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调节装置及光学检测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4050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相机调节装置和光学检测设备,相机调节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柱、升降机构、角度调节机构和相机固定支架;支撑柱设置在底座上,升降机构用于调整相机模块的工作距离;角度调节机构与升降机构连接,用于调节相机模块的拍照角度;相机固定支架与角度调节机构连接,用于固定相机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调节方便快速,最大可能的满足侧视小规格相机的取像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相机调节装置及光学检测设备
本技术涉及光学测试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相机调节装置及光学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现如今的自动光学检测设备中,主要是通过CCD相机进行拍照,将数据资料传递给数据处理平台,经数据处理平台进行运算处理输出结果。在现有的自动光学检测设备中,除了有正视的大规格CCD相机,还有侧视的小规格CCD相机,大规格的CCD相机主要对屏幕的整个缺陷/暗尘进行检测,而小规格的CCD相机则是对屏幕的局部进行检测。目前,侧视小规格相机都是安装在构成设备的型材框架上,所能够拍摄的效果与相机的安装位置有关,而且相机一旦安装便不能够随意改变其空间位置,这样给取像造成极大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相机调节装置及光学检测设备,可以根据需要调节侧视相机纵向高度以及补偿倾角,从而满足取像的需求。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相机调节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柱、升降机构、角度调节机构和相机固定支架;支撑柱设置在底座上,升降机构用于调整相机模块的工作距离;角度调节机构与升降机构连接,用于调节相机模块的拍照角度;相机固定支架与角度调节机构连接,用于固定相机模块。作为优选,所述角度调节机构上设有定位圆孔和弧形调节孔,所述角度调节机构通过定位圆孔和弧形调节孔与相机固定支架连接。可选的,角度调节机构一端设有槽口,所述角度调节机构从槽口处卡住支撑柱外侧面;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另一端向外伸出,与相机固定支架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柱采用方形型材结构,四面沿长度方向均开槽,形成滑轨,至少一个所述滑轨(11)内设有滑块(7);槽口处设有将滑块限制在滑轨内的挡边,所述支撑柱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减重孔。进一步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通过锁紧机构与滑块连接,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旋钮和螺杆,所述螺杆一端与旋钮连接,所述螺杆另一端穿过角度调节机构与滑块螺纹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柱顶端设有端盖。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设有底座减重孔。作为优选,所述相机固定支架上设有用于固定相机的方形盲孔和与相机镜头配合的圆形通孔。一种光学检测设备,包括工作台面、上述的相机调节装置和安装在相机调节装置上的侧视相机,工作台面用于放置待检测物,所述相机调节装置的底座设置在工作台面上。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升降机构调节侧视相机纵向高度,通过角度调节机构调节侧视相机的角度,调节方便快速,最大可能的满足侧视小规格相机的取像需求。本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且实用性强,可以根据取像的需要,将侧视相机安置在距离待测物外边缘的任意位置,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支撑柱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锁紧机构与滑块的连接示意图;图4为角度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相机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底座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支撑柱;11、滑轨;12、挡边;13、减重孔;2、锁紧机构;21、旋钮;22、螺杆;31、角度调节机构;30、槽口;角度调节机构32、连接孔;33、定位圆孔;34、弧形调节孔;4、相机固定支架;41、方形盲孔;42、圆形通孔;43、相机固定支架定位孔;44、相机固定支架连接孔;5、端盖;6、底座;61、底座连接孔;62、底座减重孔;7、滑块。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相机调节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柱、升降机构、角度调节机构和相机固定支架;支撑柱设置在底座上,升降机构用于调整相机模块的工作距离;角度调节机构与升降机构连接,用于调节相机模块的拍照角度;相机固定支架与角度调节机构连接,用于固定相机模块。本技术提供的相机调节装置及光学检测设备,通过升降机构调节侧视相机纵向高度,通过角度调节机构调节侧视相机的角度,调节方便快速,最大可能的满足侧视小规格相机的取像需求。