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呈块状的轻集料及轻集料混凝土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
,尤其涉及一种呈块状的轻集料及轻集料混凝土。
技术介绍
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是应用量最大的材料。常规混凝土通常采用水泥、碎石和水搅拌而成,但受限于原材料的特性,常规混凝土存在自身重量大、保温隔热性能差的缺点,从而会影响其在某些工程中的应用。随着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减轻建筑物自身重量、增强建筑物结构的保温性能、提高建筑材料的承载能力相当重要。由于轻集料具有密度低、耐火、保温、强度高等特点,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的各类型预制构件和现浇混凝土工程中,尤其在高层和大跨度结构上更为优越。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圆球体形状的轻集料作为混凝土的填充物,实现了减轻建筑物自身重量、增强建筑物结构的保温性能的目的,但是,由于轻集料呈表面光滑的圆球体形状,其外接触面的粘附力较小,与水泥的粘结较差,导致混凝土的整体结构强度较低,承载能力较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较高承载力且自身外接触面的粘附力较高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呈块状的轻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轻集料的长度与所述轻集料的宽度的比值范围为1~6,所述轻集料的长度与所述轻集料的高度的比值范围为1~6,所述轻集料的宽度与所述轻集料的高度的比值范围为0.167~6;所述轻集料包括至少三个粗糙的外接触面,至少部分数量的外接触面与相邻的另一外接触面之间形成棱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呈块状的轻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轻集料的长度与所述轻集料的宽度的比值范围为1~6,所述轻集料的长度与所述轻集料的高度的比值范围为1~6,所述轻集料的宽度与所述轻集料的高度的比值范围为0.167~6;所述轻集料包括至少三个粗糙的外接触面,至少部分数量的外接触面与相邻的另一外接触面之间形成棱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呈块状的轻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轻集料的长度与所述轻集料的宽度的比值范围为1~5.5,所述轻集料的长度与所述轻集料的高度的比值范围为1~5.5,所述轻集料的宽度与所述轻集料的高度的比值范围为0.2~5.5;
在所述轻集料的长度方向上,所述轻集料具有高度值起伏变化段和/或宽度值起伏变化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呈块状的轻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轻集料的长度与所述轻集料的宽度的比值范围为1~4.5,所述轻集料的长度与所述轻集料的高度的比值范围为1~4.5,所述轻集料的宽度与所述轻集料的高度的比值范围为0.22~4.5;
所述棱边为一直线段;或所述棱边为多个直线段;或所述棱边为一弧线段;或所述棱边为直线段和弧线段的组合,所述直线段与所述弧线段连续且平滑过渡连接;或所述棱边为多个弧线段的组合,各弧线段连续且平滑过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呈块状的轻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轻集料的长度与所述轻集料的宽度的比值范围为1~4.5,所述轻集料的长度与所述轻集料的高度的比值范围为1~4.5,所述轻集料的宽度与所述轻集料的高度的比值范围为0.22~4.5;
所述外接触面由至少一平面构成;或者,所述外接触面由一弧面构成;或者,所述外接触面由多个弧面构成,所述弧面连续连接;或者,所述外接触面由平面和弧面的组合构成,所述平面和所述弧面连续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呈块状的轻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轻集料的长度与所述轻集料的宽度的比值范围为1~4,所述轻集料的长度与所述轻集料的高度的比值范围为1~4,所述轻集料的宽度与所述轻集...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