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盐碱地改造用的隔盐疏水颗粒层结构
本技术涉及盐碱地治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盐碱地改造用的隔盐疏水颗粒层结构。
技术介绍
盐碱地是盐类集积的一个种类,是指土壤里面所含的盐分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长,返碱是指盐碱地深层的盐分为水溶解后,因毛细管作用而上升到土壤表面。严重时形成一层白色结晶。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盐碱地的面积为9.5438亿公顷,其中我国为9913万公顷。各种盐碱土都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其形成的实质主要是各种易溶性盐类在地面作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的重新分配,从而使盐分在集盐地区的土壤表层逐渐积聚起来。采用改良表层盐碱地土壤技术或客土技术是盐碱地常用的改良方法,但是到改良后期,随着地表水分蒸发强烈,地下水中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而聚集在土壤表层,土壤出现再次返盐碱状况,可能导致改良工作的失败。因此治理盐碱地,必须长期有效控制和治理土壤中垂直向和平面向的盐碱返升。目前,设置隔盐层是防止盐碱地中盐碱返升的一种主要技术,隔盐层通常是由水泥砂浆、不透水塑料布组成的隔水隔气层。水泥砂浆和不透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盐碱地改造用的隔盐疏水颗粒层结构,其特征在于,由基土层、铺设于基土层上的隔盐疏水颗粒层以及铺设于隔盐疏水颗粒层上的覆土层构成;所述的隔盐疏水颗粒层由疏水/超疏水颗粒组成,所述的疏水/超疏水颗粒的表面具有疏水/超疏水性能;/n所述的疏水/超疏水颗粒为具有疏水或超疏水性能的颗粒,包括防渗透气砂;/n疏水/超疏水颗粒的水滴接触角范围为100°~170°;/n疏水/超疏水颗粒的粒径范围为0.1mm~20mm;/n隔盐疏水颗粒层的厚度范围为1mm~100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盐碱地改造用的隔盐疏水颗粒层结构,其特征在于,由基土层、铺设于基土层上的隔盐疏水颗粒层以及铺设于隔盐疏水颗粒层上的覆土层构成;所述的隔盐疏水颗粒层由疏水/超疏水颗粒组成,所述的疏水/超疏水颗粒的表面具有疏水/超疏水性能;
所述的疏水/超疏水颗粒为具有疏水或超疏水性能的颗粒,包括防渗透气砂;
疏水/超疏水颗粒的水滴接触角范围为100°~170°;
疏水/超疏水颗粒的粒径范围为0.1mm~20mm;
隔盐疏水颗粒层的厚度范围为1mm~10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