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雅屹专利>正文

输送扣件的整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4094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输送扣件的整列装置,包括输送器与整列装置;输送器供扣件摆放,带动摆放扣件水平移动,输送器循输送方向依序划分有至少一入料区、一检测区及一出料区;整列装置包括旋转圆轮与传动装置,旋转圆轮架设于输送器入料区与检测区间,旋转圆轮轴向垂直于输送器台面,旋转圆轮底缘与输送器台面保持一小于扣件高度的距离,使来自入料区的扣件由旋转圆轮的外侧缘带动移位而整列于预定位置;该传动装置是以动力源与旋转圆轮轮轴传动连结,使旋转圆轮以相同或近似于扣件的输送速度与方向运转;来自入料区的扣件,能够经由旋转圆轮的运作,平稳整列于预定位置,预定位置为检测区光学传感器镜头对焦位置,提高扣件自动化检测作业效率与优良率。(*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学检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将输送器输送中的扣 件平稳整列于光学传感器对焦位置的输送扣件的整列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产品小型化、轻量化及造型多样化要求的发展趋势,所使用的诸如 螺丝、螺帽、铆钉、栓等各式扣件的形状、尺寸也相形小型化与多样化。不 良或规格不符的扣件除了会造成无法正常扣合的情况外,并有强行扣合时损 坏组件得问题。由于小型化扣件的用量大,且不易由肉眼判断规格及良劣, 因此,目前作业坊间所使用的扣件在制作成型后,都会再经过质量筛选检测, 以期维持产品组件间的良好扣合质量。在扣件的检测技术中,使扣件的给料、检测、出料作业连续自动化完成, 可以大幅度降低人工成本与检测误差,是目前的发展趋势。现今的自动化扣 件检测装置,大都是利用一振动式给料器将大量扣件逐一摆放于一输送器上, 然后使扣件在水平输送过程中,能够经由一光学检测机构进行取像、分析作 业,再经由一出料机构进行质量优劣分类收集作业,由此达到扣件自动化检 测的目的与效果。在上述扣件检测装置里,输送器能否方便提供多种不同形状、大小的扣件输送应用,关系到其实用性与经济效益;而输送中的扣件能否以符合光学 检测机构的镜头对焦位置通过,则关系到检测的良率。现有的一种扣件检测装置,是在一旋转盘外侧缘设有多个提供扣件挂持 的缺口槽,使扣件能够以一固定位置通过光学检测机构,这种方式存在着当 扣件形状不利于挂持时,需要更换适用的旋转盘,非常耗工费时;又当扣件 的体积极小时,其缺口槽部位必须加工成极薄形状,以避免对扣件的影像面 积造成过大的连结面积,而影响检测分析质量,这种情况也会产生缺口槽不 易加工成极薄形状且极易变形的问题。现有的另一种扣件检测装置,为本技术创作人在先创作的中国台湾 新型第M300808号"小型扣件检测装置"专利案(以下称参考案),依参考案 所揭示的扣件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扣件是由一振动式给料器逐一摆放于一转盘上,并借助转盘的旋转运作,使扣件可以依序经过一整列机构、 一影像视觉器(CCD)及一下料机构而完成自动化检测作业。上述参考案,其以旋转盘提供扣件摆放的输送方式,虽然具有方便各式 扣件应用的效果,然而经实践发现,当扣件以较快的速度进行输送时,其所提供的整列机构,仍存有以下美中不足之处,即其整列机构是利用二块固 定导板间形成的导槽,来迫使扣件改变在转盘上的位置,这样的作法,当扣 件碰触导板时所产生的阻力与磨擦力,会对扣件造成减速情况,不利于扣件 检测效率的提升;另一为,当扣件以较快速度输送时,导块对扣件产生的瞬 间磨擦与充击力,也有造成扣件倾倒的问题,此状况对于长型或特殊造型的 扣件尤其容易发生,不利于扣件的检测良率。鉴于上述,如何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大部位不同形态、大小的扣件应用, 并能达到有效提升扣件检测效率与良率的输送扣件的整列装置,为本实用新 型设计的动机与技术重点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产品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 输送扣件的整列装置,其利用一旋转圆轮的运作,使摆放于输送器上的一个 或多个行进中的扣件,能够平稳的整列于一预定位置,可以达到有效提升扣 件自动化检测作业的良率与效率。本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输送扣件的整列装置,其包括一输送器与一整列装置;其中, 该输送器供扣件摆放,并带动摆放的扣件水平移动,且输送器循输送方向依 序划分有至少一入料区、 一检测区及一出料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列装置 包括有一旋转圆轮与一传动装置,该旋转圆轮架设于输送器的入料区与检测 区之间,旋转圆轮的轴向垂直于输送器台面,且旋转圆轮的底缘与输送器台 面保持有一小于扣件高度的距离,使来自入料区的扣件由旋转圆轮的外侧缘 带动移位而整列于一预定位置;该传动装置是以一动力源与旋转圆轮的轮轴 传动连结,使旋转圆轮以相同或近似于扣件的输送速度与方向运转。