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轨道车及轨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23795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轨道车,包括车体和设置在车体底部的轨道轮,车体上端开口,其侧壁下部开设有出口,出口处设置有可开合的闸门,且出口外侧还设有延长槽。延长槽为由三块钢板形成的U型槽,且U型槽底板呈向下倾斜设置。车体的内部腔体底面设置为向出口倾斜的倾斜板。倾斜板与车体侧壁之间的夹角呈110‑120°。还公开了一种应用该混凝土轨道车的轨道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车体的侧壁下部设置混凝土出口,并将车体内腔底部设置为倾斜面,特别有利于混凝土的倒出,大大节约人力,减轻工人劳动强度。还通过延长槽的设置,更利于混凝土直接流入待浇筑的墙体内部,节约混凝土传递步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能大大提高混凝土浇筑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轨道车及轨道系统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混凝土轨道车及轨道系统。
技术介绍
现代化的建筑施工领域经常要用到混凝土浇筑步骤,对于大型建筑施工现场,如大型或超大型冷塔筒施工过程中,由于超大型冷塔筒总高度能达210m,共份138节。其中第1节至低9节可以直接采用混凝土泵车对冷塔筒壁进行浇筑,而第10节值第138节,共及129节是需要使用混凝土小车进行混凝土的运输,然后进行浇筑。现有的普通混凝土小车容量为0.1m3,要完成该超大型冷塔筒壁的施工,平均每节需要混凝土量168m3,则最少需要1680次运输,并需配合人工24人,浇筑时间大10小时左右,工作量大,效率低,严重影响施工速度。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普通混凝土小车显然不能满足需求,如何能创设一种新的混凝土轨道车及轨道系统,使其简单方便的完成混凝土浇筑,并大大提高施工效率,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混凝土轨道车,使其简单方便的完成混凝土浇筑,并大大提高施工效率,从而克服现有的普通混凝土小车的不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混凝土轨道车,包括车体和设置在所述车体底部的轨道轮,所述车体的上端开口,所述车体的侧壁下部开设有出口,所述出口处设置有可开合的闸门,且所述出口外侧还设置有延长槽。进一步改进,所述闸门包括门板和设置在所述门板两侧的挡板,以及带动所述门板上下启闭的动力机构,所述挡板一端固定在所述车体侧壁上,另一端与所述车体侧壁之间形成间隙,所述门板侧部设置在所述间隙中且在所述动力机构带动下沿所述间隙滑动,实现所述出口的启闭。进一步改进,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连接杆和杠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门板上端活动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杠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杠杆的中部与所述车体侧壁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则所述杠杆的另一端在外力作用下能实现对所述门板的升高与下降。进一步改进,所述出口两侧的车体侧壁上还固定两个加强板,所述挡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加强板上,所述杠杆中部的销轴固定在所述加强板上。进一步改进,所述延长槽为由三块钢板形成的U型槽,所述U型槽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出口两侧和底部的车体侧壁上,且所述U型槽的底板呈向下倾斜设置。进一步改进,所述车体的内部腔体底面为向所述出口倾斜的倾斜板。进一步改进,所述倾斜板与所述车体侧壁之间的夹角呈110-120°。进一步改进,所述车体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倾斜板包括由两个长方体短边向下倾斜的两个第一倾斜板和由一个长方体长边向下倾斜的第二倾斜板。进一步改进,所述车体的长方体短边上端设有推手,所述车体的上端边缘均设有圆钢护边。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应用上述的混凝土轨道车的轨道系统,所述轨道系统包括与所述轨道轮相配合的导轨、跑道板和用于将所述导轨固定在所述跑道板上的导轨固定件,所述轨道轮采用V型轮,所述导轨采用与所述V型轮角度匹配的角钢,所述导轨固定件的上表面具有两条平行的沟槽,所述角钢倒扣在所述沟槽中,所述导轨固定件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跑道板上。采用这样的设计后,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通过在车体的侧壁下部设置混凝土出口,并将车体内腔底部设置为倾斜面设置,特别有利于混凝土的倒出,不用花费人力将混凝土再从车体上端挖出,大大节约人力,减轻工人劳动强度。2、还通过在出口处设置可开合的闸门,使其在外力作用下通过杠杆原理轻松实现闸门的开启与关闭,实用性强。还通过在出口外侧设置延长槽,且将延长槽的底部设置为向下倾斜的设置,形成在闸门打开后延续车体内部的倾斜板,利于车体内部的混凝土能直接流入待浇筑的墙体内部,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节约混凝土传递步骤,进一步节约时间,节省人力,提高混凝土浇筑效率。3、通过设置V型轮和与其配合的轨道系统,能实现对轨道车的快速移动,轻松推进和拉回,节约人力物力。