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文学专利>正文

一种天垂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3528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天垂线,属于测量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的铅垂线,是在一个主立杆的下面安装有底盘,在主立杆的上端接有软杆,在软杆的末端栓有垂线,在垂线的下端栓有线坠;使用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不管砌多少层楼,不产生半厘米的偏差,可达到全优标准,提高工程质量;节省了吊直和修理的时间,从而提高了功效;由于工人不用将头伸出墙外吊墙角,提高了安全性;适用于砌墙角、间墙、墙垛、垭口等处,因而适应性广的积极效果。(*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测量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改进的天垂线,国际专利分类号G01C 15/10。
技术介绍
瓦工在进行盖楼砌砖时,要用吊旦尺,质量很难达到技术要求。工人操作砌砖时,先用右眼砌4-5层,然后用吊旦尺吊直(两面都需吊直),如歪了就得修正再砌,到一步架时,工人返跳板砌第二步架,还须吊直,再修直,第二步架再砌。砌到顶楼时,规范规定允许2-3厘米的误差,这样达不到全优栋号,只能是合格品,用吊旦尺费工、费时,吊直和修理都需要时间;另外工人将头伸出墙外吊墙角非常危险,甚至有生命之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省工、省时、适应性广并提高工程质量的一种天垂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在一个主立杆的下面安装有底盘,在主立杆的上端接有软杆,在软杆的末端栓有垂线,在垂线的下端栓有线坠;所述的底盘可以是三爪形,也可以是圆盘。所述的软杆3可以是蛇皮管,也可以是8号线或6号线;所述的软杆3前端的形状可以是圆圈形,或丫形。使用技术不管砌多少层楼,不产生半厘米的偏差,可达到全优标准,提高工程质量;节省了吊直和修理的时间,从而提高了功效;由于工人不用将头伸出墙外吊墙角,提高了安全性;适用于砌墙角、间墙、墙垛、垭口等处,因而适应性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结构如图1所示在一个主立杆3的下面安装有底盘5,在主立杆3的上端接有软杆1,在软杆3的前端栓有垂线2,在垂线的下端栓有线坠4;所述的底盘5可以是三爪形,也可以是圆盘等;所述的软杆3可以是蛇皮管,也可以是8号线或6号线,软杆3可以随意弯曲或抻直;所述的软杆3前端的形状可以是圆圈形,或丫形,要求圆圈或丫形要尽量的小,以垂线2能够通过即可,以免影响垂线靠近所要监测的墙角或平面,垂线2一般用线绳。本技术的使用方法是在砌墙角或墙垛时将本技术放到墙角附近,调整软杆使垂线靠近所要监测的墙角或平面,为使线坠不影响垂线靠近所要监测的墙角或平面,可将线坠处影响垂线靠近所要监测的墙角或平面的砖向后退一些即可。权利要求1.一种天垂线,其特征是在一个主立杆(3)的下面安装有底盘(5),在主立杆(3)的上端接有软杆(1),在软杆的前端栓有垂线(2),在垂线的下端栓有线坠(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垂线,其特征是所述的软杆(1)前端的形状可以是圆圈形,或丫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垂线,其特征是所述的底盘(5)可以是三爪形,也可以是圆盘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垂线,其特征是所述的软杆(1)可以是蛇皮管,也可以是8号线或6号线。专利摘要一种天垂线,属于测量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改进的铅垂线,是在一个主立杆的下面安装有底盘,在主立杆的上端接有软杆,在软杆的末端栓有垂线,在垂线的下端栓有线坠;使用技术具有不管砌多少层楼,不产生半厘米的偏差,可达到全优标准,提高工程质量;节省了吊直和修理的时间,从而提高了功效;由于工人不用将头伸出墙外吊墙角,提高了安全性;适用于砌墙角、间墙、墙垛、垭口等处,因而适应性广的积极效果。文档编号G01C15/10GK2702274SQ20042001198公开日2005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21日专利技术者赵文学 申请人:赵文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天垂线,其特征是:在一个主立杆(3)的下面安装有底盘(5),在主立杆(3)的上端接有软杆(1),在软杆的前端栓有垂线(2),在垂线的下端栓有线坠(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文学
申请(专利权)人:赵文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2[中国|长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