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文勘测水质取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43465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文勘测水质取样器,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端焊接有第一穿线管,且第一穿线管内套设有第一拉绳,所述支撑架上螺栓连接有与第一拉绳相连接的绕线轮,且第一拉绳远离绕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下端焊接有壳体,所述壳体内滑动套设有升降板,且升降板与壳体上端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壳体一侧内壁中连通开设有第一通腔与进水口,且第一通腔中分别套设有第二穿线管与通管,所述升降板固定连接有依次贯穿第二穿线管、第一通腔与通管的第二拉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不仅能够避免取样器堵塞便于清理,而且能够避免在取样过程中发生样本洒漏现象,保证取样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文勘测水质取样器
本技术涉及水质采样辅具
,尤其涉及一种水文勘测水质取样器。
技术介绍
水质监测是监视和测定水体中污染物的种类、各类污染物的浓度及变化趋势,评价水质状况的过程,能较真实、全面地反映水质及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在水质监测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待监测水域的水体进行取样,现有技术下取样器容易堵塞,需要耗费较高的人力维护成本,并且,现有的取样方式容易发生样本洒漏现象,进而影响取样的效率,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水文勘测水质取样器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取样器容易堵塞且现有的取样器容易发生洒漏现象,而提出的一种水文勘测水质取样器,其不仅能够避免取样器堵塞便于清理,而且能够避免在取样过程中发生样本洒漏现象,保证取样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文勘测水质取样器,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端焊接有第一穿线管,且第一穿线管内套设有第一拉绳,所述支撑架上螺栓连接有与第一拉绳相连接的绕线轮,且第一拉绳远离绕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下端焊接有壳体,所述壳体内滑动套设有升降板,且升降板与壳体上端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壳体一侧内壁中连通开设有第一通腔与进水口,且第一通腔中分别套设有第二穿线管与通管,所述升降板固定连接有依次贯穿第二穿线管、第一通腔与通管的第二拉绳,且第二拉绳上分别套设有第二弹簧与第三弹簧,且第二拉绳远离升降板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壳体另一侧中设有卡紧机构。优选地,所述第一通腔位于进水口上端,所述第二穿线管固定套设于第一通腔上端内,且通管滑动套设于第一通腔下端内。优选地,所述第二弹簧与第三弹簧分别位于第一通腔与通管内,所述第二弹簧两端分别与第一通腔上端及通管相抵,且第三弹簧两端分别与通管及挡板相抵。优选地,所述挡板活动套设于第一通腔与进水口中。优选地,所述卡紧机构包括开设于壳体相对所述第一通腔的另一侧壁中的第二通腔,所述第二通腔内滑动套设有滑块,且滑块与第二通腔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所述升降板侧壁中开设有与滑块相配合的限位槽。优选地,所述壳体内壁上焊接有与升降板相对应的挡块,且挡块位于升降板上方,所述进水口中固定连接有滤网。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1、滤网的设置能够避免取样器堵塞,便于清理,降低人力维护成本。2、通过支撑架、第一穿线管、第一拉绳、绕线轮的设置能够对较远或较深水域水体进行取样,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操作风险,并且能够避免样本在抽取之后发生洒漏的现象,保证取样效率。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不仅能够避免取样器堵塞便于清理,而且能够避免在取样过程中发生样本洒漏现象,保证取样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水文勘测水质取样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2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3中C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2中D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支撑架、2第一穿线管、3第一拉绳、4绕线轮、5连接板、6壳体、7升降板、8第一弹簧、9第一通腔、10通管、11进水口、12第二穿线管、13第二拉绳、14第二弹簧、15第三弹簧、16挡板、17第二通腔、18滑块、19第四弹簧、20限位槽、21挡块、22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5,一种水文勘测水质取样器,包括支撑架1,支撑架1上端焊接有第一穿线管2,且第一穿线管2内套设有第一拉绳3,支撑架1上螺栓连接有与第一拉绳3相连接的绕线轮4,且第一拉绳3远离绕线轮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