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线缆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4757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铁路专用电器配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可拆卸线缆卡具,包括基座和扣板,所述扣板两边设有鱼刺卡扣,鱼刺卡扣两侧为突出的鱼刺棱边,所述基座两侧设有用于卡接鱼刺卡扣的卡槽,卡槽入口两侧设有防鱼刺棱边脱离卡槽的档条;所述鱼刺卡扣外侧的卡槽壁上设有U形缺口,U形缺口内设有活动板,活动板一端固定到U形缺口内底部;鱼刺棱边上设有棱边缺口,所述活动板内侧设有卡于棱边缺口处的凸棱,所述活动板活动端向外拉动时,凸棱脱离棱边缺口,使鱼刺卡扣与卡槽之间可沿鱼刺棱边长度方向移动。该线缆卡具的扣板与基座之间卡接牢固,扣板不易脱离基座,同时,扣板与基座之间可拆卸重复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拆卸线缆卡具
本技术涉及铁路专用电器配件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可拆卸线缆卡具。
技术介绍
光缆、电缆、漏缆等线缆在敷设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卡具进行固定、整理。目前,为了方便拆卸,常用的卡具通常是通过扣板扣接到基座上形成的,如申请号为201310347813.3、名称为一种铁路通信漏泄同轴电缆用夹具的专利文件公开的线缆卡具,这种卡具的扣板与基座之间是扣接连接的,扣板与基座之间具有一定的活动余量,导致扣板有较大的回程。若安装的线缆外径大于基座设定内径,那么扣板极有可能无法扣到基座上;而若安装的线缆外径小于基座设定内径,那么安装的线缆不能顶撑扣板,使扣板与基座之间无法卡紧,稍有抖动就会使扣板脱离基座。此外,这类卡具不但夹持稳定性无法保证,其扣板中部一旦断裂,就有掉落到轨道上的风险,具有安全隐患。目前,市面上有一种扣板与基座固定死的夹具,可解决夹持稳定性的问题,然而,这类夹具无法拆卸,检修不便,为一次性用品,浪费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拆卸线缆卡具,该线缆卡具的扣板与基座之间卡接牢固,扣板不易脱离基座,同时,扣板与基座之间可拆卸重复使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拆卸线缆卡具,包括基座和扣板,所述扣板两边设有鱼刺卡扣,鱼刺卡扣两侧为突出的鱼刺棱边,所述基座两侧设有用于卡接鱼刺卡扣的卡槽,卡槽入口两侧设有防鱼刺棱边脱离卡槽的档条;所述鱼刺卡扣外侧的卡槽壁上设有U形缺口,U形缺口内设有活动板,活动板一端固定到U形缺口内底部,活动板的活动端延伸出U形缺口的开口;与U形缺口相对应的鱼刺棱边上设有棱边缺口,所述活动板内侧设有卡于棱边缺口处的凸棱,所述活动板活动端向外拉动时,凸棱脱离棱边缺口,使鱼刺卡扣与卡槽之间可沿鱼刺棱边长度方向移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活动板两侧与U形缺口之间的间隙为1~3mm。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活动板伸出U形缺口开口的长度为1~10mm。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活动板的宽度为档条宽度的0.4~0.6倍。进一步的,所述鱼刺卡扣为双鱼刺卡扣,即其两侧分别设有两条平行的鱼刺棱边。更进一步的,所述棱边缺口仅设置在鱼刺卡扣外侧上方的鱼刺棱边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线缆卡具扣板回程大导致扣板与基座连接不牢固的问题,又实现了基座与扣板的可拆卸连接,实用性强。其基座与扣板之间为双鱼刺状的卡接结构,稳定性极好。而其基座卡槽上设活动板,通过拉动活动板上部,即可使凸棱脱离棱边缺口,进而消除了扣板与基座之间长度方向的限位,使鱼刺卡扣与卡槽之间可沿鱼刺棱边长度方向移动,扣板与基座实现脱离,整个拆卸操作简单,可重复多次拆卸,稳定性和后期检修维护都有保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基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基座主视图;图6为本技术基座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扣板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扣板剖视图;图9为本技术但鱼刺棱边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1-基座,2-扣板,3-鱼刺卡扣,31-鱼刺棱边,32-棱边缺口,4-卡槽,41-档条,42-卡条,43-限位卡槽,5-U形缺口,6-活动板,61-凸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安装稳定性强且可拆卸维护的线缆卡具。