本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且实用性强,可以根据取像的需要,将侧视相机安置在距离待测物外边缘的任意位置,操作方便。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以对屏幕的光学自动检测应用为例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如本申请的应用场景除了屏幕光学检测以外,还可以是用于其他对象的检测。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相机调节装置,包括支撑柱1、升降机构、角度调节机构31和相机固定支架4,升降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柱1上的滑轨11和设置在滑轨11上的滑块7,角度调节机构31与滑块7连接,相机固定支架4与角度调节机构31连接,侧视相机安装在相机固定支架4上。滑块7在滑轨11内上下运动,调节侧视相机的纵向高度,角度调节机构31可以调节侧视相机的倾角,从而获取最佳的视场环境。结合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支撑柱1采用方形型材(铝型材或其它材料型材)结构,四面结构相同沿长度方向均开槽,形成滑轨11,为侧视相机的纵向调节提供有效的行程,滑块7安装在滑轨11内;槽口处型材向内折弯形成挡边12,将滑块7限制在滑轨11内。支撑柱1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减重孔13,减轻支撑柱1的重量,降低制作成本。结合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角度调节机构31一端设有槽口30,槽口30开口宽度与支撑柱1截面宽度相同(或槽口略大),保证角度调节机构31恰好能从槽口30处卡住支撑柱1外侧面,槽口30的侧壁设有用于与滑块7连接的连接孔32;角度调节机构31另一端向外伸出,作为相机固定支架4的安装支架,其上设有定位圆孔33和弧形调节孔34,定位圆孔33恰好处于弧形调节孔34的圆心处。结合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角度调节机构31通过锁紧机构2与滑块7连接。具体的,锁紧机构2包括旋钮21和螺杆22,可以是螺杆22一端与旋钮21固定连接,螺杆22另一端穿过连接孔32与滑块7螺纹连接,或者也可采用螺杆22一端与旋钮21螺纹连接,螺杆22另一端穿过连接孔32与滑块7抵接的方式,只要能满足通过螺纹调节松紧的效果即可。滑块7安装到滑轨11内后,松开旋钮21,滑块7即可沿滑轨11运动,进一步带动角度调节机构31及相机固定支架4上的侧视相机一起运动,从而实现侧视相机的纵向高度调节,调整到位后,锁紧旋钮21即可。结合图5所示,相机固定支架4上设有方形盲孔41和圆形通孔42,方形盲孔41用于固定相机,圆形通孔42作用是确保侧视相机上面螺纹接口(与镜头配合)可以通过。相机固定支架4侧壁上设有相机固定支架定位孔43和相机固定支架连接孔44,相机固定支架定位孔43与角度调节机构31上的定位圆孔33位置对应,用于相机固定支架4与角度调节机构31的连接定位,相机固定支架连接孔44与角度调节机构31上的弧形调节孔34位置对应,通过调整相机固定支架连接孔44与弧形调节孔34的连接位置,从而调整相机固定支架4的倾斜角度,进而调节侧视相机的倾斜角度。本实施例中,在支撑柱1顶端设有端盖5,端盖5采用塑料材质制成,扣合在支撑柱1顶端,主要是防止型材断面将操作人员划伤,起到安全防护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相机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6)、支撑柱(1)、升降机构、角度调节机构(31)和相机固定支架(4);/n所述支撑柱(1)设置在所述底座(6)上,所述升降机构用于调整相机模块的工作距离;/n所述角度调节机构(31)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用于调节相机模块的拍照角度;/n所述相机固定支架(4)与角度调节机构(31)连接,用于固定相机模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相机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6)、支撑柱(1)、升降机构、角度调节机构(31)和相机固定支架(4);
所述支撑柱(1)设置在所述底座(6)上,所述升降机构用于调整相机模块的工作距离;
所述角度调节机构(31)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用于调节相机模块的拍照角度;
所述相机固定支架(4)与角度调节机构(31)连接,用于固定相机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机构(31)上设有定位圆孔(33)和弧形调节孔(34),所述角度调节机构(31)通过定位圆孔(33)和弧形调节孔(34)与相机固定支架(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机构(31)一端设有槽口(30),所述角度调节机构(31)从槽口(30)处卡住支撑柱(1)外侧面;所述角度调节机构(31)另一端向外伸出,与相机固定支架(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采用方形型材结构,四面沿长度方向均开槽,形成滑轨(11),至少一个所述滑轨(11)内设有滑块(7);槽口处设有将滑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洁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精立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武汉精测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