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检验用生化鉴定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3554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检验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微生物检验用生化鉴定管,包括生化管和底座,生化管的底端设置有底座,生化管包括管身、管嘴和管底,管身的上端一体成型有管嘴,管身的底端设置有管底,管身与管底通过旋块和旋槽旋合相连接,底座的内表面上端设置有马达,马达的输出端通过传动轴传动连接有套筒,套筒与生化管相互套合,将生化管插入套筒中,通过底座中马达带动套筒和套筒内部生化管进行转动,从而作离心运动,提高混合速度和混合效果,同时生化管插拔方便,便于取放,且生化管放置较为稳固,不易脱出,通过旋块和旋槽便于管底的安拆,在对管身进行清洗时,将管底旋合取下,便于管身内部及其底部的清洗,清洗干净彻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生物检验用生化鉴定管
本技术属于微生物检验
,具体涉及一种微生物检验用生化鉴定管。
技术介绍
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涵盖了有益跟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体育等诸多领域,在中国大陆地区及台湾省的教科书中,均将微生物划分为以下8大类:细菌、病毒、真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属是一组肠道杆菌,其中包含70多种细菌,此类细菌之所以被称为“超级细菌”,是因为它对于很多新的抗生素都有耐药性,感染者死亡率非常高,这类病菌会从一个病人身上传到另外一个病人身上,也会通过医护人员的双手传染给病人,此外,医院中抵抗力比较差的病人属于高危一族,因此,需要通过检验装置对其进行检验分析。目前,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检验方法多通过荧光定量PCR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取定量的PCR反应混合液、Tag酶和肠杆菌样本放入生化鉴定管中进行混合离心,通过荧光定量检验样本中肠杆菌的量的多少,现有生化鉴定管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生化鉴定管中的混合溶液需要作离心运动处理,提高三者之间的混合速度和混合效果,但目前生化鉴定管中混合溶液多通过人工进行晃动,晃动不均,晃动效果不好;生化鉴定管多为一体式管体结构,在使用后需要对其进行清洗,管体内部和底部清洗不便,清洗不够彻底。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微生物检验用生化鉴定管,具有使用简单和操作方便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生物检验用生化鉴定管,包括生化管和底座,生化管的底端设置有底座,生化管包括管身、管嘴和管底,管身的上端一体成型有管嘴,管身的底端设置有管底,管身与管底通过旋块和旋槽旋合相连接,底座的内表面上端设置有马达,马达的输出端通过传动轴传动连接有套筒,套筒与生化管相互套合。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微生物检验用生化鉴定管优选技术方案,管嘴为弧形结构,管嘴的内部嵌合连接有密封塞,密封塞的上端一体成型有旋动块,管底为弧形结构,管底的上端一体成型旋块,管身的底端开设有旋槽,旋块与旋槽均为环形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微生物检验用生化鉴定管优选技术方案,底座的上端为锥型结构,底座的内表面底端设置有电源,电源与马达电性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微生物检验用生化鉴定管优选技术方案,套筒的内壁四周一体成型有若干个防滑凸起,防滑凸起为弧形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微生物检验用生化鉴定管优选技术方案,套筒的底端外部四周固定有限位筒,限位筒的内表面与底座的外表面相互贴合。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微生物检验用生化鉴定管优选技术方案,套筒的两侧外表面均开设有观测槽,观测槽为弧形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生化管插入套筒中,通过底座中马达带动套筒和套筒内部生化管进行转动,从而作离心运动,提高混合速度和混合效果,同时生化管插拔方便,便于取放,且生化管放置较为稳固,不易脱出;生化管包括管身、管身上端的一体成型的管嘴,管身底端旋合连接的管底,广口式管嘴便于溶液的加入,同时通过旋块和旋槽便于管底的安拆,在对管身进行清洗时,将管底旋合取下,便于管身内部及其底部的清洗,清洗干净彻底。