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粪机行程保护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4770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清粪机行程保护电路,属于设备控制技术领域。该电路由四个位置触发电路、两个越位保护电路、电机正转通电电路、电机反转通电电路和驱动芯片组成;所述两个越位保护电路分别与驱动芯片连接,每个越位保护电路连接分别与两个位置触发电路连接;所述驱动芯片分别与电机正转通电电路和电机反转通电电路连接,驱动电机正转或反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限位器触发行程开关,驱动芯片驱动电机正反转,从而实现清粪机的正常工作,避免清洁系统因刮粪板的越位造成系统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清粪机行程保护电路
本技术属于设备控制
,涉及一种清粪机行程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养猪场规模的扩大,养猪场的粪便清理工作量也逐渐增大。原始的人工清理,不仅人工成本高,而且清理效率很低,无法满足养猪场的高效运作。目前,已逐渐出现自动控制的清粪机系统,如图1所示,该系统置于猪圈的下层,猪的粪便从上层掉落到本系统所在的清洁层后,电机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定时启动,带动牵引绳交替正转反转,从而使得刮粪板向两端运动将粪便刮向两端汇入排污道排走。但是当控制器出现死机等异常情况时,其软件控制无法正确运行;或者清粪机系统需要手动模式操作时,刮粪板的停止位置如果出现越位,将会导致刮粪板经常与转角轮相撞,使得整个系统经常出现故障损坏,更换频繁,大大增加了更换系统的成本,影响养猪场的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粪机行程保护电路,实现清粪系统的行程越位保护,避免清粪系统因为刮粪板的越位造成系统损坏。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清粪机行程保护电路,由四个位置触发电路、两个越位保护电路、电机正转通电电路、电机反转通电电路和驱动芯片组成;所述两个越位保护电路分别与驱动芯片连接,每个越位保护电路连接分别与两个位置触发电路连接;所述驱动芯片分别与电机正转通电电路和电机反转通电电路连接,以驱动清粪机的电机正转或反转。进一步,所述位置触发电路由触发开关、电阻R101、电阻R105、电阻R109、电阻R113、电容C57、电容C61、二极管D18、二极管D22和光电耦合器U11组成;所述触发开关一端接地,另一端依次与电阻R101,以及二极管D18的正极、电容C57的一端、光电耦合器U11的阴极(引脚2)连接,所述二极管D18的负极、电容C57的另一端和光电耦合器U11的阳极(引脚1)均与直流电源电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U11的集电极(引脚4)与电阻R105的一端和二极管D22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22的负极与电阻R109的一端连接,电阻R109的另一端与电阻R113连接后接地,电阻R113两端并联有电容C61;所述光电耦合器U11的发射极(引脚3)接地。进一步,所述位置触发电路所接直流电源为5V直流电。进一步,所述越位保护电路由二极管D39、二极管D40、电阻R166、电阻R173、电阻R175、电容C127、三极管Q2和MOS场效应管Q4组成;所述二极管D39和二极管D40的正极分别与两个位置触发电路中光电耦合器U11的集电极(引脚4)连接,负极与电阻R166一端连接,电阻R166的另一端与电容C127的一端、电阻R173的一端、MOS场效应管Q4的栅极(引脚1)连接,电容C127和电阻R17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75一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另一端接接电源;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MOS场效应管Q4的漏极(引脚3)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驱动芯片连接;所述MOS场效应管Q4的源极(引脚2)与电源电连接。进一步,所述越位保护电路所接电源为3.3V直流电。进一步,所述电机正/反转通电电路由二极管D43、二极管D48、熔丝F6和中间继电器J2组成;所述中间继电器J2中线圈的一端(引脚1)和二极管D43的正极均与驱动芯片连接;所述中间继电器J2中线圈的另一端(引脚13)、中间继电器J2的一个常开接触点(引脚7)、二极管D43的负极和二极管D48的负极均与24V直流电连接;所述中间继电器J2的另一个常开接触点(引脚5)与二极管D48的正极连接,并通过熔丝F6与电机通电接触器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保护电路能实现对清粪系统的行程保护,避免清粪系统因刮粪板的越位造成系统损坏。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图1为自动清粪系统示意图;图2为清粪机行程保护电路连接关系图;图3为四个位置触发电路图;图4为两个越位保护电路图;图5为电机正/反通电电路图;图6为驱动芯片连接示意图。附图标记:1-电机,2-排污道,3-牵引绳,4-刮粪板,5-转角轮,6-限位器,SQ_A1、SQ_B1–限位开关,SQ_A2、SQ_B2-越位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请参阅图1~图6,为一种清粪机行程保护电路,由四个位置触发电路、两个越位保护电路、电机正转通电电路、电机反转通电电路和驱动芯片组成;如图2所示,两个越位保护电路分别与驱动芯片连接,每个越位保护电路连接分别与两个位置触发电路连接;驱动芯片分别与电机正转通电电路和电机反转通电电路与驱动芯片连接,驱动电机正转或反转;驱动芯片与每个越位保护电路的连接处通过电阻(R164或R165)接地。如图3所示,四个位置触发电路电路结构相同,触发开关SQ_A1、SQ_B1均为限位开关,触发开关SQ_A2、SQ_B2均为越位开关,触发开关未被触发时为常闭状态,以其中以一个位置触发电路为例,其由触发开关(限位开关SQ_A1)、电阻R101、电阻R105、电阻R109、电阻R113、电容C57、电容C61、二极管D18、二极管D22和光电耦合器U11组成;所述触发开关SQ_A1一端接地,另一端依次与电阻R101,以及二极管D18的正极、电容C57的一端、光电耦合器U11的阴极(引脚2)连接,所述二极管D18的负极、电容C57的另一端和光电耦合器U11的阳极(引脚1)均与5V直流电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U11的集电极(引脚4)与电阻R105的一端和二极管D22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22的负极与电阻R109的一端连接,电阻R109的另一端与电阻R113连接后接地,电阻R113两端并联有电容C61;所述光电耦合器U11的发射极(引脚3)接地。限位开关SQ_A1打开后,光电耦合器U11输出端SQ_AINI为高电平。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清粪机行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电路由四个位置触发电路、两个越位保护电路、电机正转通电电路、电机反转通电电路和驱动芯片组成;所述两个越位保护电路分别与驱动芯片连接,每个越位保护电路连接分别与两个位置触发电路连接;所述驱动芯片分别与电机正转通电电路和电机反转通电电路连接,以驱动清粪机的电机正转或反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粪机行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电路由四个位置触发电路、两个越位保护电路、电机正转通电电路、电机反转通电电路和驱动芯片组成;所述两个越位保护电路分别与驱动芯片连接,每个越位保护电路连接分别与两个位置触发电路连接;所述驱动芯片分别与电机正转通电电路和电机反转通电电路连接,以驱动清粪机的电机正转或反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粪机行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触发电路由触发开关、电阻R101、电阻R105、电阻R109、电阻R113、电容C57、电容C61、二极管D18、二极管D22和光电耦合器U11组成;所述触发开关一端接地,另一端依次与电阻R101,以及二极管D18的正极、电容C57的一端、光电耦合器U11的阴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8的负极、电容C57的另一端和光电耦合器U11的阳极均与直流电源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U11的集电极与电阻R105的一端和二极管D22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22的负极与电阻R109的一端连接,电阻R109的另一端与电阻R113连接后接地,电阻R113两端并联有电容C61;所述光电耦合器U11的发射极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清粪机行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触发电路所接直流电源为5V直流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粪机行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越位保护电路由二极管D39、二极管D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家强周保红薛显云孔庆刚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美特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