连接板5下端焊接有壳体6,壳体6内滑动套设有升降板7,且升降板7与壳体6上端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8,壳体6一侧内壁中连通开设有第一通腔9与进水口11,且第一通腔9中分别套设有第二穿线管12与通管10,第一通腔9位于进水口11上端,第二穿线管12固定套设于第一通腔9上端内,且通管10滑动套设于第一通腔9下端内,升降板7固定连接有依次贯穿第二穿线管12、第一通腔9与通管10的第二拉绳13,且第二拉绳13上分别套设有第二弹簧14与第三弹簧15,且第二拉绳13远离升降板7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挡板16,第二弹簧14与第三弹簧15分别位于第一通腔9与通管10内,第二弹簧14两端分别与第一通腔9上端及通管10相抵,且第三弹簧15两端分别与通管10及挡板16相抵,挡板16活动套设于第一通腔9与进水口11中,当壳体6内的水逐渐增多时,第二弹簧14推动通管10逐渐下移,当通管10不再下移时,第三弹簧15推动挡板16下移将进水口11进行封堵;壳体6另一侧中设有卡紧机构,卡紧机构包括开设于壳体6相对第一通腔9的另一侧壁中的第二通腔17,第二通腔17内滑动套设有滑块18,且滑块18与第二通腔17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19,升降板7侧壁中开设有与滑块18相配合的限位槽20,第二通腔17与滑块18的设置能够在升降板7不再上升时对其起到限位作用;壳体6内壁上焊接有与升降板7相对应的挡块21,且挡块21位于升降板7上方,挡块21能够对升降板7起到限位的作用,进水口11中固定连接有滤网22,滤网22的设置能够避免取样器堵塞,便于清理。本技术可通过以下操作方式阐述其功能原理:本技术中,当需要对水质进行取样时,将支撑架1固定在地面上,转动绕线轮4进行放线,壳体6接触到水面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继续下沉,水通过进水口11进入壳体6内,随着壳体6内的水位逐渐上升,水的浮力推动升降板7逐渐上升,第二拉绳13处于松弛状态,在第二弹簧14的弹力作用下推动通管10下移,当水面高度到达第二通腔17下端时,水流入第二通腔17,升降板7继续上移,挡板16在第三弹簧15的弹力作用下逐渐下移,将进水口11封堵,此第二通腔17内的水将滑块18推出,与挡块21共同将升降板7进行限位,壳体6内不再进水,转动绕线轮4进行收线,将壳体6提出。当需要将壳体6内的水取出检测时,手动向上推动挡板16,使得挡板16在通管10内滑动上升,壳体6内的水通过进水口11排出,壳体6与第二通腔17内的水位逐渐下降,滑块18在第四弹簧19的拉力作用下被拉至第二通腔17内,升降板7下降,第二拉绳13拉动挡板16上升,当挡板16上升到最高点时,升降板7继续下降,带动通管10上升,直至壳体6内的水排尽,手动将滤网22上的杂质去除。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文勘测水质取样器,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上端焊接有第一穿线管(2),且第一穿线管(2)内套设有第一拉绳(3),所述支撑架(1)上螺栓连接有与第一拉绳(3)相连接的绕线轮(4),且第一拉绳(3)远离绕线轮(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所述连接板(5)下端焊接有壳体(6),所述壳体(6)内滑动套设有升降板(7),且升降板(7)与壳体(6)上端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8),所述壳体(6)一侧内壁中连通开设有第一通腔(9)与进水口(11),且第一通腔(9)中分别套设有第二穿线管(12)与通管(10),所述升降板(7)固定连接有依次贯穿第二穿线管(12)、第一通腔(9)与通管(10)的第二拉绳(13),且第二拉绳(13)上分别套设有第二弹簧(14)与第三弹簧(15),且第二拉绳(13)远离升降板(7)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挡板(16),所述壳体(6)另一侧中设有卡紧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文勘测水质取样器,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上端焊接有第一穿线管(2),且第一穿线管(2)内套设有第一拉绳(3),所述支撑架(1)上螺栓连接有与第一拉绳(3)相连接的绕线轮(4),且第一拉绳(3)远离绕线轮(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所述连接板(5)下端焊接有壳体(6),所述壳体(6)内滑动套设有升降板(7),且升降板(7)与壳体(6)上端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8),所述壳体(6)一侧内壁中连通开设有第一通腔(9)与进水口(11),且第一通腔(9)中分别套设有第二穿线管(12)与通管(10),所述升降板(7)固定连接有依次贯穿第二穿线管(12)、第一通腔(9)与通管(10)的第二拉绳(13),且第二拉绳(13)上分别套设有第二弹簧(14)与第三弹簧(15),且第二拉绳(13)远离升降板(7)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挡板(16),所述壳体(6)另一侧中设有卡紧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文勘测水质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腔(9)位于进水口(11)上端,所述第二穿线管(12)固定套设于第一通腔(9)上端内,且通管(10)滑动套设于第一通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忠华舒晓娟刘琼李景坚谭文海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