脉血气采集器的使用方法如下:采集血标本后,右手食指、拇指顺时针旋转外筒,乳头沿滑道逆时针滑动,外筒顺时针朝外斜移,斜移过程给针栓一个外力,将针头推出至利器盒,继续顺时针旋转,乳头向内筒侧移动至与外筒的挡壁内侧平齐的同时,密封垫封闭内筒乳头,使血液与空气迅速隔绝,确保标本分析前质量。在取样检验时,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外筒,乳头上移,即可取样化验。附注:使用过程中也可以保持外筒不动,旋转内筒。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获知本技术中记载内容后,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其作出若干同等变换和替代,这些同等变换和替代也应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脉血气采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状的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的一端通过乳头与针头相连,所述乳头设置在内筒中间偏外位置处,所述针头包括一体成型的针栓和针梗,所述针梗通过针栓与所述乳头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内筒的另一端设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通过橡胶塞可滑动式设置在内筒内,所述内筒近针头侧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外筒的一端开放、另一端设置有挡壁,所述挡壁上开设有供乳头滑动的滑道,所述内筒的针头端由外筒开放端穿过所述滑道,且内筒沿外筒轴向活动设置,所述滑道的宽度大于乳头的外径、且小于所述针栓的外径,所述滑道长度至少使针栓与乳头分离,所述外筒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外螺纹配合使用的内螺纹,所述外筒的挡壁内侧还设置有用于封堵乳头的密封垫。/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脉血气采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状的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的一端通过乳头与针头相连,所述乳头设置在内筒中间偏外位置处,所述针头包括一体成型的针栓和针梗,所述针梗通过针栓与所述乳头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内筒的另一端设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通过橡胶塞可滑动式设置在内筒内,所述内筒近针头侧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外筒的一端开放、另一端设置有挡壁,所述挡壁上开设有供乳头滑动的滑道,所述内筒的针头端由外筒开放端穿过所述滑道,且内筒沿外筒轴向活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丹丹
申请(专利权)人:马丹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