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底座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的生化管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中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的管身与管底外部连接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中的管身与管底内部连接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生化管;2、底座;3、套筒;4、观测槽;5、限位筒;6、电源;7、马达;8、管身;9、管嘴;10、管底;11、密封塞;12、旋动块;13、防滑凸起;14、旋块;15、旋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8,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微生物检验用生化鉴定管,包括生化管1和底座2,生化管1的底端设置有底座2,生化管1包括管身8、管嘴9和管底10,管身8的上端一体成型有管嘴9,管身8的底端设置有管底10,管身8与管底10通过旋块14和旋槽15旋合相连接,底座2的内表面上端设置有马达7,马达7的输出端通过传动轴传动连接有套筒3,套筒3与生化管1相互套合,本实施例中将生化管1插入套筒3中,通过底座2中马达7带动套筒3和套筒3内部生化管1进行转动,从而作离心运动,提高混合速度和混合效果,同时生化管1插拔方便,便于取放,且生化管1放置较为稳固,不易脱出,广口式管嘴9便于溶液的加入,同时通过旋块14和旋槽15便于管底10的安拆,在对管身8进行清洗时,将管底10旋合取下,便于生化管1内部的清洗,清洗干净彻底。具体的,管嘴9为弧形结构,管嘴9的内部嵌合连接有密封塞11,密封塞11的上端一体成型有旋动块12,管底10为弧形结构,管底10的上端一体成型旋块14,管身8的底端开设有旋槽15,旋块14与旋槽15均为环形结构,本实施例中生化管1为透明塑料材质,管嘴9为广口弧形结构,便于溶液加入与倒出,密封塞11为橡胶材质,便于管嘴9的封合,旋动块12为橡胶材质,便于密封塞11的旋动,管身8底端开设有旋槽15,旋槽15为环形结构,管底10上端一体成型有旋块14,旋块14为塑料环形结构,通过旋槽15与旋块14相互旋合,安拆方便,便于生化管1内部的清洗,清洗干净彻底。具体的,底座2的上端为锥型结构,底座2的内表面底端设置有电源6,电源6与马达7电性相连接,本实施例中底座2为塑料材质,电源6使用的是GMCELL干电池,电源6设于底座2的内部底端,马达7使用的是MVE-21微型马达7,马达7设于底座2的内部上端,通过电源6带动马达7转动,从而通过马达7传动带动套筒3和套筒3内部的生化管1作离心运动,提高混合速度和混合效果。具体的,套筒3的内壁四周一体成型有若干个防滑凸起13,防滑凸起13为弧形结构,本实施例中套筒3为硬质橡胶材质,且内部中空,便于生化管1的插拔取放,通过防滑凸起13增加套筒3内壁与生化管1外壁之间的摩擦,使得生化管1固定稳固,防止生化管1转动过程中滑脱,限位筒5为硬质橡胶材质,通过限位筒5对底座2进行圈围限位,使得套筒3和生化管1能够呈垂直转动,马达7传动轴连接处不易断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生物检验用生化鉴定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生化管(1)和底座(2),生化管(1)的底端设置有底座(2),生化管(1)包括管身(8)、管嘴(9)和管底(10),管身(8)的上端一体成型有管嘴(9),管身(8)的底端设置有管底(10),管身(8)与管底(10)通过旋块(14)和旋槽(15)旋合相连接,底座(2)的内表面上端设置有马达(7),马达(7)的输出端通过传动轴传动连接有套筒(3),套筒(3)与生化管(1)相互套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物检验用生化鉴定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生化管(1)和底座(2),生化管(1)的底端设置有底座(2),生化管(1)包括管身(8)、管嘴(9)和管底(10),管身(8)的上端一体成型有管嘴(9),管身(8)的底端设置有管底(10),管身(8)与管底(10)通过旋块(14)和旋槽(15)旋合相连接,底座(2)的内表面上端设置有马达(7),马达(7)的输出端通过传动轴传动连接有套筒(3),套筒(3)与生化管(1)相互套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检验用生化鉴定管,其特征在于:管嘴(9)为弧形结构,管嘴(9)的内部嵌合连接有密封塞(11),密封塞(11)的上端一体成型有旋动块(12),管底(10)为弧形结构,管底(10)的上端一体成型旋块(14),管身(8)的底端开设有旋槽(15),旋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素娟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