附图说明上述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混凝土轨道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混凝土轨道车出口侧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混凝土轨道车与导轨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混凝土轨道车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轨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混凝土轨道车应用于超大型冷塔筒壁混凝土浇筑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1至4所示,本实施例混凝土轨道车,包括车体1和设置在该车体1底部的轨道轮2,该车体1的上端开口,车体1的侧壁下部开设有出口,该出口处设置有可开合的闸门4,且出口的外侧还设置有延长槽3。本实施例中车体1采用长方体结构,该长方体结构的具体尺寸如:长边为1.0m,宽短边为0.64m,高度为0.8m。为了方便混凝土倒出,本实施例中该车体1的内部腔体底面设置为向该出口倾斜的倾斜板5。该倾斜板5包括由两个长方体短边向下倾斜的两个第一倾斜板和由一个长方体长边向下倾斜的第二倾斜板。该实施例车体1的斗容量能达到0.352m3,较现有普通混凝土小车容量增大3-4倍。较优实施例为,该倾斜板5与该车体3侧壁之间的夹角呈110-120°,这样极利于混凝土从出口处倒出。本实施例中该闸门4包括门板42和设置在门板42两侧的挡板41,以及带动门板42上下启闭的动力机构。该挡板41一端固定在该车体1侧壁上,另一端与该车体1侧壁之间形成间隙,该门板42的侧部设置在该间隙中且在该动力机构带动下沿该间隙上下移动,实现对该出口的启闭动作。具体的,该动力机构采用杠杆原理,其包括连接杆44和杠杆45,该连接杆44的一端与该门板42的上端活动铰接,其另一端与该杠杆45的一端活动铰接,该杠杆45的中部与该车体1侧壁通过销轴46转动连接,则该杠杆45的另一端在外力作用下能实现对该门板42的抬高与下降。更优实施例为,该出口两侧的车体1侧壁上还固定两个加强板43。该挡板41的一端固定在该加强板43上,该杠杆中部的销轴46也固定在该加强板43上,大大提高了该车体的稳固性和耐用性。当然,该可开合的闸门4还可采用其它现有闸门结构,只要能达到实现对车体出口的开启与关闭即可。本实施例中该延长槽3为由三块钢板形成的U型槽,该U型槽的一端固定在该出口两侧和底部的车体侧壁上。该U型槽两侧板的端部还能固定焊接在加强板43上,使其与车体的连接更加稳固耐用。较优为,该U型槽的底板呈向下倾斜设置,其倾斜角度与车体1内部的第二倾斜板的倾斜角度相同或相近。这样该延长槽3更利于车体内部混凝土的流出,使其能直接流入待浇筑的墙体内部,节约混凝土传递步骤,节约时间,节省人力,提高混凝土浇筑效率。还有,本实施例中该车体1的长方体短边上端设有推手6,方便施工工人对轨道车的推拉。并且,该车体1的上端边缘均设有圆钢护边7,加强轨道车顶端的稳固性,提高使用寿命。本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轨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和设置在所述车体底部的轨道轮,所述车体的上端开口,所述车体的侧壁下部开设有出口,所述出口处设置有可开合的闸门,且所述出口外侧还设置有延长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轨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和设置在所述车体底部的轨道轮,所述车体的上端开口,所述车体的侧壁下部开设有出口,所述出口处设置有可开合的闸门,且所述出口外侧还设置有延长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轨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闸门包括门板和设置在所述门板两侧的挡板,以及带动所述门板上下启闭的动力机构,所述挡板一端固定在所述车体侧壁上,另一端与所述车体侧壁之间形成间隙,所述门板侧部设置在所述间隙中且在所述动力机构带动下沿所述间隙滑动,实现所述出口的启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轨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连接杆和杠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门板上端活动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杠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杠杆的中部与所述车体侧壁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则所述杠杆的另一端在外力作用下能实现对所述门板的升高与下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轨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两侧的车体侧壁上还固定两个加强板,所述挡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加强板上,所述杠杆中部的销轴固定在所述加强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轨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槽为由三块钢板形成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雷朱雷韩华锋张涛杨帆王朝阳翟风光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中基建业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