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平国专利>正文

婴儿床门的高度调整安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419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婴儿床门的高度调整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婴儿床的两个主杆间设有一可升降的限制门,在该两主杆的对应面上,上端设一上轨,下端设一限制轨,上轨的断面系类似H字形状,限制轨则呈两端凹下、中间为平直的凸出部份,且在限制轨上端有一缺槽,该缺槽呈中间位下降的形状;该限制门系由上横杆、下横杆并中间以直立之杆连接,在上横杆两端边底面各设接有一限制块,限制块上设有二块臂,通过该臂卡在上轨的槽轨内,下横杆两端底面则各固设有一导块,该导块底部装有一压板,导块与压板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另导块上设有二凸出的卡钩,藉该卡钩使导块卡在限制轨的后端,且以压板恒压于限制轨侧边,并在限制轨下部设有定位块。(*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婴儿床,尤指一种婴儿床门的高度调整安全装置。现有婴儿床是利用婴儿床的脚高低调节装置调节高低,一般都设有一个可掀折的门,以利大人将门打开,而顺利将婴儿抱出或置入,为了使门可成掀折动作,门系成一独立的个体,因此,构成门的部位即会有构成框边的下横杆,基于人的本能,婴儿会利用攀爬的方式将脚附在该下横杆成爬升或企图翻越情形,如此婴儿的跌落势在难免,几乎所有婴幼儿都曾经发生过该危险情形,而其后果是令人感到伤心。因此,遂有部份婴儿床制品,不设置该门,但如此婴儿床的深度,在欲抱起婴儿时,会是很不方便的。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保证婴儿床在婴儿睡眠时,消除其不安全因素,经精心研究,从而设计提供一种婴儿床门的高度调整安全装置,且该婴儿床门的高度可以很方便地调整,以便可方便地将婴儿从该床上抱起或者放下。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婴儿床门的高度调整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婴儿床的两个主杆间设有一可升降的限制门,在该两主杆的对应面上,上端设一上轨,下端设一限制轨,上轨的断面系类似H字形状,限制轨则呈两端凹下、中间为平直的凸出部份,且在限制轨上端有一缺槽,该缺槽呈中间位下降的形状;该限制门系由上横杆、下横杆并中间以直立之杆连接,在上横杆两端边底面各设接有一限制块,限制块上设有二块臂,通过该臂卡在上轨的槽轨内,下横杆两端底面则各固设有一导块,该导块底部装有一压板,导块与压板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另导块上设有二凸出的卡钩,藉该卡钩使导块卡在限制轨的后端,且以压板恒压于限制轨侧边,并在限制轨下部设有定位块。上述设计方案,藉由限制门的升起,以导块的卡钩卡在限制轨的缺槽内,使限制门被关闭在最高位,利用导块停在定位块而使门下降在一最低位置,保证婴儿安全。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再作进一步描述并作图面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2,为本技术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组合立体示意图;图4,为图3的5-5位剖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上升后的立体示意图;图6,为图5的6-6位剖视示意图。图中标记1主杆,11上轨,12限制轨,13定位轨,14、15、18、27螺栓,16缺槽,17螺孔,19定位块,2限制门,21上横杆,22限制块,23下横杆,24导块,25压板,26销,28卡钩,29复位弹簧,3床面。