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封装盒以及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4669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封装盒以及电池,所述电池封装盒包括外壳主体(12),所述外壳主体能够围设在电池极组(22)的外部并能够支撑所述电池极组,并且所述外壳主体具有彼此相对的两个端口,所述外壳主体包括第一拼合部(120)和能够与所述第一拼合部相拼合的第二拼合部(122),所述第一拼合部和所述第二拼合部共同拼合形成所述外壳主体。该电池封装盒不易划伤装配到其中的电池极组。通过在电池中设置上述电池封装盒,可便于电池极组的装配,并且使得电池极组在装配过程中不易受到划伤,同时使得电池封装盒和电池极组在尺寸上更加相适配,由此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封装盒以及电池
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
,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封装盒以及电池。
技术介绍
动力电池即为工具提供动力来源的电源,多指为电动汽车、电动列车、电动自行车、高尔夫球车提供动力的蓄电池。以锂电池为例,因其能量密度高、结构简单和扩容方便等优点,逐渐成为市场主流产品。在锂电池的装配过程中,极组入壳是一个重要环节。以方形锂电池的装配过程为例,极组入壳方式是将极组通过送料机构装入电池壳体,其中,电池壳体是预先制备的顶部具有入口箱体,极组通过所述入口装入电池壳体中后,再进行封盖焊接。极组在装配的过程中极易被电池壳体划伤,尤其是极组的极耳设置在极组的相应的端部的时候,电池壳体更容易划伤极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电池的极组在装配入壳的过程中极易被壳体划伤的问题,提供电池封装盒,该电池封装盒不易划伤装配到其中的电池极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封装盒,所述电池封装盒包括外壳主体,所述外壳主体能够围设在电池极组的外部并能够支撑所述电池极组,并且所述外壳主体具有彼此相对的两个端口,所述外壳主体包括第一拼合部和能够与所述第一拼合部相拼合的第二拼合部,所述第一拼合部和所述第二拼合部共同拼合形成所述外壳主体。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拼合部和能够与第一拼合部相拼合的第二拼合部,并且在第一拼合部与第二拼合部彼此相互拼合后,外壳主体具有彼此相对的两个端口,从而能够在将电池极组放置在其中一个拼合部如第一拼合部后,再使得另一个拼合部如第二拼合部与第一拼合部相拼合,这样,可使得外壳主体不易划伤电池极组,尤其是在电池极组较长如大于600毫米的情况下,减少电池极组装配入壳时受到划伤的几率,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优选地,所述第一拼合部包括能够支撑所述电池极组的底板和与所述底板成角度连接的第一侧板;所述第二拼合部包括能够盖设在所述电池极组上方的顶板以及与所述顶板成角度连接且与所述第一侧板相对设置的第二侧板。优选地,所述第一拼合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上的第一翻折边,所述第一翻折边设置为能够与所述顶板相贴合;和/或所述第二拼合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上的第二翻折边,所述第二翻折边设置为能够与所述底板相贴合优选地,所述第一拼合部包括能够支撑所述电池极组的支撑底板;所述第二拼合部包括能够盖设在所述电池极组上方的遮盖板和连接于所述遮盖板的一对侧板,一对所述侧板分别相对设置在所述遮盖板的彼此相对的两侧。优选地,所述第二拼合部包括设置在所述侧板上的能够与所述支撑底板相贴合的第三翻折边。优选地,所述第一拼合部包括能够支撑所述电池极组的承载底板和连接于所述承载底板的一对连接侧板,一对所述连接侧板分别相对设置在所述承载底板的彼此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二拼合部包括能够盖设在所述电池极组的上方的上盖。优选地,所述上盖包括位于所述电池极组上方的上盖主体和设置在所述上盖主体上的上盖翻折边,所述上盖翻折边设置为能够与所述连接侧板相贴合。优选地,所述上盖翻折边设置为朝向所述外壳主体外延伸,所述第二拼合部包括与所述上盖翻折边成角度连接的第一凸台;所述第一拼合部包括成角度设置在所述连接侧板的能够阻挡所述第一凸台脱出的第二凸台。优选地,所述电池封装盒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侧板和所述上盖之间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凸台和供所述限位凸台插入的限位凹槽,其中:所述限位凸台设置于相应的所述连接侧板,所述限位凹槽设置于所述上盖,或者,所述限位凸台设置于所述上盖,所述限位凹槽设置于相应的所述连接侧板。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池,所述电池包括本技术所提供的电池封装盒和装配在所述电池封装盒内的电池极组。通过在电池中设置本技术所提供的电池封装盒,可便于电池极组的装配,并且使得电池极组在装配过程中不易受到划伤,同时使得电池封装盒和电池极组在尺寸上更加相适配,由此来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电池封装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所示的电池封装盒的第一拼合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所示的电池封装盒的第二拼合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另一优选实施方式的电池封装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所示的电池封装盒的第一拼合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4中所示的电池封装盒的第二拼