前述的输送扣件的整列装置,其中输送器是一旋转盘结构或是一输送带 结构。前述的输送扣件的整列装置,其中旋转圆轮外侧缘形成有凸缘结构。 前述的输送扣件的整列装置,其中预定位置为输送器检测区光学传感器 镜头对焦位置。前述的输送扣件的整列装置,其中传动装置在输送器一侧设置固定一马达,使马达动力转轴与旋转圆轮的轮轴传动连结。前述的输送扣件的整列装置,其中传动装置在输送器一侧设置一活动转动的轴杆,该轴杆的杆体套置固定有一抵紧于输送器边缘的磨擦定子,轴杆 杆体一端与旋转圆轮轮轴传动连结。本技术输送扣件的整列装置的有益效果,包括有一输送器,其可供 扣件摆放并带动摆放的扣件水平移动,该输送器循输送方向依序划分有至少 一入料区、 一检测区及一出料区;整列装置,其包括旋转圆轮与传动装置, 旋转圆轮架设于输送器的入料区与检测区之间,旋转圆轮的轴向垂直于输送 器台面,旋转圆轮底缘与输送器台面保持有一小于扣件高度的距离;传动装 置以一动力源与旋转圆轮的轮轴传动连结,带动旋转圆轮以相同或近似于扣 件的输送速度与方向运转。当来自入料区的扣件触及旋转圆轮外侧缘时,旋 转圆轮即能以最小化的磨擦力带动扣件平稳整列于一预定位置,使扣件能以 整列后的预定位置继续朝检测区输送,该预定位置即为检测区的光学传感器 镜头对焦位置,借此,本技术能达到有效促进扣件自动化检测作业良率 的效果。其旋转圆轮将扣件整列到预定位置的时间,与输送器及旋转圆轮的 转速有关,因此,本技术能方便借助控制输送器与旋转圆轮的转速,达 到有效促进扣件自动化检测作业效率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配置状态俯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扣件摆放于输送器上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整列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整列装置传动装置另一实施状态图。图5为本技术将扣件整列于一预定位置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整列装置旋转圆轮结构示意图。图中主要标号说明IO输送器、ll旋转盘、12入料区、13检测区、131 镜头、14出料区、20整列装置、21旋转圆轮、211轮轴、212凸缘、22传动 装置、23轴杆、24磨擦定子、25马达、a扣件、y预定位置。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主要
技术实现思路
及功效,通过以下附图所示的较佳实施例详 细说明如下参阅图l、图2、图3所示,为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是用于输送 扣件的整列装置,主要包括有一输送器10与一整列装置20;其中该输送器10,为一旋转盘11结构,可供扣件a摆放并带动摆放的扣件a 水平移动,旋转盘11循输送方向依序划分有至少一入料区12、 一检测区13、 一出料区14。入料区12提供扣件a摆放,扣件a可通过一振动式给料器121 来逐一摆放;检测区13利用一光学传感器来取得行经的扣件的影像,并依据 取得的扣件影像面积进行扣件质量的数据分析;出料区14提供检测后扣件的 分类收集;使扣件的供料、检测、分类收集等作业,可自动化连续完成;该整列装置20,包括由一旋转圆盘21与一传动装置22构成;其中该 旋转圆轮21架设在旋转盘11的入料区12与检测区13之间,该旋转圆轮21 的轴向垂直于旋转盘11的盘(台)面,且旋转圆轮21的底缘与旋转盘11的盘 (台)面保持有一小于扣件a高度的距离;该传动装置22用于带动旋转圆轮21 以相同或近似于旋转盘11上的扣件a的输送速度与方向运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送扣件的整列装置,其包括一输送器与一整列装置;其中,该输送器供扣件摆放,并带动摆放的扣件水平移动,且输送器循输送方向依序划分有至少一入料区、一检测区及一出料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列装置包括有一旋转圆轮与一传动装置,该旋转圆轮架设于输送器的入料区与检测区之间,旋转圆轮的轴向垂直于输送器台面,且旋转圆轮的底缘与输送器台面保持有一小于扣件高度的距离,使来自入料区的扣件由旋转圆轮的外侧缘带动移位而整列于一预定位置;该传动装置是以一动力源与旋转圆轮的轮轴传动连结,使旋转圆轮以相同或近似于扣件的输送速度与方向运转。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雅屹
申请(专利权)人:杨雅屹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