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婴幼儿卧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5269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婴幼儿卧床,涉及婴儿用品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床体,所述床体包括水平设置的床板,还包括:检测层,其水平设置于床板上,且检测层上包括有若干构成断路的检测模块,当所述检测模块受导电液体导通时,所述检测模块生成磁力;开关执行层,其水平铺设于床板和检测层之间,且对应检测模块设置有开关模块,所述开关模块基于对应的检测模块是否生成磁力切换开关状态;指示面板,其设置于床体上,对应开关模块设置指示模块,所述指示模块基于开关模块的开关状态对应执行或不执行指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准确指示婴幼儿是否尿床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婴幼儿卧床
本技术涉及婴儿用品,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智能婴幼儿卧床。
技术介绍
婴幼儿,为婴儿和幼儿的统称,婴幼儿是一个受保护的群体,正常婴幼儿每天需要睡眠14至15个小时,由此可见睡眠方面在婴幼儿的成长的重要性。而目前在都市中,婴幼儿的父母工作较忙,无法随时陪伴在婴幼儿的身边。因此婴儿床是每一个有宝宝家庭必备用品之一。而在婴幼儿在婴儿床上睡觉时,常会出现尿床的情况,而一般情况下家长只能通过婴儿表现的行为判断是否尿床,但是不同情况下婴儿的表现不同,家长一般很难马上出婴幼儿是否尿床,而若婴幼儿长时间躺在尿床的婴儿床上,首先舒适性将受到影响,严重时可能对婴儿造成湿疹,因此需要一种能够指示婴儿是否尿床的婴儿床。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婴幼儿卧床,其具有准确指示婴幼儿是否尿床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婴幼儿卧床,包括床体,所述床体包括水平设置的床板,还包括:检测层,其水平设置于床板上,且检测层上包括有若干构成断路的检测模块,当所述检测模块受导电液体导通时,所述检测模块生成磁力;开关执行层,其水平铺设于床板和检测层之间,且对应检测模块设置有开关模块,所述开关模块基于对应的检测模块是否生成磁力切换开关状态;指示面板,其设置于床体上,对应开关模块设置指示模块,所述指示模块基于开关模块的开关状态对应执行或不执行指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婴幼儿尿床时,尿液会流动至检测层的检测模块,由于尿液具有导电性,当检测模块接触到尿液时,检测模块会被导通产生磁力;开关执行层上的开关模块就会在磁力的作用下执行开关的切换,体现在指示面板上就是指示面板上指示模块是否输出指示信号;达到家长能通过指示模块的获取婴儿是否尿床的情况;同时由于本方案中检测模块达到数量不止一个,当婴幼儿尿出的尿液越多时,则对应受尿液接触导通的检测模块数量就会越多,因此本方案除了能够检测出婴幼儿是否尿床之外,还能通过受尿床影响产生的检测模块的数量,精准的判断婴幼儿的尿床程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检测层还包括绝缘的薄膜基材、印刷于薄膜基材上的进电母线、印刷于薄膜基材上的出电母线;所述检测模块包括印刷于薄膜基材上的通电线圈、电连接通电线圈和进电母线之间的直连电极以及一端电连接于通电线圈另一端间隔于出电母线的间隔电极,当出电母线和间隔电极被导通时,所述通电线圈生成磁力。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由于间隔电极和出电母线之间存在间隔,使得在原始情况下通电线圈处于一个断路下;当尿液流至薄膜基材上,将间隔电极和出电母线之间的空隙填补之后,将使得检测模块上的通电线圈被通电,而通电线圈通电后产生磁力,实现对执行开关层内的开关模块进行开关状态的切换;另外,印刷的薄膜基材材料平整,在上面铺设被褥后,对婴幼儿舒适感影响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电母线和间隔电极均设置于薄膜基材的上端面,所述进电母线、直连电极和通电线圈均设置于薄膜基材的下端面;所述间隔电极穿射薄膜基材和所述通电线圈电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尿液是从上往下渗透至检测层上,而模板基材有一定的阻隔性,因此尿液一般只会保持在薄膜基材的上端面;由于进电母线、直连电极和通电线圈均设置于薄膜基材的下端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进电母线和出电母线受尿液影响直接电连接,防止通电线圈出现被短路。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检测层的下端面粘贴有分隔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隔膜将检测层下端面与外界分隔,进一步防止进电母线、直连电极和通电线圈受外界影响造成通电线圈被短路。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电母线包括出电主线和垂直连接于出电主线上且等间隔设置的出电分线;所述间隔电极设置于出电分线的间隔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出电分线平行等间隔的分布,有利于间隔电极在薄膜基材上等间隔的分布且互不影响;且当尿液流至薄膜基材上端面时,间隔电极只要跟两侧的任一出电分线电连接即可,使得间隔电极更易被导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竖直开设于开关执行层内的滑移腔室、竖直滑移于滑移腔室内且可受磁力吸附的导电块以及所述滑移腔室的底部设置有供导电块抵触导通的接电触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关模块在未受检测模块产生的磁力影响时;导电块受重力作用抵接在接电触点上,实现开关模块的导通,而当检测模块产