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管双孔结构浸渍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3560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22
一种单管双孔结构浸渍管,属于钢液炉外精炼技术领域。所述单管双孔结构浸渍管,浸渍管侧壁包括从外至内依次设置外包耐火层、侧壁钢结构、侧壁浇注层和耐火内衬层,中间隔墙包括隔墙钢结构,隔墙钢结构的两侧均设置有隔墙浇注层和隔墙耐火层;耐火内衬层和隔墙耐火层均分别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三层耐火砖,耐火内衬层的耐火砖靠近侧壁浇注层的一侧设置有凹槽,隔墙耐火层的耐火砖靠近隔墙浇注层的一侧也设置有所述凹槽。所述单管双孔结构浸渍管,适用于RH真空精炼炉,显著提高了浸渍管的高温强度、抗高温侵蚀、抗热膨胀、抗冲刷、抗上浮等性能,提高了稳定性,延长了浸渍管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管双孔结构浸渍管
本技术涉及钢液炉外精炼
,特别涉及一种单管双孔结构浸渍管。
技术介绍
RH真空脱气装置是二次精炼的代表设备,能在真空环境下实现钢液脱碳脱气、合金元素添加、温度补偿和去除夹杂物等多种冶金功能,是工业化生产以超低碳钢为代表的洁净钢的必要组成部分。传统RH炉主要是由双圆形浸渍管插入钢包中起到钢液上下流动的通道作用,当槽内真空度不断提高,钢液在真空环境和提升气体的双重作用下,通过上升管向真空槽内流动,再从另一侧回流至钢包中,最后钢液形成上升管→真空槽→下降管→钢包的循环流场。在此过程中,浸渍管的工作环境最为恶劣,受高温溶液的侵蚀程度最严重,所以对浸渍管的抗高温侵蚀、抗热震和热膨胀率等性能的要求最严格。并且,浸渍管的浇注层暴露在钢液中,不断被冲刷侵蚀形成凹坑,钢液留在凹坑中开始侵蚀上层耐火砖的砖缝,最终导致耐火砖脱落,所以现有的浸渍管在冶炼过程中会出现浇注料侵蚀严重、耐火砖脱落等问题,并且明显缩短了浸渍管的寿命,提高了钢液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单管双孔结构浸渍管,适用于RH真空精炼炉,显著提高了浸渍管的高温强度、抗高温侵蚀、抗热膨胀、抗冲刷、抗上浮等性能,提高了稳定性,延长了浸渍管的使用寿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管双孔结构浸渍管,包括浸渍管侧壁一侧弧形内壁与中间隔墙一侧壁面组成的上升管以及浸渍管侧壁另一侧弧形内壁与中间隔墙另一侧壁面组成的下降管,所述浸渍管侧壁包括从外至内依次设置外包耐火层、侧壁钢结构、侧壁浇注层和耐火内衬层,所述中间隔墙包括隔墙钢结构,所述隔墙钢结构的两侧均设置有隔墙浇注层和隔墙耐火层;所述耐火内衬层和隔墙耐火层均分别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三层耐火砖,所述耐火内衬层的耐火砖靠近侧壁浇注层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隔墙耐火层的耐火砖靠近隔墙浇注层的一侧也设置有所述凹槽。所述耐火内衬层和隔墙耐火层均分别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三层耐火砖的具体设置方式为:所述耐火内衬层的下层采用耐火砖一砌筑,所述耐火内衬层的中层和上层均采用耐火砖二砌筑,所述隔墙耐火层的下层采用耐火砖三砌筑,所述隔墙耐火层的中层和上层均采用耐火砖四砌筑,所述耐火内衬层的下层与隔墙耐火层的下层的连接处采用耐火砖五和耐火砖六砌筑,所述耐火内衬层的中层和上层分别与隔墙耐火层的中层和上层的连接处采用耐火砖七和耐火砖八砌筑。所述侧壁钢结构和隔墙钢结构均设置有托砖环和V型锚固件,并且所述侧壁钢结构的下部设置有向浸渍管内部倾斜的钢结构倾斜面,所述钢结构倾斜面向浸渍管内倾斜的角度为25°-35°,所述钢结构倾斜面的高度为100-150mm。位于所述耐火内衬层和所述隔墙耐火层的下层的耐火砖均设置有与所述托砖环配合的卡槽,位于所述耐火内衬层下层的耐火砖还设置有与所述钢结构倾斜面对应的耐火砖倾斜面。所述耐火内衬层和隔墙耐火层的各个耐火砖均采用电熔再结合镁铬砖,并且各个耐火砖的高度均相等。所述外包耐火层、侧壁浇注层和隔墙浇注层均采用刚玉尖晶石浇注料浇注,所述侧壁浇注层和隔墙浇注层的厚度均为30~40mm,所述侧壁浇注层的高度比所述隔墙浇注层的高度高30~50mm,所述外包耐火层的高度为900~950mm。所述凹槽为水平设置的半椭圆形结构,凹槽的宽度为30~40mm,凹槽的深度也为30~40mm。所述上升管的下部设置有若干根直径为5-7mm氩气管,用于向上升管内吹入提升气,所述氩气管设置有两层,上下两层氩气管交错布置。一种单管双孔结构浸渍管的制造方法,用于制造上述单管双孔结构浸渍管,包括如下步骤:S1、将侧壁钢结构、隔墙钢结构、V型锚固件、托砖环和法兰盘焊接成整体钢结构,并准备好耐火砖、浇注料和胎膜;S2、将整体钢结构放置在胎膜中,砌筑耐火内衬层和隔墙耐火层,在砌筑的过程中,耐火内衬层下层的耐火砖要放置在对应的托砖环上,相邻的两层耐火砖的纵向砖缝相互交错,并且在耐火内衬层与侧壁钢结构之间以及隔墙耐火层与隔墙钢结构之间预留浇注空间;S3、布置氩气管,将氩气管穿过耐火内衬层的钢结构和耐火砖或者隔墙耐火层的钢结构和耐火砖,使上下两层氩气管交错布置;S4、采用浇注料浇注外包耐火层、侧壁浇注层和隔墙浇注层;S5、养护外包耐火层、侧壁浇注层和隔墙浇注层,直到浇注料凝固后拆除胎膜,烘烤浸渍管。所述步骤S4中,浇注外包耐火层、侧壁浇注层和隔墙浇注层的过程中采用振动棒紧实料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耐火内衬层和隔墙耐火层的耐火砖均设置有凹槽,浇注料在进入凹槽凝固后会与耐火砖形成锁扣,并且凹槽的弧形边也会保证浇注料顺利填满凹槽,不会与耐火砖之间留下空隙,使得耐火砖与浇注层就会牢牢地咬合在一起,明显提高了浸渍管内衬的强度;2)浸渍管侧壁和中间隔墙均以钢结构作为支撑骨架,通过设置有耐火砖抵抗钢液冲刷侵蚀,在浇注层排布氩气管,以及隔墙浇注层的填充高度比浸渍管顶部低30~50mm,在浸渍管安装连接时用捣打料将空隙填实,既提高了中间隔墙的强度和耐久度、保护氩气管,还能防止浇注料受热膨胀顶开上方环流管的耐火砖导致其脱落;3)本技术通过采用不同结构的耐火砖改进了浸渍管的结构,优化了浸渍管的砌筑工艺,尤其是中间隔墙部分的工艺,能够显著提高其高温强度、抗高温侵蚀、抗热震、抗热膨胀、抗冲刷、抗上浮等性能,提高了稳定性,防止耐材脱落,延长了浸渍管的使用寿命,增加了浸渍管冶炼的炉数,降低生产成本。