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子模块及平面驱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23402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定子模块(2)及具有此定子模块(2)的平面驱动器系统(1),所述定子模块(2)具有:上模块面(8),于一个平面上延伸;及与上模块面(8)相对的下模块面(9);定子单元(400);及冷却单元(500)。定子单元(400)具有至少一个线圈导体(402),驱动电流可被供应至所述线圈导体(402),以产生磁场,从而驱动平面驱动系统(1)的移动体(20),移动体(20)可被定位于上模块面(8)上。定子单元(400)位于上模块面(8)上。冷却单元(500)具有壳体盖板(510)及壳体底部(520),壳体盖板(510)位于定子单元(400)与壳体底部(520)之间。壳体盖板(510)于壳体盖板(510)的上盖板面(553)上被至少热连接至定子单元(400)的下定子面(403),且壳体盖板(510)被热连接至在远离定子单元(400)的下盖板面(554)上的壳体底部(520)。壳体底部(520)位于下模块面(9)上、且具有在下模块面(9)上的第一紧固段(556),第一紧固段(556)可被热连接至散热片(5)。壳体盖板(510)被设计成将出自定子单元(400)的热(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定子模块及平面驱动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平面致动器系统的定子模块及一种具有定子模块的平面致动器系统。本专利申请主张德国专利申请DE102017131324.9的优先权,所述德国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介绍
平面致动器系统尤其被使用于自动化技术中,特别是制造技术、装卸技术及工艺技术中。借助平面致动器系统,设备或机器的可移动组件至少可于至少二个独立的线性方向上被移动或定位。平面致动器系统可包括永久激磁电磁平面马达,其中平面马达具有:定子,定子具有扁平的平面;及移动体,移动体可在至少二个方向上于所述平面上移动。本专利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电磁平面马达的平面致动器系统,其中借助以静止方式被安置于定子上且承载驱动电流的导体而产生于移动体上的驱动力,导体与被安置于移动体上的驱动磁体互相作用。为产生移动体的移动所需的驱动电流,定子一般而言具有一或多个电流产生单元。为检测移动体于定子上方的位置,平面致动器系统可包括被安置于定子上的位置检测单元,位置检测单元与移动体互相作用。举例而言,可借助磁场传感器及被安置于移动体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平面致动器系统(1)的定子模块(2)/n-其中所述定子模块(2)具有于平面上延伸的模块上侧(8)及与所述模块上侧(8)相对的模块下侧(9)、定子单元(400)、以及冷却单元(500),/n-其中所述定子单元(400)具有至少一个线圈导体(402),所述线圈导体(402)可被驱动电流加能,以产生磁场,用于驱动所述平面致动器系统(1)的移动体(20),所述移动体可被定位于所述模块上侧(8)处,/n-其中所述定子单元(400)被安置于所述模块上侧(8)处,/n-其中所述冷却单元(500)具有壳体盖板(510)及壳体基座(520),/n-其中所述壳体盖板(510)被安置于所述定子单元(40...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227 DE 102017131324.91.一种用于平面致动器系统(1)的定子模块(2)
-其中所述定子模块(2)具有于平面上延伸的模块上侧(8)及与所述模块上侧(8)相对的模块下侧(9)、定子单元(400)、以及冷却单元(500),
-其中所述定子单元(400)具有至少一个线圈导体(402),所述线圈导体(402)可被驱动电流加能,以产生磁场,用于驱动所述平面致动器系统(1)的移动体(20),所述移动体可被定位于所述模块上侧(8)处,
-其中所述定子单元(400)被安置于所述模块上侧(8)处,
-其中所述冷却单元(500)具有壳体盖板(510)及壳体基座(520),
-其中所述壳体盖板(510)被安置于所述定子单元(400)与所述壳体基座(520)之间,
-其中所述壳体盖板(510)于所述壳体盖板(510)的盖板上侧(553)处至少被热连接至所述定子单元(400)的定子下侧(403),
-其中所述壳体盖板(510)被热连接至在远离所述定子单元(400)的盖板下侧(554)上的所述壳体基座(520),
-其中所述壳体基座(520)被安置于所述模块下侧(9)处、且具有在所述模块下侧(9)处的第一紧固部(556),
-其中所述第一紧固部(556)可被热连接至散热片(5),
-其中所述壳体盖板(510)被设计成将来自所述定子单元(400)的热(W2,W3)传导至所述壳体基座(520),
-其中所述壳体基座(520)被设计成至少部分地将来自所述壳体盖板(510)的所述热(W2,W3)传导至所述第一紧固部(55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模块(2),
-其中所述壳体盖板(510)于面对所述定子单元(400)的侧上具有第一壳体部(566)及第二壳体部(567),
-其中所述第一壳体部(566)与所述第二壳体部(567)彼此邻接,
