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层建筑抗震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0431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层建筑抗震支座,包括相对设置的与建筑结构连接的顶板和与地基结构连接的底板,顶板与底板之间中心处设置有刚性抗震装置、四周设置有柔性支撑装置;刚性抗震装置包括顶端连接顶板底面中心处的第一支撑柱、顶端连接底板顶面中心处且与第一支撑柱相对应的第二支撑柱、套设于第一支撑柱与第二支撑柱上主抗压弹簧,第一支撑柱底端与第二支撑柱顶端具有一定距离;柔性支撑装置两端分别抵与顶板底面和底板顶面;采用柔性抗震支撑与刚性抗震支撑相结合,刚性抗震支撑可有效提升抗震支座的抗疲劳能力,并且与柔性支撑相配合,在竖直和水平方向上有效对抗地震波的破坏,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具有更佳的抗震效果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层建筑抗震支座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高层建筑抗震支座。
技术介绍
抗震支座是土木工程中用来抵抗地震波对建筑本身破坏的一种结构,未采用抗震支座的建筑物靠其本身扩大震动起到减震的作用,但是该举措会对建筑结构造成严重的破坏,而采用减震支座的建筑物是通过抗震支座减缓地震波带来的建筑物水平方向的移动,因此可有效减缓地震波对建筑物本身带来的破坏。传统的抗震支座多采取刚、柔结合的结构,增大支座的耗能能力,极大改善支座的抗震性能,因此地震发生时可以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抗震支座结构复杂,且功能单一,其作用原理多为水平方向消耗地震波,但是在静止状态时抗震支座所承受的来自高层建筑的较大的重力不能得到缓冲,长时间积压容易降低抗震支座的抗震效果,并且对竖直方向的振波无法起到良好的消耗缓冲作用,抗震支座的抗震效率不能有效的提高,难以确保抗震支座的性能。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水平竖直方向结合的且可对重力具有良好缓冲作用的高层建筑用抗震支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r>有鉴于此,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层建筑抗震支座,包括相对设置的与建筑结构连接的顶板和与地基结构连接的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之间中心处设置有刚性抗震装置、四周设置有柔性支撑装置;/n所述刚性抗震装置包括顶端连接顶板底面中心处的第一支撑柱、顶端连接底板顶面中心处且与所述第一支撑柱相对应的第二支撑柱、套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柱与所述第二支撑柱上主抗压弹簧,所述第一支撑柱底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柱顶端具有一定距离;/n所述柔性支撑装置两端分别抵与顶板底面和底板顶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层建筑抗震支座,包括相对设置的与建筑结构连接的顶板和与地基结构连接的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之间中心处设置有刚性抗震装置、四周设置有柔性支撑装置;
所述刚性抗震装置包括顶端连接顶板底面中心处的第一支撑柱、顶端连接底板顶面中心处且与所述第一支撑柱相对应的第二支撑柱、套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柱与所述第二支撑柱上主抗压弹簧,所述第一支撑柱底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柱顶端具有一定距离;
所述柔性支撑装置两端分别抵与顶板底面和底板顶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抗震支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顶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柱之间的液压支撑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抗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由上至下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刚性板、第一柔性板、第二刚性板,所述底板由上至下包括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福良郑磊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华杰钢结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