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吸收各向异性膜、光学层叠体及图像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3348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二色性偶氮色素的取向度优异的光吸收各向异性膜及包含该光吸收各向异性膜的光学层叠体以及使用该光学层叠体的图像显示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光吸收各向异性膜为使用含有二色性偶氮色素化合物、液晶性化合物及下述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的液晶组合物而形成且正面透射率为60%以下的光吸收各向异性膜,其中,二色性偶氮色素化合物相对于液晶性化合物的含有质量比率为5~35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光吸收各向异性膜、光学层叠体及图像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吸收各向异性膜、光学层叠体及图像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的开发正在进行中,并对所使用的各部件进行可挠化。其中,对为了防止外光的反射而使用的圆偏振片要求高偏振度和挠性。以往,在圆偏振片中使用碘偏振器,但碘偏振器是通过使碘溶解或吸附于如聚乙烯醇那样的高分子材料并将其膜沿一方向以高倍率拉伸为薄膜状而制作的,因此不具有充分的柔性。因此,正在研究在透明薄膜等基板上涂布二色性色素并利用分子间相互作用等使其取向的偏振器。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有将二色性偶氮色素在具有高取向性的液晶基质中相溶而成的具有高二色性比的偏振元件。并且,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有使用二色性偶氮色素而高浓度且薄膜并且具有高偏振度的偏振器。以往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92394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5437744号公报专利技术内容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吸收各向异性膜,其使用含有二色性偶氮色素化合物、液晶性化合物及下述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的液晶组合物而形成,且正面透射率为60%以下,其中,/n所述二色性偶氮色素化合物相对于所述液晶性化合物的含有质量比率为5~35质量%,/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228 JP 2017-253980;20180416 JP 2018-0787191.一种光吸收各向异性膜,其使用含有二色性偶氮色素化合物、液晶性化合物及下述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的液晶组合物而形成,且正面透射率为60%以下,其中,
所述二色性偶氮色素化合物相对于所述液晶性化合物的含有质量比率为5~35质量%,



其中,所述式(1)中,
Ar表示具有单环结构、稠环结构及多环结构中的任一种环结构的芳香族烃环,
R1表示选自由烷基、烯基、炔基、芳基、1价的杂环基及甲硅烷基组成的组中的任一种基团,
m表示1~3的整数,
n表示1~6的整数,当n为2~6的整数时,多个R1分别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并且也可以相互键合而形成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吸收各向异性膜,其中,
所述二色性偶氮色素化合物相对于所述液晶性化合物的含有质量比率为5~25质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吸收各向异性膜,其中,
所述二色性偶氮色素化合物相对于所述液晶性化合物的含有质量比率超过10质量%且为25质量%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吸收各向异性膜,其中,
所述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相对于所述二色性偶氮色素化合物的含有摩尔比率为1~50摩尔%。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吸收各向异性膜,其中,
所述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相对于所述二色性偶氮色素化合物的含有摩尔比率为3.5~10摩尔%。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吸收各向异性膜,其中,
所述式(1)中的m为1。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吸收各向异性膜,其中,
所述液晶组合物含有下述式(3)所表示的二色性偶氮色素化合物,



其中,所述式(3)中,
C1及C2分别独立地表示1价的取代基,其中,C1及C2中的至少一者表示交联性基团,
M1及M2分别独立地表示2价的连接基团,其中,M1及M2中的至少一者的主链的原子的数量为4个以上,
Ar1及Ar2分别独立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田直也西村直弥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