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4691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该显示装置包括:第一连接部,其包括多个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包括平坦部和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高度大于预设高度;柔性连接器,包括多个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与所述连接端子对应,所述导电端子具有一开口区,所述开口区用于容纳对应连接端子的凸起部,且所述导电端子与对应的连接端子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能够提高连接的可靠性和产品良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本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为了适应高分辨率的需求,在显示装置的绑定过程中,通过将连接端子与柔性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绑定,连接端子通常设于显示面板或者驱动芯片上,然而目前连接端子之间的间距以及宽度的设计越来越窄。如图1所示,以显示面板上的连接端子为例,现有的显示面板10中的连接端子111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柔性连接器20的导电端子211的截面形状也为矩形,压合时接触面积小,造成一些连接端子上未覆盖导电粒子101,从而造成不可修复的缺陷,降低了连接的可靠性和产品良率。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能够提高连接的可靠性和产品良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连接部,其包括多个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包括平坦部和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高度大于预设高度;柔性连接器,包括多个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与所述连接端子对应,所述导电端子具有一开口区,所述开口区用于容纳对应连接端子的凸起部,且所述导电端子与对应的连接端子电性连接。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上述任意一种显示装置。本技术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包括第一连接部,其包括多个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包括平坦部和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高度大于预设高度;柔性连接器,包括多个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与所述连接端子对应,所述导电端子具有一开口区,所述开口区用于容纳对应连接端子的凸起部,且所述导电端子与对应的连接端子电性连接;由于对连接端子和导电端子的形状进行改进,因此增大了与导电端子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连接的可靠性和产品良率。【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显示面板的焊接区域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连接端子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显示面板的焊接区域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显示面板的焊接区域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技术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技术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技术,而非用以限制本技术。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以相同标号表示。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请参照图2至图6,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包括:第一连接部10和柔性连接器20,本实施例以第一连接部10为显示面板的焊接区域为例。结合图1和图2,第一连接部10包括多个连接端子16,所述连接端子16包括平坦部161和凸起部162,所述凸起部162的高度大于预设高度。在一实施方式中,该预设高度比如为导电粒子30的长轴的长度,导电粒子30的长轴的长度约3.5μm。柔性连接器20包括多个导电端子21,所述导电端子21与所述连接端子16对应,所述导电端子21具有一开口区201,所述开口区201用于容纳对应连接端子16的凸起部162,且所述导电端子21与对应的连接端子16电性连接。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口区201的容积大于所述凸起部21的体积,从而使得导电端子与连接端子之间形成间隙,便于提高压合的良率,所述导电端子21与所述连接端子16之间的间隙大于预设间隙,该预设间隙大于或等于单个导电粒子30的长轴的长度。尽管图2中仅示出一个连接端子和导电端子,但是并不能对本技术构成限定。结合图3和图4,所述凸起部162包括顶部31和第一周缘部32,所述第一周缘部32与所述平坦部161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θ小于预设角度。也即所述第一周缘部32与所述平坦部161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斜面的倾角。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凸起部162的纵截面形状为梯形。返回图2,所述导电端子21包括底部221和第二周缘部222,所述第二周缘部222的一端与所述底部221连接,所述底部221与所述顶部31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周缘部222与所述第一周缘部32电性连接。所述显示面板的截面结构包括:衬底基板11、缓冲层12以及第二金属层(图中未示出)。缓冲层12设于所述衬底基板11上;所述缓冲层12与设定区域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凸起结构121;设定区域用于形成凸起结构121。第二金属层设于所述缓冲层12上,所述第二金属层包括连接端子16。其中第一金属层与缓冲层12之间还可设置有第一栅绝缘层13、第二栅绝缘层14以及绝缘层15。可以理解的,在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还可设置有第一金属层以及半导体层,其中第一金属层用于形成栅极,第二金属层还用于形成源漏极。本实施例的连接端子16由显示区域的第二金属层延伸出来形成,第二金属层在连接端子对应的区域向上凸起,凸起高度≥3.5μm,从而可以容纳完整的导电粒子。结合图4,在俯视角下,本实施例的连接端子形成三个面:平坦部161所在的平面,凸起部162的顶部31所在的平面以及凸起部162的周缘部32所在的平面,周缘部32包括两个沿水平方向排布的第一侧壁321以及两个沿竖直方向排布的第二侧壁322,第一侧壁321和第二侧壁322的倾角分别为θ1和θ2。其中平坦部161所在的平面的长度为L,平坦部161所在的平面的宽度为W,连接端子的整体高度为H,通过减小斜面倾角θ,则本实施例的连接端子16的面积增加量ΔS如下式所示:ΔS=2S321(1-cosθ1)+2S322(1-cosθ2)S321、S322分别表示第一侧壁321和第二侧壁322的面积,由此可见,通过减小斜面的倾角θ,从而能够进一步增大连接端子有效压合面积,也即增大了与导电端子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如图5和图6所示,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凸起部162的纵截面形状还可为三角形、半椭圆形以及半圆形中的至少一种。其中,为了进一步提高连接的稳定性,所述导电端子21的形状与所述凸起部162的形状匹配。所述导电端子21的纵截面形状也包括梯形、三角形、半椭圆形以及半圆形中的至少一种。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10也可为驱动芯片,此时连接端子可为驱动芯片上的引脚。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上述任意一种显示装置。由于将连接端子的形状进行改进,具体地连接端子包括平坦部和凸起部,且凸起部的高度大于预设高度;此外导电端子对应设置有开口区,因此增大了与导电端子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连接的可靠性和产品良率。本技术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包括第一连接部,其包括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连接部,其包括多个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包括平坦部和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高度大于预设高度;/n柔性连接器,包括多个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与所述连接端子对应,所述导电端子具有一开口区,所述开口区用于容纳对应连接端子的凸起部,且所述导电端子与对应的连接端子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连接部,其包括多个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包括平坦部和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高度大于预设高度;
柔性连接器,包括多个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与所述连接端子对应,所述导电端子具有一开口区,所述开口区用于容纳对应连接端子的凸起部,且所述导电端子与对应的连接端子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起部包括第一周缘部,所述第一周缘部与所述平坦部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预设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区的容积大于所述凸起部的体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还包括顶部,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底部和第二周缘部,所述第二周缘部的一端与所述底部连接,所述底部与所述顶部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周缘部与所述第一周缘部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磊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