现有技术中,所述夹具通常包括基座1和扣板2,基座和扣板之间连接后即围合形成线缆夹持槽。基座与扣板之间的连接方式多种多样,其中一种外形美观、卡接方便的方式则是在扣板两边设有鱼刺卡扣3,而基座对应的则设有卡槽4,卡槽的槽口两侧设有档条41,如此,鱼刺卡扣3通过档条卡入卡槽4实现固定。然而,这种卡接方式,若要实现鱼刺卡扣3能顺利卡入卡槽4,卡槽深度必然较大,如此,即导致扣板与基座之间具有活动余量,扣板有较大的回程,从而使扣板与基座之间无法锁紧,夹持线缆稍有抖动就容易撞击扣板、使扣板脱离基座,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本实施例在上述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具体来说,参见图1~图8,所述鱼刺卡扣3呈鱼刺形,两侧为突出的鱼刺棱边31,为了消除回程的影响,所述鱼刺卡扣2为双鱼刺卡扣,即其两侧分别设有两条平行的鱼刺棱边31。与此同时,所述卡槽4内两侧则设有卡条42,卡槽4内同侧的档条41与卡条42之间为限位卡槽43,扣板2扣合到基座1上后,上方的鱼刺棱边31与限位卡槽过盈配合,而下部的鱼刺棱边则卡于卡条42下方的卡槽4内。为了便于安装,上部的鱼刺棱边31侧面与下表面之间弧形过渡,且所述卡条42上表面为弧形面,该结构设置,可便于上方的鱼刺棱边能顺利卡入限位卡槽43。同时,为了使扣板2更稳定的卡在基座1上,所述档条41下表面与上方鱼刺棱边上表面之间啮合相接。同时,所述卡条与下方的鱼刺棱边也是如此啮合的。为了确保安装稳定性,扣板2与基座卡接稳固,而在检修的时候又能拆卸,所述鱼刺卡扣3外侧的卡槽4壁上设有U形缺口5,U形缺口内设有活动板6,活动板一端固定到U形缺口内底部,活动板的活动端延伸出U形缺口的开口。上方的鱼刺棱边31上设有棱边缺口32,所述活动板6内侧设有卡于棱边缺口处的凸棱61。如此,当所述活动板6活动端向外拉动时,凸棱脱离棱边缺口,即可消除扣板与基座之间长度方向的限位,使鱼刺卡扣与卡槽之间可沿鱼刺棱边长度方向移动,扣板与基座实现脱离。整个拆卸操作简单,可重复多次拆卸,稳定性和后期检修维护都有保障。所述活动板6两侧与U形缺口5之间的间隙为1~3mm,即不影响活动板6的活动,又不增加制造难度。同时,所述活动板6伸出U形缺口5开口的长度为1~10mm为佳,可在不增加材料的同时,确保能够手动掰动活动板。为了确保活动板6既能被掰动,但又不会被掰断或者掰变形,所述活动板6的宽度为档条41宽度的0.4~0.6倍为佳。除此之外,本实施例的结构同样适用于如图9所示的单鱼刺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拆卸线缆卡具,包括基座(1)和扣板(2),所述扣板两边设有鱼刺卡扣(3),鱼刺卡扣两侧为突出的鱼刺棱边(31),所述基座两侧设有用于卡接鱼刺卡扣的卡槽(4),卡槽入口两侧设有防鱼刺棱边脱离卡槽的档条(41);其特征在于,所述鱼刺卡扣(3)外侧的卡槽(4)壁上设有U形缺口(5),U形缺口内设有活动板(6),活动板一端固定到U形缺口内底部,活动板的活动端延伸出U形缺口的开口;与U形缺口相对应的鱼刺棱边(31)上设有棱边缺口(32),所述活动板(6)内侧设有卡于棱边缺口处的凸棱(61),所述活动板(6)活动端向外拉动时,凸棱脱离棱边缺口,使鱼刺卡扣与卡槽之间可沿鱼刺棱边长度方向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拆卸线缆卡具,包括基座(1)和扣板(2),所述扣板两边设有鱼刺卡扣(3),鱼刺卡扣两侧为突出的鱼刺棱边(31),所述基座两侧设有用于卡接鱼刺卡扣的卡槽(4),卡槽入口两侧设有防鱼刺棱边脱离卡槽的档条(41);其特征在于,所述鱼刺卡扣(3)外侧的卡槽(4)壁上设有U形缺口(5),U形缺口内设有活动板(6),活动板一端固定到U形缺口内底部,活动板的活动端延伸出U形缺口的开口;与U形缺口相对应的鱼刺棱边(31)上设有棱边缺口(32),所述活动板(6)内侧设有卡于棱边缺口处的凸棱(61),所述活动板(6)活动端向外拉动时,凸棱脱离棱边缺口,使鱼刺卡扣与卡槽之间可沿鱼刺棱边长度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线缆卡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衍鹏叶生滨曹冉余成荣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联畅铁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