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抗拉拔功能的双向导轨摩擦摆式隔震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37302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抗拉拔功能的双向导轨摩擦摆式隔震支座,包括分别与建筑上部结构、建筑下部结构连接的上支座板组件和下支座板组件,上支座板组件和下支座板组件相对设置,上支座板组件的内侧固定有上导轨块,下支座板的内侧固定有下导轨块,上导轨块和下导轨块之间设有滑动块,上导轨块上设有与滑动块上部相配合的上滑动槽,下导轨块上设有与滑动块下部相配合的下滑动槽,上滑动槽与下滑动槽沿相对垂直方向设置,滑动块的上下部分别与上滑动槽、下滑动槽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抗拉拔功能的双向导轨摩擦摆式隔震支座,能限制支座竖直位移,受力合理、构造简单、安全可靠、隔震效果较好,可广泛运用于建筑和桥梁工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抗拉拔功能的双向导轨摩擦摆式隔震支座
本技术涉及建筑减震
,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抗拉拔功能的双向导轨摩擦摆式隔震支座。
技术介绍
摩擦摆式隔震支座隔震支座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其具有结构尺寸较小和可以控制结构隔震周期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房屋结构和桥梁工程中。摩擦摆式减隔震支座的工作原理是比较简单的:建筑上部结构支承在可滑动曲面上,当建筑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发生相对位移时,它就像钟摆一样运动。因此,任何一个水平运动都会产生一个重力的竖向提升,如忽略摩擦力,该体系的运动方程近似于一个质量相等的钟摆运动,钟摆长度为曲面的曲率半径。摩擦摆式减震、隔震支座的隔震周期是由第一滑动面的曲率半径决定的。隔震结构的周期为:因此可以通过改变支座曲面的曲率半径,改变支座的摆动周期,从而延长结构周期,因此结构所吸收的地震能量会急剧减少达到隔震的目的。通过支座耐磨板和不锈钢板的摩擦,最终将地震能量转换成为热能从而消耗掉。地震后支座在上部结构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具有自动复位的能力。目前的建筑用摩擦摆式隔震支座由于隔震装置工作时沿着下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抗拉拔功能的双向导轨摩擦摆式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与建筑上部结构、建筑下部结构连接的上支座板组件(1)和下支座板组件(5),所述上支座板组件(1)和下支座板组件(5)相对设置,所述上支座板组件(1)的内侧固定有上导轨块(2),所述下支座板的内侧固定有下导轨块(4),所述上导轨块(2)和下导轨块(4)之间设有滑动块(3),所述上导轨块(2)上设有与滑动块(3)上部相配合的上滑动槽(24),所述下导轨块(4)上设有与滑动块(3)下部相配合的下滑动槽(44),所述上滑动槽(24)与下滑动槽(44)沿相对垂直方向设置,所述滑动块(3)的上下部分别与上滑动槽(24)、下滑动槽(4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抗拉拔功能的双向导轨摩擦摆式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与建筑上部结构、建筑下部结构连接的上支座板组件(1)和下支座板组件(5),所述上支座板组件(1)和下支座板组件(5)相对设置,所述上支座板组件(1)的内侧固定有上导轨块(2),所述下支座板的内侧固定有下导轨块(4),所述上导轨块(2)和下导轨块(4)之间设有滑动块(3),所述上导轨块(2)上设有与滑动块(3)上部相配合的上滑动槽(24),所述下导轨块(4)上设有与滑动块(3)下部相配合的下滑动槽(44),所述上滑动槽(24)与下滑动槽(44)沿相对垂直方向设置,所述滑动块(3)的上下部分别与上滑动槽(24)、下滑动槽(44)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拉拔功能的双向导轨摩擦摆式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轨块(2)包括上导轨板(21)及位于所述上导轨板(21)两侧/下表面两侧的第一侧限位挡块(22),所述上导轨板(21)下表面设有第一不锈钢板(23),所述上导轨板(21)与两个第一侧限位挡块(22)形成上滑动槽(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抗拉拔功能的双向导轨摩擦摆式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限位挡块(22)与上导轨板(21)一体设计或采用内六角螺栓连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拉拔功能的双向导轨摩擦摆式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导轨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鼎李高升严嘉林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桥之恒桥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山东龙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