-其中所述壳体盖板(510)于所述第一壳体部(566)处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导热结构(530),
-其中所述第一导热结构(53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导热组件(571),
-其中所述第一导热组件(571)于所述定子单元(400)的方向上延伸、且于接触面(572)处抵接所述定子单元(400),且被热耦接至所述定子单元(400),
-其中所述定子模块(2)的控制单元(3000)被安置于所述第二壳体部(567)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子模块,
-其中所述第一导热结构(530)包括多个第一导热组件(571),
-其中所述第一导热组件(571)以彼此相距一间距而被安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定子模块(2),
-其中所述第一导热组件(571)以销的形式被设计,
-其中所述壳体盖板(510)具有以板的形式设计的盖板部(565),
-其中所述盖板部(565)以距离所述定子单元(400)一间距而被安置,
-其中在每一情况中,所述第一导热组件(571)由相对于所述接触面(572)的一侧连接至所述盖板部(565),
-其中所述第一导热组件(571)以相对于所述盖板部(565)一角度而被对准,优选是正交地被对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子模块(2),
-其中所述盖板部(565)及所述定子单元(400)界定所述定子模块(2)的第一内部空间(564),
-其中所述第一内部空间(564)被填充热传导且电绝缘的灌封化合物(596),使得所述控制单元(3000)被嵌入所述灌封化合物(596)中,且所述灌封化合物(596)被设计成将来自所述定子单元(400)和/或所述控制单元(3000)的热传递至所述壳体盖板(510)。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子模块(2),
-其中所述第二壳体部(567)于所述盖板上侧(553)上被设计成扁平的,
-其中所述壳体盖板(510)于面对所述定子单元(400)的所述侧上具有边缘(513),
-其中所述边缘(513)优选地在周向上于所述壳体盖板(510)处形成、且在侧向上界定所述内部空间(564),
-其中所述边缘(513)在所述定子单元(400)的所述方向上延伸,
-其中所述第一导热结构(530)被安置于所述第二壳体部(567)与所述边缘(513)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导热结构(530)在所述边缘(513)与所述第二壳体部(567)之间于所述整个第一壳体部(566)上方延伸。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子模块(2),
-其中所述壳体盖板(510)具有:盖板部(565),所述盖板部(565)以板的形式被设计;另外的边缘(512),所述另外的边缘(512)位于面对所述壳体基座(520)的一侧上;第二导热结构(542);以及中心区域(543),
-其中所述另外的边缘(512)被安置于所述盖板部(565)处、且于所述壳体基座(520)的方向上延伸,
-其中所述第二导热结构(542)在内部邻接所述另外的边缘(512)、且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导热组件(581),
-其中所述第二导热组件(581)于远离所述壳体基座(520)的侧上被连接至所述盖板部(565),且于面对所述壳体基座(520)的侧上被热连接至所述壳体基座(520),
-其中所述中心区域(543)的所述第二导热结构(542)被安置于内部、且被所述第二导热结构(542)包围,
-其中所述中心区域(543)被设计成是平面的、且以距离所述壳体基座(520)一间距而被安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定子模块(2),
-具有传感器模块(200),
-其中所述壳体盖板(510)及所述壳体基座(520)界定第二内部空间(560),
-其中所述传感器模块(200)被安置于所述第二内部空间(560)中,
-其中所述传感器模块(200)被电连接至所述控制单元(3000),
-其中所述传感器模块(200)具有:至少一个位置检测单元(206),用于检测所述移动体(20)的磁场;印刷电路板(201);及至少一个处理单元(202),
-其中所述位置检测单元(206)被连接至所述印刷电路板(201),
-其中所述印刷电路板(201)将所述处理单元(202)连接至所述位置检测单元(206),
-其中所述处理单元(202)被安置于所述印刷电路板(201)的面对所述壳体盖板(510)的一侧上,
-其中处理单元插槽(578)被安置于面对所述壳体基座(520)的一侧上的所述盖板部(565)中,
-其中所述处理单元插槽(578)被设计成对应于所述处理单元(202),
-其中所述处理单元(202)至少于某些部分中接合于所述处理单元插槽(578)中,
-其中所述处理单元(202)优选地被热连接至所述盖板部(565),
-其中所述盖板部(565)被设计成消散来自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耶尔格·纽菲尔德卢卡斯·本特菲尔德洛尔福·布林克曼
申请(专利权)人:倍福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