合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另一优选实施方式的电池封装盒的装配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另一优选实施方式的电池封装盒的装配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2-外壳主体;120-第一拼合部;110-底板;112-第一侧板;114-第一翻折边;116-支撑底板;117-第二凸台;118-承载底板;119-连接侧板;122-第二拼合部;130-顶板;132-第二侧板;134-第二翻折边;135-第一凸台;136-遮盖板;138-侧板;139-第三翻折边;150-上盖主体;152-上盖翻折边;140-限位凸台;142-限位凹槽;22-电池极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结合附图和实际应用中所示的方位理解,“内、外”是指部件的轮廓的内、外。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封装盒,所述电池封装盒包括外壳主体12,外壳主体12能够围设在电池极组22的外部并能够支撑电池极组22,并且外壳主体12具有彼此相对的两个端口,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端口可朝向电池极组22的端部,外壳主体12可包括第一拼合部120和能够与第一拼合部120相拼合的第二拼合部122,第一拼合部120和第二拼合部122共同拼合形成外壳主体12,可以理解的是,外壳主体12整体呈环状。通过设置第一拼合部120和能够与第一拼合部120相拼合的第二拼合部122,并且在第一拼合部120与第二拼合部122彼此相互拼合后,外壳主体12具有彼此相对的两个端口,从而能够在将电池极组22放置在其中一个拼合部如第一拼合部120后,再使得另一个拼合部如第二拼合部122与第一拼合部120相拼合,这样,可使得外壳主体12不易划伤电池极组22,尤其是在电池极组22较长如大于600毫米的情况下,减少电池极组22装配入壳时受到划伤的几率,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电池封装盒还包括分别盖设在两个所述端口的一对封装盖,在将电池极组22放置到第一拼合部120上后,可将第一拼合部120与第二拼合部122彼此相互拼合,同时可将第一拼合部120与第二拼合部122焊接在一起,其中,可选用激光焊接或是电磁脉冲焊接,之后,可使得所述端口与电池极组22的相应的端部基本相平齐,最终将所述封装盖焊接在相应的所述端口。另外,通过设置第一拼合部120和能够与第一拼合部120相拼合的第二拼合部122,并且在第一拼合部120与第二拼合部122彼此相互拼合后,外壳主体12具有彼此相对的两个端口,还能够使得所述电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封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封装盒包括外壳主体(12),所述外壳主体(12)能够围设在电池极组(22)的外部并能够支撑所述电池极组(22),并且所述外壳主体(12)具有彼此相对的两个端口,所述外壳主体(12)包括第一拼合部(120)和能够与所述第一拼合部(120)相拼合的第二拼合部(122),所述第一拼合部(120)和所述第二拼合部(122)共同拼合形成所述外壳主体(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封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封装盒包括外壳主体(12),所述外壳主体(12)能够围设在电池极组(22)的外部并能够支撑所述电池极组(22),并且所述外壳主体(12)具有彼此相对的两个端口,所述外壳主体(12)包括第一拼合部(120)和能够与所述第一拼合部(120)相拼合的第二拼合部(122),所述第一拼合部(120)和所述第二拼合部(122)共同拼合形成所述外壳主体(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封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拼合部(120)包括能够支撑所述电池极组(22)的底板(110)和与所述底板(110)成角度连接的第一侧板(112);
所述第二拼合部(122)包括能够盖设在所述电池极组(22)上方的顶板(130)以及与所述顶板(130)成角度连接且与所述第一侧板(112)相对设置的第二侧板(1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封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拼合部(120)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112)上的第一翻折边(114),所述第一翻折边(114)设置为能够与所述顶板(130)相贴合;和/或
所述第二拼合部(122)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132)上的第二翻折边(134),所述第二翻折边(134)设置为能够与所述底板(110)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封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拼合部(120)包括能够支撑所述电池极组(22)的支撑底板(116);
所述第二拼合部(122)包括能够盖设在所述电池极组(22)上方的遮盖板(136)和连接于所述遮盖板(136)的一对侧板(138),一对所述侧板(138)分别相对设置在所述遮盖板(136)的彼此相对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封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拼合部(122)包括设置在所述侧板(138)上的能够与所述支撑底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亮郑赫金镇瀚赵凯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