生磁力,导电块被吸附上移,将开关模块断开;实现在磁力状态下和磁力状态下的开关切换;同时由于开关模块设置在腔体内,使得执行开关层端面平整,不会影响婴幼儿躺下时的舒适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开关执行层上端面开设有定位槽,所述检测层嵌合于所述定位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测层嵌合于定位槽,对开关执行层和检测层之间开关模块和检测模块位置实现一一的对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指示模块包括安装于指示面板上的区域指示灯,所述区域指示灯在指示面板上的排布与所述间隔电极在薄膜基材上的排布相似,且一一对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区域指示灯和检测模块的排布相似,便于家长快速查找到婴幼儿尿床的对应位置;并且能够根据区域指示灯亮点的数量分析婴幼儿尿床的情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指示模块还包括总指示灯,当存在至少一个区域指示灯通电时,所述总指示灯通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总指示灯进行总体反馈,方便家长快速获取婴幼儿是否尿床的情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检测层和开关执行层的一侧边沿上均开设有供导线引出的导线槽,所述床板对应导线槽位置开设有供检测层和开关执行层引出的通线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导线槽内的导线直接从床板上的通线孔移走,首先保证婴儿床的美观,其次避免导线从上侧走产生危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多个检测模块的方式,实现对婴儿床上全面尿床的检测,同时还能够尿床的区域进行检测;(2)检测层采用柔性的材料,并且整体电路通过印刷,对婴儿床上婴儿睡眠的舒适度影响小。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中检测层凸显上端面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中检测层凸显下端面的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中开关执行层凸显下端面的示意图;图6为图5中A-A的局部剖视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床板;2、底座;3、护栏;4、床体;5、开关执行层;6、检测层;7、保护层;8、检测模块;9、开关模块;10、薄膜基材;11、进电母线;12、出电母线;13、通电线圈;14、直连电极;15、间隔电极;16、滑移腔室;17、导电块;18、导电部;19、磁力吸附部;20、定位槽;21、指示面板;22、总指示灯;23、区域指示灯;24、导线槽;25、通线孔;26、出电主线;27、出电分线;28、接电触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婴幼儿卧床,包括床体(4),所述床体(4)包括水平设置的床板(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检测层(6),其水平设置于床板(1)上,且检测层(6)上包括有若干构成断路的检测模块(8),当所述检测模块(8)受导电液体导通时,所述检测模块(8)生成磁力;/n开关执行层(5),其水平铺设于床板(1)和检测层(6)之间,且对应检测模块(8)设置有开关模块(9),所述开关模块(9)基于对应的检测模块(8)是否生成磁力切换开关状态;/n指示面板(21),其设置于床体(4)上,对应开关模块(9)设置指示模块,所述指示模块基于开关模块(9)的开关状态对应执行或不执行指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婴幼儿卧床,包括床体(4),所述床体(4)包括水平设置的床板(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检测层(6),其水平设置于床板(1)上,且检测层(6)上包括有若干构成断路的检测模块(8),当所述检测模块(8)受导电液体导通时,所述检测模块(8)生成磁力;
开关执行层(5),其水平铺设于床板(1)和检测层(6)之间,且对应检测模块(8)设置有开关模块(9),所述开关模块(9)基于对应的检测模块(8)是否生成磁力切换开关状态;
指示面板(21),其设置于床体(4)上,对应开关模块(9)设置指示模块,所述指示模块基于开关模块(9)的开关状态对应执行或不执行指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婴幼儿卧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层(6)还包括绝缘的薄膜基材(10)、印刷于薄膜基材(10)上的进电母线(11)、印刷于薄膜基材(10)上的出电母线(12);所述检测模块(8)包括印刷于薄膜基材(10)上的通电线圈(13)、电连接通电线圈(13)和进电母线(11)之间的直连电极(14)以及一端电连接于通电线圈(13)另一端间隔于出电母线(12)的间隔电极(15),当出电母线(12)和间隔电极(15)被导通时,所述通电线圈(13)生成磁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婴幼儿卧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电母线(12)和间隔电极(15)均设置于薄膜基材(10)的上端面,所述进电母线(11)、直连电极(14)和通电线圈(13)均设置于薄膜基材(10)的下端面;所述间隔电极(15)穿射薄膜基材(10)和所述通电线圈(13)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可田李健袁丽洁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正杰智能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