首先请阅图1,其系本技术的婴儿床实施例图,且为从床底向上看的立体视图,在婴儿床本身仍然系由竖立的主杆1为框,围成婴儿床的主骨杆,通常婴儿床的门系设有婴儿床最宽的一个面,因此,在构成最长的面的两侧的主杆1上,于其相向对应的面上,即在其上端设有一断面成H字形状的上轨11,在其下端设有限制轨12,并在上轨11与限制轨12间设有一定位轨13;上轨11系由较大的面,由螺栓14固定在主杆1上,因此,在该上轨11两侧即形成凹入的直槽轨,以供门2的上横杆21端边所设的限制块22卡入,该限制块22系以塑胶材质制成有两个凹入的臂可卡在上轨11的槽轨内,以导引限制门2在一直线上成上、下运动。限制轨12本身系以金属材质制成,其呈中间平直凸出、而两端下陷的板状,利用两个端边各设孔,供螺栓15固定在主杆1的下端,限制轨12本身上端设有一凹入的缺槽16,下端位有一螺孔17,供一螺栓18旋入,以结合一定位块19,用以限制门2的下横杆23下降至限制点。定位轨13系用来调整床面3高低用。限制门2系由一上横杆21及一下横杆23构成,在上、下横杆21、23间以竖立的直杆予以排列,形成一限制栅门,以防止婴儿由直杆间逃出,且该上横杆21与下横杆23间的距离,约与婴儿床其余面的上、下横杆距离相同。请阅图2,该限制门2的下横杆23的端面底边系结合有一导块24,导块24以销26结合有一压板25,且经由螺栓27固定在下横杆23下端。导块24有二向外侧凸出的卡钩28,以卡在限制轨12后侧,以导引下横杆23成直线上、下移动,卡钩28宽度小于限制轨12上端缺槽16的宽度,因此,当卡钩28行进至缺槽16位时卡钩28可卡入该缺槽16内。压板25系利用销26铆接在导块24上,且可依该销26成旋转,且在压板25与导块24间设有一复位弹簧29,以限制该压板25的一个凸出位置,可恒卡在限制轨12的一侧(如图3、4所示)。再请阅图5,使用时,该限制门2的下横杆23上提至顶端时,卡钩28系可自动进入在限制轨12的凹槽16位,且再降于该凹槽的底端,如此,限制门2将成开闭在一最高的高度,且该限制门2受压板25及复位弹簧29的作用,卡钩28会偏移在限制轨12的一侧(如图6所示),会成一自动扣开的作用,此即一安全措施,以防止婴幼儿会自动开启。且当要将婴儿抱入或抱出于婴儿床时,该限制门2则可利用上提及向限制轨12的缺槽16外侧引出,如此,该限制门2即可下降,停止于定位块19,以便利婴儿的抱出或抱入。再请阅图1,该限制门2的设置可依实际需要,设有婴儿床的一边或二边,且该限制门2如仅需设置一个时,另一边,则可以利用单线的卡钩方式予以固定,以防止该限制门被取出而产生危险。权利要求婴儿床门的高度调整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婴儿床的两个主杆间设有一可升降的限制门,在该两主杆的对应面上,上端设一上轨,下端设一限制轨,上轨的断面系类似H字形状,限制轨则呈两端凹下、中间为平直的凸出部份,且在限制轨上端有一缺槽,该缺槽呈中间位下降的形状;该限制门系由上横杆、下横杆并中间以直立之杆连接,在上横杆两端边底面各设接有一限制块,限制块上设有二块臂,通过该臂卡在上轨的槽轨内,下横杆两端底面则各固设有一导块,该导块底部装有一压板,导块与压板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另导块上设有二凸出的卡钩,藉该卡钩使导块卡在限制轨的后端,且以压板恒压于限制轨侧边,并在限制轨下部设有定位块。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婴儿床。解决婴幼儿从床上跌下问题。在婴儿床的两个主杆间设有一可升降的限制门,在该两主杆的对应面上,上端设一上轨,下端设一限制轨,上轨的断面系类似H字形状,限制轨则呈两端凹下、中间为平直的凸出部分,且在限制轨上端有一缺槽,该缺槽呈中间位下降的形状;该限制门系由上横杆、下横杆并中间以直立之杆连接,在上横杆两端边底面各设接有一限制块。可广泛用护理养育婴幼儿。文档编号A47D13/02GK2196958SQ9422017公开日1995年5月17日 申请日期1994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1994年8月29日专利技术者林平国 申请人:林平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平国
申请(专利权)人:林平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