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中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单管双孔结构浸渍管在水平方向上的剖面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单管双孔结构浸渍管在垂直方向上的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耐火砖一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主视图,(b)为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耐火砖二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主视图,(b)为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耐火砖三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主视图,(b)为俯视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耐火砖四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主视图,(b)为俯视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耐火砖五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主视图,(b)为俯视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耐火砖六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主视图,(b)为俯视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耐火砖七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主视图,(b)为俯视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耐火砖八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主视图,(b)为俯视图;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耐火内衬层相邻的两层耐火砖的纵向砖缝相互交错砌筑的示意图。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1-外包耐火层,2-侧壁钢结构,3-隔墙钢结构,4-耐火内衬层,5-法兰盘,6-氩气管,7-V型锚固件,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管双孔结构浸渍管,包括浸渍管侧壁一侧弧形内壁与中间隔墙一侧壁面组成的上升管以及浸渍管侧壁另一侧弧形内壁与中间隔墙另一侧壁面组成的下降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渍管侧壁包括从外至内依次设置外包耐火层、侧壁钢结构、侧壁浇注层和耐火内衬层,所述中间隔墙包括隔墙钢结构,所述隔墙钢结构的两侧均设置有隔墙浇注层和隔墙耐火层;/n所述耐火内衬层和隔墙耐火层均分别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三层耐火砖,所述耐火内衬层的耐火砖靠近侧壁浇注层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隔墙耐火层的耐火砖靠近隔墙浇注层的一侧也设置有所述凹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管双孔结构浸渍管,包括浸渍管侧壁一侧弧形内壁与中间隔墙一侧壁面组成的上升管以及浸渍管侧壁另一侧弧形内壁与中间隔墙另一侧壁面组成的下降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渍管侧壁包括从外至内依次设置外包耐火层、侧壁钢结构、侧壁浇注层和耐火内衬层,所述中间隔墙包括隔墙钢结构,所述隔墙钢结构的两侧均设置有隔墙浇注层和隔墙耐火层;
所述耐火内衬层和隔墙耐火层均分别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三层耐火砖,所述耐火内衬层的耐火砖靠近侧壁浇注层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隔墙耐火层的耐火砖靠近隔墙浇注层的一侧也设置有所述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管双孔结构浸渍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内衬层和隔墙耐火层均分别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三层耐火砖的具体设置方式为:所述耐火内衬层的下层采用耐火砖一砌筑,所述耐火内衬层的中层和上层均采用耐火砖二砌筑,所述隔墙耐火层的下层采用耐火砖三砌筑,所述隔墙耐火层的中层和上层均采用耐火砖四砌筑,所述耐火内衬层的下层与隔墙耐火层的下层的连接处采用耐火砖五和耐火砖六砌筑,所述耐火内衬层的中层和上层分别与隔墙耐火层的中层和上层的连接处采用耐火砖七和耐火砖八砌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管双孔结构浸渍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钢结构和隔墙钢结构均设置有托砖环和V型锚固件,并且所述侧壁钢结构的下部设置有向浸渍管内部倾斜的钢结构倾斜面,所述钢结构倾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振海陆彬斌杨扬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东大汉森冶金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